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惜物人影】
我的祖父在我上六年级时去世了,那天走的悄无声息,脸上安详的样子依然在我记忆深处,一直掩埋。
记事时,我上小学的路途都是祖父用自行车推出来的,祖父不会这自行车,但依然将我抱至后座,心疼后座冷时,还用棉布将后座垫起,方便我坐。他的身材并不算高大,但每次想来那段也是颇负艰辛,只是而今已不见那自行车的踪影。
童年时,家里并不怎么富裕,属于那种刚好温饱的家庭吧。那时街头巷尾并不是都用煤气灶,而是用一种炉子,一天的饭菜与热水都指望着这口炉子。每天清晨都必须早早起床烧炉子,用方言说这叫“囱炉子”。炉子里面是用来烧一种圆柱状的煤炭,等炉子热好后,便可以将要热的东西置于其上。每天清晨,睁开眼绝不会看见祖父的身影,向窗外望去,代替祖父的是那升起的袅袅青烟。等我完全醒时,时间也已不早,那口炉子是要定时更换煤炭的,我自己便从床上起来换上衣服尝试自己来换煤。先将水壶拎开,不过光是这步就已费尽力气,再用火钳将煤换之,但我却不得要领,煤夹不起来便罢了,还一直站在下风口,烟熏得眼睛疼,还是祖父的到来挽救了这一切,祖父很快地将煤炭换好,再拉起我的手,我摸着粗糙的双手与厚厚的茧,不经感叹。现在生活不像以前辛苦,只是如今已不见那口炉子的踪影。
祖父的葬礼对我来说一直记忆犹新,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亲友,有放声大哭的,有默默流泪的,但更多的是谈笑风生,事不关己。我那天并没有哭,只是呆滞,呆滞,那是我第一次感到死亡并不是那么遥远。看着我父亲一边招呼亲友,一边与做法事和尚商谈,眼睛已是布满血丝,我不禁陷入迷茫之中。
之后我也浑浑噩噩过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一事实。父亲总是叹息没有让祖父享几年清福,我也总是没让祖父省心。祖父的一生似乎是充满了忙碌,为了我。是的,祖父年至耳顺便去世了,时至今日,那原来在我记忆里的那辆自行车与那口火炉的影子也愈发深刻。
【篇二:碎片化生活】
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许多人都依赖上了互联网,它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现在,手机上的软件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微信、QQ、微博”已成为了我们社交的首选。在那儿,我们可以和认识的朋友和不认识的朋友一起聊天、交谈、说笑。
到了各种节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利用手机社交软件来给亲友们送去祝福。这虽然很方便,但是你们的祝福又有几句是真心的呢?很多都是通过群发或是转发而发送给亲友的,就好似“完成任务”一般,丝毫不是自己的真实情感。
网上社交还会有风险。许多网上诈骗犯都会通过网络社交来和你取得联系,先给你一点福利诱惑,然后让你打开链接,进而盗取银行卡号及密码,骗取钱款。如果你贪图小便宜,那可就上当受骗了。
网络社交也会让我们沉迷于它。我们会因为它而整天盯着手机和电脑,长时间窝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门不活动。这不仅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如视力会飞速地下降,戴上眼镜后很不方便,也会让我们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学习工作也会受影响。
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我们也要有一个适量的度,不能过度使用,更不能沉迷于它。适当的使用能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益处,过度使用或沉迷于它那只会弊大于利。
【篇三:最是难忘那表情】
道路曲曲折折,却总有为我铺平这条路的事物,或是一句关心,或是安慰的轻抚,又或是身边的人,令我没想到的,一个小小的表情,却给予了我非凡的动力。
那是相对美好的早晨,只是我的心情并不那么美好,反成了嘲弄我的玩意——不久前,我同家人吵了一架。
修了新家,母亲请了亲友来吃饭,我一向沉默寡言,亲人问我问题,也只会干巴陈楞楞的回应,与这欢闹的气氛格格不入,直到他们拿同我关系好的男同学出来开玩笑,这种欢快的氛围才被打破,我听得会血上头,恼羞成怒,撞开椅子立了起来,把筷子甩到地上,咽着一口气夺框而出。
过了些时儿,待亲友全都离开,我才幽幽地走到客厅坐下,满心怨念,母亲在厨房内忙碌着,消瘦的背景笔直有力,母亲捣鼓了少许,才端着一碗清汤面出来,冷着一张脸将面放茶几上,“吃吧。”
我应声抬头,猝不及防地撞上一双疲倦的双眼,母亲此时是严肃的模样,表情似淤泥下的莲花,似冬日下的红梅,又似血管下奔涌的热情血液,这是我所无法描绘的复杂的极端。母亲的眼神温柔似水,眉头却锋利如剑;嘴角压如挂上千斤铁,看似锋芒毕露,可环绕在她周身的温度却是暧的;点点皱纹烙印在脸上,使本就难以理解的表情更加让人疑惑。
我感到鼻头一酸,委屈的泪水浸湿眼眶,我冷静下来,盯着母亲的眼睛,被进埋在那瞳下的,是满满的关爱。我刹那懂了,这是母亲特有的表情,这个表情叫教育,也叫母爱,我挺直腰杆,大声道:“对不起!”母亲被我逗笑了,表面的锋芒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暖阳的光辉。
自那后,我变得开朗大气,不再闷声如龟,不会因小事发脾气,也不会冷面面对亲人。
因为那个表情深深嵌入我心,是我最难忘的表情,表情里蕴含的深刻教诲,我将永远记在心中。
【篇四:坚持下去的力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题记
浓重的消毒水味,肥大的病号服,灯光微暗,泛着点点黄晕。轻拉抽屉,一本书被我捧在手心,轻轻拂去表皮上的灰尘,留下了两个浅浅的漩涡。打开扉页,几个稚嫩略歪斜的字映入眼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思绪载着风远航,那些记忆逐渐变得清晰。
十几岁的豆蔻年华,年少的我青春活力,朝气蓬勃,潇洒又张扬,成绩却一落千丈,父母的唠叨,老师的谆谆教诲,邻居亲友们失望的目光,让我开始内向,自卑,沉默寡言。自从那次,老师送给我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让我好好读,仔细读,那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深深触动了我,从那以后我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学习。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我手中拿着一本《古诗文诵读》,轻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降我羽。”“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陶冶了我的情操,启迪了我的心灵。
岁月似箭,光阴如梭,转眼间已过了两个月,我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在最近的几次测验中,成绩呈上升趋势,老师露出了欣慰的表情,父母也笑靥如花,朋友们也绽开了笑容,我也回到了那个阳光的女孩,而书籍也成为了我的挚友,让我爱不释手,我对书的热爱愈来愈强烈,之后,我不再沉迷于玩耍,却沉迷书籍无法自拔,旅游的时候,书包中总有三四本,下课在家的时候,总会挤出读书的时间,我时常出没在图书馆中,只有书才能让我心静,不再浮躁。我喜欢在黑夜的时候,伴着暖黄的灯光,细细的品读。
后来,我慢慢发现,我不知喜欢书本对于一切有字的东西都会喜欢,比如说杂志,报纸,我对文字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记得有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母亲是个爱干净的人,在厨房的墙上贴满了报纸,我看到后顿时来了兴趣,于是,我便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的读了起来,直到我感觉脖子酸痛,双腿发麻的时候,我发现已经过了一个下午,便感慨到:读书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啊!看着夜色逐渐的变黑,我只能抱歉跟朋友说再见。从那之后,朋友亲友们都知道了我这个“癖好”,于是,每当谁家有新买的书本,杂志或者报纸的时候,就会告诉我:“xx家有新买的书本,可以借来读。”我因此又得到了一个可以读的机会。毕业前,班主任送给我了一本《简·爱》,直到现在那本书还时常被我反复阅读,每次细细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书,是我坚持下去的力量。书,忆你,小桥流水人家;忆你,亭台轩榭歌别绪;忆你,曲琼细卷江南雨。
【篇五:逃离“旅游胜地”】
碎片化俨然已成为这个时代“旅游胜地”,一个接一个的人都渐渐迷失在这个人类创造的“胜地”中,无法离开,可是,碎片化却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向万劫不复……
说了这么多,可能你还没清楚碎片化是什么吧,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碎片化无疑是把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或者是一件完整的事,变得零碎零块,或者是不完整。
碎片化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平淡无味,甚至更枯燥无味;碎片化的时间让我们变得异常迟钝,甚至连一点陪伴家人,亲友的时间也都完全的消失殆尽;碎片化的学习以及阅读,让我们可以学到或了解到的知识和学问都同样越来越稀疏、减少……
碎片化简直像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一样,迫害着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类。
可是这种不完整,断断续续的生活方式却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究其原因,我以为,这与无时不刻不在加快的生活速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停加快节奏的生活和不停加重的巨大压力使人类都无法正真的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所以,只去寻找那些短小而又轻松的片段来娱乐和放松自己,再者,碎片化的载体大多是一些便于携带的电子产品,所以,人们在地铁,公交车,甚至马路上,亦或者在工作的学习的休息时间的间隙中,都可以进行这种片段的放松的娱乐。就是因为这样,碎片化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人推崇,向往,它也同样成为了快节奏的一种反映。
但是,这个原因就可以成为我们只去关注这种可以称为“畸形”的生活方式了吗?就可以成为我们放弃原来的理由了吗?
不!当然不能!
碎片化的生活凡事既然是我们人类自己一点一滴的造成的,就必须由我们自己打破它!离开它!并且改变它!
从生活做起,一次性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从时间做起,不再枯燥,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和亲友们;从阅读做起,去看看你想看的书,多多学习一下;从我们自己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一点一滴的改变生活,改变这个时代!
这个“旅游胜地”是人类创造出来的,那我们自己完完全全可以靠自己去摆脱它,远离它!我们一定可以做到的,我坚信。
【篇六:难以忘怀的亲友】
初入秋节,雨水飘落在窗前,形成了一首独特的小曲儿。我坐在窗边,远望着这座繁华的城市。无意间,在茫茫人海中,望见一个倚靠在巷角的孩子,他虽然失去了右腿,但是脸上依然充满了笑容。此情此景,我不禁在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全身散发灿烂阳光的“小太阳”。
记得那是在六年前的一个中午。微风徐徐,天空万里无云,灿烂的阳光洒落大地的每个角落,也照耀着一个特殊的地方——孤儿院。那年我才六岁,懵懵懂懂的我跟着父母来到这里。走入大门,迎接我们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阿姨。见我们来了,满面春风地说:“你们来啦!我先带你们四处参观参观吧!”
刚进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小平房,每座平房分成三小间。老阿姨向我们介绍道:“这个屋子里,住的都是1~3岁的孩子,这间呢住的都是4~6岁的孩子……”还没等老阿姨介绍完,我便兴冲冲地跑向一间屋子,我的眼前是一整屋的婴儿床,我蹑手蹑脚地走到离我最近的一个小床边,只见里面的小婴儿裹在襁褓里恬恬地睡着,好可爱呀!我疑惑地问:“这么可爱的小宝宝,她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要她了啊?”老阿姨有些难过地说:“哎!这孩子出生时就少长了一根手指。”“什么?就少长了根手指就丢弃不要啦!这也太狠心了吧!”我愤愤地说道。“是啊!现在有些人啊,太没有责任感了,都不懂得怎么做父母!”老阿姨的话音刚落,有个小男孩跑过来碰了碰我的肩膀,自我介绍道:“你好!我叫吴越平,吴江的吴,越过的越,平安的平!”“哦!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我爽朗地回应道。同时,我细细的端详着眼前貌似比我大两岁的这个小哥哥。皮肤雪白雪白的;粉粉的脸颊,似十里桃花;一对粗黑的眉毛,两只眼睛又大又黑,就像是两颗黑珍珠;红红的小嘴,似初长的樱桃。可是,打量到最后,我并没有发现他与正常人有什么不同啊!一旁的老阿姨似乎觉察到了我的困惑,悄悄的告诉我:“在他三岁时,右耳失聪了!”我听了,心里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疼。小哥哥,拉了拉我的手,并指了指外面,说想带我去外面玩,我爽快地答应了。在湛蓝的天空下,在洒满温暖阳光的空地上,我们瞬间像是两只快乐的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着,时不时还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玩累了,我们就坐在草地上歇息,我仰望着天空,看了看小哥哥,问道:“小哥哥,没有了爸爸妈妈,你觉得快乐吗?”话音刚落,我就觉得这个问题太唐突了,他会不会生气难过啊!没想到的是,小哥哥竟然笑了笑说:“傻瓜!当然快乐啊!这里的阿姨就是我的妈妈!对我非常好!我们都要快乐的成长!”
是啊!我们都要快快乐乐地长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快乐的面对!我一直深深地记着小哥哥的话。我敬仰他,敬仰他那乐观的心态,敬仰他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敬仰他身残志坚的高贵品质……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像太阳一样全身散发灿烂光芒的小男孩!
【篇七: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个性情温顺,和蔼健谈的人。虽然她也有发牢骚,心情郁结的时候,但在子女面前,她总是压抑自己的怒颜,神情严肃,尤其在做起事情来,更是严格,专心致志。
母亲的人缘很好,走到哪,她总能和人热情交谈起来。这是我之前一直都疑惑不解的,实在不明白她是如何做到的。跑到菜摊上,也能和老板寒暄上几句,一个盹一过,他们亲友般讨论地热血澎湃。迷惑中我想母亲就是有这么的亲和力吧。在日常,她总为人忙来奔去,过道遇见熟识的人就会嘱咐平安,若是方便就会拦人到家做客,摆出一桌佳肴。
她总不畏辛苦,受人托忙也不推辞,努力认真地办事。这是我最仰慕的一点。在临近春节时,到处闪烁着她忙碌的身影,为送给亲友精致可口的年糕,在天还没亮就赶去超市,拎回各种各样的食材,一个人堵在油烟弥漫的厨房中大汗淋漓,弄个大半天。而此时却还对忙活清洁的我传来一声,“干累了,就歇息会儿,让我来。”这句话不夹杂半点斥责,怨言。而却令人不敢闲滞一丝惰性,且羞愧万分地依着她的毅力与细致认真地做事。
也许是青春时期那莽撞的叛逆,与大人的观点总相冲突。每当冲突即要被我挑起时,母亲和顺的面容便不禁浮上心头,如潮水般浇熄了我心头的不快。冲突总只敢,只愿与母亲挑起,是因为亲情的无所顾虑,无所阻隔吧,而母亲的教诲总能令我领悟很多。
【篇八:观《寻梦环游记》有感】
影片中小男孩米格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却追求音乐,于是遭到家人反对。阴差阳错,米格走进了奇异世界,在这里他遇到自己已死去的亲友,开启了一段震撼心灵、感动非凡、永生难忘的旅程。
影片中的主角米格是个重要的线索,从开始的与家人不和、离家出走到最后大彻大悟珍惜与家人的时间,这一切情节都由他而慢慢展开。突然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死亡不是真正的终结,真正的死亡是当全世界都忘记了你。”有时,想想,自己默默无闻,没有多大作为,但后代一定还会记住你,也许过了几百年,你的灵牌依旧被人供奉。
有时候多回家看看。曾经认为离开父母的日子还会很长,但在我上高中后一切都变了——我离开了父母,开始独立生活。或许现在的高中离父母并不算太远,那将来呢?可能几百里,也可能几千里。口口声声称不想家,心中却早已深深刻上家的影子。每一次放月假,我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心中也早已被“家”给填满了。
影片中的音乐《请记住我》催人泪下,当你死了,兴许你所谓的酒肉朋友会将你忘记,但请记住,你不会被遗忘,你还活在你亲人的心中。在日常生活中,每个节日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意义,现在的我很后悔曾经的浅薄无礼、年少无知,因为我曾经不相信神鬼,认为家里人祭奠祖宗是噱头。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那些死去的亲友不应该被遗忘,相反,他们更值得铭记。冯友兰曾说,“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后人的思念也尽在这祭祖的仪式里。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明白了许多。
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珍惜当下的时光,有空多陪父母,父母需要的不是你口中所谓的未来美好生活,而是你对他们的关心。累时,给他们倒杯茶;回来后,给他们说说校园中的新奇事。勇敢地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吧,抓住当下,不要让几十年后的你为现在的内疚感到后悔。
【篇九:山水之间】
乐山者坚,乐水者柔,乐山水者知生活。大自然总是那么偏心,将人间全部精华都给了那山水。那山水是深邃的,是玄妙的,她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人的全部眼光吸引,让人沉醉其间……
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停下探寻山水的脚步,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人们寻山,觅水;在山水中返璞归真,在山水间释放自己,在山水间轻吐内心的悲欢离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静静地站在小潭边,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瀑步像几缎白练,从山顶倒挂下来,流入小谭。瀑布旁的香炉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像升起缕缕紫色香烟。瀑布周围的片片树林像块块翡翠,绿得耀眼,绿得醉人。从高处倾泻而下的瀑布并不凌冽,而是从上而下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柔美,像是大户人家的谦谦君子,外柔内刚,给人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
你与这山水仿佛心有灵犀,刹那间,几点思绪浮上心头,你连忙拿起毛笔,在纸上一挥而就;“玉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可知两千年后的今天,多少人为了那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去寻觅那山水?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雨像一串串断了线的珍珠洒在吴地上,又像一层细纱,为这座小城蒙上了神秘的面孔。整座城都浸在雨中,好似天上的龙宫,时隐时现。
王昌龄静静地站在码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友人告别,留下此千古名句作为赠言。
船开走了。他的眼中溢出了无尽的孤寂与不舍。
江水好似不知此时的哀愁,仍然不停歇地向远方奔去。只有远处青翠的山林,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静静地守护这位空寂的诗人。
我总是痴迷于山水之间。
我曾在春日去拜访黄公望笔下的富春江,她如仙境般,似真似幻,疏影摇曳。我曾在夏日里去感受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两岸重重叠叠的山峰,山下如飞马一般的流水,带给我们身心上的清凉;我曾在秋日中去探寻朱自清笔下的大罗山,雨后的梅雨潭像一块巨大的绿宝石,可爱、耀眼;我曾在冬日去寻觅吴兆骞笔下的长白山,漫山遍野的雪,白得触目,白得震撼。
山水像一道屏障。屏障外是人世间的杂乱与浮华,屏障内,是无尽的纯粹与安闲。在这一静一闹的分界线,我用心拜读山水,用身体感受山水。
山水之间,有欢乐、有哀愁。我们在山水间尝尽人生酸、甜、苦、辣;山水之间,有人生百味。
【篇十:学会感恩】
感恩是冬日的阳光,能够驱散寒冬的阴霾;感恩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友谊的大门。感恩是让我们学会感激生活中的一切,学会感恩,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常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父母。“我爸是李刚”,是网络当红新闻,也许很多人都想要像李刚一样有权有是有地位的父亲,但是,殊不知,自己的父母总是尽他们最大所能,给我们创造出最好的:当有好吃的时,总是以自己不喜欢吃啊等种种借口来让给我们吃;当有好看的,好玩的他们也总是优先考虑我们,总是把我们想得比他们自己重要;打钱的时候,总是让我们不要节约,尽力多给我们……其实自己的父母才是无与伦比的。
学会感激亲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心情沮丧时,亲友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瞬间会是你的心情愉悦;疑惑不解时,亲友的一句点播就让你豁然开朗;生病时,有亲友的照顾,倍感温暖……学会感激亲友,会让我们生活更加幸福。
学会感恩社会。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常怀感恩之心,会让这个社会变成更加温暖的人间。感恩清洁工叔叔阿姨为一片城市的清洁做出的贡献;感恩老师孜孜不倦诲人不倦,总是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哺育了一届有一届莘莘学子;感恩医生救死扶伤,为病患减轻痛苦……只要人人都多一点感恩之心,我们这个世界也会更加充满爱。
然而,生活中很多人非但没有感恩之心,还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随地乱扔垃圾,果皮纸屑,明明垃圾桶随处可见,却并没有把垃圾扔进去,都扔在了外面;辱骂老师,辱骂甚至是殴打医护人员的情况也有所耳闻……
当然感恩也不是盲目的,对积极向上的人或事,当然需要感恩,但是对于消极的是也不能感恩,而应排斥。这就需要我们得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让我们每个人都常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