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鉴相关作文

【篇一:因和而美】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但现实生活中,舍“和”取“同”而削足适履的现象俯拾皆是:有以机械化生产方式办教育者,有一味崇尚高大上致城市千篇一律者,有容不得他人有不同意见致万马齐喑者。但世界不会因为同一便伟大了许多,相反,世界是因为丰富才多彩,因和才美丽。

大自然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和谐共生体。动物有食草者、食肉者,水生者、陆生者,高大者、弱小者,善跑者如兔,慢爬者如龟,高飞者如大雁。如此,方有所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之秋江寥廓图。植物则有乔木之高者,灌木之矮者;四季常青如松柏,春荣秋凋如杨柳;陆生如梅兰竹菊,水生如莲萍菱荇;即便花开,月月皆有不同种类的鲜花盛开。如此,才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新奇与惊喜。正是有了这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万千生命之和谐共生,才构成一个和谐曼妙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而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舒适的自然环境。

自然如此,人类社会亦然。造物主塑造人类时,首先是分男女的,否则人类的繁衍、延续首先就会出现问题。其次,人与人高矮胖瘦、长相不能一样,否则彼此如何识别?此外,人们彼此的内在气质、情感、思想也是千差万别。举例来说,倘若每个人的思想观点都一致,若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态度上正确倒也罢了,倘若错了,就太可怕,小则遭受巨大损失,大则毁灭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一开始往往只能看到事物错误的一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社会因君子胸怀坦荡、宽和容忍而变得和谐,因小人的睚眦必报、党同伐异而变得紧张。其实,君子和小人相斥而共存,又何尝不是社会和谐的体现呢?

世界上有近二百个国家,每个国家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各异,如此,国与国才有了交往的必要,文化与文化才有了交流的可能。如果每个国家制度相同、文化相同、价值观相同,国与国之间没有了比较和竞争,文化与文化之间没有了差异和分别,国家之间会因竞争动力不足而缺乏发展的活力,文化与文化之间会因彼此相同而使相互的交流变得累赘。“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重人伦、追求诗意浪漫、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西方文化崇尚个性自由、科学探险、征服自然迥然不同。此外,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幽默,日本人的严谨,可谓各有千秋。而世界正是因为国家不同、文化各异才交流互通、学习互鉴,世界经济也在交流、竞争中合作共赢,不断发展。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但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这是同而不和的结果。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这是和而不同的结果。世界因和而美,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篇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雄厚的文化底蕴。在推动世界进步与发展方面,起着极大作用。而起作用的重要基石,就是互通有无的交流。

在很早的时候,中国的四大发明便传向了海内外,使得世界科技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可以说,没有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与火药,就很难有轻便的读书方式和发达的航海业,以及维护国防的先进武器。古代科技能够得以传播,就是因为丝绸之路上阿拉伯人,他们不仅传播着中国文化与,也向中国提供外来文化。还有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唐朝在当时成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

古往今来,交流促进共赢不计其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改革开放。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对外开放无疑是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有效手段,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内,国内经济迅猛发展,技术不断完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始真正的抬起头来看世界。

想起2016年,中国天眼面世引得世界轰动。调试期的天眼,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光测利器。虽然这是中国人自己研发的,大其中不乏有一些他国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中国的蛟龙号潜水器最深可达深海7000米,中国最大的民用民用客机C919,无一不彰显着中国技术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成功,众多的海归科学家的功劳不可小觑,这也间接指出科技交流使我国进步。

当然,中国的成果,不仅仅只有自己受益,其他各国同样获利。在杭州G20峰会上,21个国家的领导人相互交流,确定了各国友好关系以及各国共同发展与友好结交,共同进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亚欧合作,再次谱写出新的篇章,友好往来的交流也随之到来。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只有对外开放交流才可以互利互惠,实现共赢,取得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面对世界发展大势,直面风浪,勇于学习,在风口浪尖中碰撞、融合、成长,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对世界发展趋势认知的日趋成熟。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革命新浪潮再次凸显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必然,跨文化的交流合作已经日益普遍。

交流使得文明获得新生与新的发展,交流更是促进世界的进步。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