主路相关作文

【篇一:畅游龙城广场】

九月的一天,秋高气爽,我和爸爸来到了美丽的龙城广场。

我们沿着南门进入,主路两侧是绿油油的草坪,像绿地毯一样,一眼望去,尽是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听爸爸说,这是静区。只见东侧有老人在跳老年舞,有人在打太极,还有人在练武术。主路两边有高大挺拔的雪松,矗立着水杉,还看到了几棵只有在南方才能见到的香樟树;这里人不多,只有一个老爷爷在练拳。西边还有一个“龙韵演艺广场”,专为有才艺的人一展歌喉,我还真见了两位阿姨在练嗓子呢!

再往里走,走进核心区,从远处看,雄风雕塑像一个将要腾飞的巨龙,从近处看,尤其是站在雄风下面,感觉它像一条鲜红的飘带,在天神手中挥舞着!只见雕塑下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写的12个“龙”字,有康熙、苏轼、王羲之的,还有齐白石、颜真卿、黄庭坚的等等;有楷书、有隶书,还有草书等等,雄风四周围着16个巨黄杨球,24棵银杏,像卫兵一样,给人一种布局非常合理而又不失庄严的感觉。

再向北走,人渐渐增多,这时已来到了“动区”。东边的蘑菇园里有一个个呀呀学语的小孩儿在攀爬“大山”(小蘑菇),也有零零星星的人们在休息。西边的人更多,非常热闹!因为这里是健身区,有几十套健身器材。有太空跑步机、有单杠、有双杠,还有仰卧起坐器。

健身区旁边是门球场,里面有一些老人在打门球,四周还有小孩在玩耍。看到这样的场景,不仅让我想起了《桃花源记》重中的一句话: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真是一幅和谐美丽的“桃园生活照”啊!

走出北门,只见一个用各种花围成的大花坛,中间有几棵铁树。微风吹来,小花们在微风中摇曳着它们优美的舞姿,好像在和我们招手,说:“你看我,多漂亮啊!再玩一小会儿嘛。”

虽然这时不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春天,但秋天中的龙城广场不也是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吗?不也是让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吗?

【篇二:公园游记】

今天,我们全家去梅林公园游玩。公园坐落在我们学校旁边,仅一墙之隔。

站在西门口,“梅林公园”四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镶嵌在洁白的墙面上,十分引人注意。

进入大门,顺着主路往左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四季广场。广场地面刻着二十四节气,围成一个圆形。对应每个季节便有一根石柱,四根不同颜色的石柱上分别刻有“春、夏、秋、冬”四个大字;石柱上还装饰有云纹、水纹,和不同季节的花。广场正中央,是一座日晷。

再往里走,就到了谷地溪流。谷地溪流很大,几乎贯穿了整个梅林公园;由上至下,形成了大大小小几个水潭。顺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里有许多大白鹭和绿头野鸭,它们有的在捕鱼,有的在游泳,有的在追逐打闹,有的在戏水嬉戏,还有的在潜水。一听到有人的脚步声,它们就刻呱呱叫着,扑扇着翅膀飞走了。谷地溪流有许多株古老的荔枝树,树干上长满了青苔和一些攀缘茎植物的叶子。水潭里有乌龟和鲤鱼,乌龟浮游在水面上,有的探出脑袋,警惕地望着我们:“你们是谁?”,有的害怕地把脑袋紧张地缩回去。我们还看见了一条又肥又红的大鲤鱼,它先探起半个身子,然后又缩回去,紧接着又跳了起来,跳过了半空中一道无形的空气墙,真是“鲤鱼跃龙门”啊!

再往上走,就来到了竹林。竹林差不多位于梅林公园的最高处,是中山大学的竹种标本园。竹子大都是分散开张的,而梅林公园的竹子却是一簇一簇的。而且,我还发现,这里的竹子全是弯的,有的甚至与地面齐平了,这是为什么呢?爸爸告诉我,这是因为台风“山竹”袭击时,把很多树和竹子都吹弯、吹倒了。

继续向前走,就到了三圣宫,我们路过三圣宫,沿着主路继续走,就下了山,回到了我们出发的西门口。

梅林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希望你有机会去那里细细游赏。

【篇三:快乐的春游】

一阵阵歌声从大巴里传出来,我们要去植物园春游啦!同学们都激动万分呢!

植物园到啦!我们刚下车就惊奇的发现大门口有两棵三、四米高的超大槐花树,同学们便不由自主地背起《槐乡五月》来:“五月洋槐花开了。槐乡的山山……”当我们背完了。刘老师不仅给我们投来了赞赏的目光,还给我们鼓掌呢!

我们沿着植物园的主路往前走。经过竹园时,一阵风吹来,竹子都被吹弯了腰。"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竹林随风摆动还真是壮观呢?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导游所说的黑色郁金香,我走近一看,说是黑色,应该是深紫色更贴切。每一朵郁金香都亭亭玉立,花枝招展,惹人喜爱。还有一种名叫阿波罗的花,但是还没有开花。我们都在猜这种花的颜色,有人说红色,有人说白色。我却觉得可能是黄色,因为阿波罗代表的是太阳神。想到太阳就会想到黄色。带着疑问的我回到家查阅了资料,发现这种花真的是黄色的。我开心坏了。我又了解了一种花的颜色和名字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转眼间,我们就要回家了。我下次还要再来一次植物园。

【篇四:寻找春天】

周日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到裕西公园寻找春天。由于昨天的一场雨,今天的天气有些阴冷,但是公园里到处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

刚走进公园主路,就发现满地都是像毛毛虫的东西,吓了我一跳!妈妈笑着说:“这是杨树上的杨絮。春天来了,杨絮掉下来,杨树很快要长出新叶子了。”

拐下一条小路来到湖边,一大片鲜艳的小黄花吸引了我的眼球,妈妈说这是迎春花,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我好奇地摘下一朵迎春花放在手心,五片黄色的小花瓣非常漂亮,我吸了一口花蕊中的汁水,哇!好甜啊!湖边的柳树都长了小芽芽,湖水荡漾着春天特有的嫩绿色的波纹,见此,我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苏轼写的《惠崇春江晚景》,便和妈妈一起吟诵起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走过小石桥回到主路,我和妈妈继续在公园里寻找春天。一颗大樱花树长满了粉白色的樱花,像是在向我们招手;草地上的小草喝饱了水都长出了嫩芽……春天真的来啦!

妈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我在这个春天许下一个愿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篇五:错过比赛】

妈妈给我报了一次奥数比赛,那天,窗外的暴雨一直下个不停,又刮风,又打雷,风雨交加,我和妈妈在比赛前一个小时就出门了,本以为路上开车只需半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哪知道一开出小区,一辆辆车练成一排,妈妈怎么也开不出去了,只好等着这些车一辆一辆地开过,才进入主路。

路上的车更多了,再加上狂风暴雨,车辆只能慢吞吞地“爬”。大概过了半小时,终于可以正常行驶了,哪知道这个红灯过了,到下一个马路,又是红灯,一个红灯就得等上几分钟。

啊,糟了,离比赛只有二十分钟了,可离比赛场地还非常远,参赛证上写着迟到五分钟后不得入场,我叫妈妈快点儿开,不然就迟到了!妈妈也很着急,但谁也没有办法,只能专心地等。

啊,终于到了,我飞快地冲下车,飞奔到指定教室,可老师却说不能入场了,已经迟到十分钟了,我顿时傻了眼,我说:“老师,只迟到了五分钟,就放我进去吧。”妈妈也求情说:“对呀,我们是开了很久的车才到的,路上车太多,才耽误了!”可“铁石心肠”的老师就是摇摇头,不肯放我进去。坐了那么久的车来到这里,却不能参加比赛!真倒霉!我垂头丧气地回了家。

直到现在想起,我还是有些后悔,为什么当时不再早一会儿出发?为什么路上那么堵?为什么天气那么差?为什么……

【篇六:小区漫步】

我住的小区,虽然没有些小区那么显眼,但是它的味道。

走出屋子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的映山红,春天会开出紫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喇叭状的花来。接着他的是几株铁树,他穿着绿色的刺衣,专门用来保护自己。抬头一望就能看见一种翠绿的竹子,有几根非常显眼的,很长,像一把剑。竹子旁是两棵桃花树开出的桃花是玫红色的,格外耀眼,使人心生爱慕。

桃花树旁是一个池塘,池塘周围用鹅卵石铺成,中间有着别具一格的设计一一有几个正方形的花坛,花坛里种了几棵垂柳,刚刚发芽时,吐出嫩绿的小芽,十分可爱,忍不住伸手抚摸它,使人露出笑容。池塘后有几株桃花树,它们两个品种,左边的绿叶稍微多些,桃花三三两两开在一起;右边的绿叶作为陪衬,桃花是主角。

再往前走,有一条青石板路,走过青石板路,有一颗跟我身高差不多的罗汉松,越过罗汉松,是我们小区的主路,主路两旁种着许多茶花树,妈妈说,茶花树胜过玫瑰花。小区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到了八月,不用走到门前,就能闻到桂花浓郁的花香。大门两旁还有两颗罗汉松,他们每天向门卫一样坚守在他的岗位上。

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来我家品茶赏花哦!

【篇七:喜欢竹西的N个理由】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年转瞬即逝,不经意间已化为脑中记忆。

三年前,犹记得刚跨入校门时的憧憬,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走在主路上,随着视野的深入,竹西走入了我的心中,从那时起,我便喜欢上了竹西;而三年后的此时,满怀不舍的我们就要告别在我们人生华章上留下墨迹的母校,告别那我们曾经一起奋斗过的书桌,告别在我们懵懂无知时引领我们的老班们,更是告别了让我们尽情挥洒汗水,努力拼搏的操场……

回首,已蓦然,记忆如洪水般冲破大坝,涌入脑海。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校长杯足球比赛。可能由于不想让我们耽误学习,老班直到比赛前一天晚上才告诉我们明天有足球比赛,我们猝不及防,老班却说到,别虚,足球比赛而已,输赢不重要,我不奢求你们赢名次,只要努力就好。

第二天,满怀信心的我们走上了足球场,面对训练过的对手,我们毫不畏惧,展现出自己的最好的一面,即使失败,无悔就好。可能是技术的问题,上半场比分暂时落后。中场,老班贴心地买来了红牛,同学们也帮我们助威加油。下半场,由于体力不支,比分被一点一点拉开,最终,我们输了比赛。当队员们回到观看席时,难免有些落寞,但老班却安慰说你们已经是最棒的了,毕竟你们是唯一一队没有训练,底子最差的队伍,但你们能踢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他还让我们我们用红牛摆了个“七”,拍照留作纪念……

这样的老班,这样的竹西大家庭,试问,有谁不喜欢?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