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魔鬼逻辑学》有感】
《魔鬼逻辑学》是一本有关语言科学的精彩读物,清晰简明的内容足以彻底改变你的思维世界。在我专心致志地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我比之前聪明了很多。
其实逻辑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问。只要学会了逻辑思维,学校和日常生活中任何场合都能派上用场。正确的逻辑推理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并被运用到各个研究领域。如何区分正确的逻辑和谬误的逻辑,是有一些已为人知的标准的。谈话、推理和辩论背后的精妙,是逻辑,还是胡诌?《魔鬼逻辑学》毫不留情地揭示了21种逻辑谬误,专治那些不讲道理却总有理的人。
我每次与人争辩时,明明是对方理亏,我却哑口无言;到要汇报情况时,明明心中有千言万语,我却无法组织语言进行顺溜的表达;在聊天时,我经常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人说了错误的话,造成了一个错误的结果。但当我一丝不苟地读完这本书后,我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能分毫不差地向老师汇报心中所想的话,更能与同学聊一聊他所感兴趣的话题,使更多比较陌生的同学成为我的知心朋友。
说实话,看了一本如此深奥的书,真的感觉到了不同,就好像整个都世界焕然一新了似的,又似乎去了一趟受益匪浅的国外旅游一样,让我见识比之前多了许多。我现在不仅思考有逻辑,说话有条理了,而且能够现学现卖,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都运用到生活中。
【篇二:背后有阳光】
大年三十,好像和寒假任何一个平常的日子无异。我起床,穿衣,吃饭,发呆。没有过年的气氛,不热闹。
打开微博,看见系统发的新年祝福和好友们发的日志,他们说:“好无聊哦。”我也说:“好无聊哦。”
在学校被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们盼星星、盼月亮般渴望放假,可真放假了,我们反而像落单的大雁,迷茫和慌张起来。
我想,十几岁的我们,还是属于学校的。那些轻易放弃学业的同学,他们一定会想念学校的。
小A讲他和她,这个年龄段的男生和女生,就喜欢没心没肺地胡诌。叹了叹气,我随便在杂志上找了句英语发过去,小A发来一个迷茫的表情,我说,你不懂就对了。因为我也不懂。
十六七岁的我们,没有人真正懂得“爱情”这两个字。老师说,我们是还未成熟的苹果,何必在错误的时间邂逅错误的人,然后开始一段错误的旅程。
搬了把椅子,去阳台晒太阳,风吹来,乍暖还寒。我闭上眼睛,静静听时间流过的声音。
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地球又转动了一圈,树的年轮又多了一圈,而我又长大一岁。时间的流逝总是让我无端的恐慌。妈妈说,老是听见我叹气,她说我看起来总是不开心。
我老是想到自己空白的过去,一事无成、苍白。我害怕我的未来也是苍白一片。
正午的阳光渐渐温暖起来,我突然想起谁说过:如果你的面前有阴影,不要怕,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就这么顿悟了。为什么我常常觉得孤单和迷茫,是因为未到正午,我还只能看见面前的阴影吧。我不能回到过去重新来过,但我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我站起来,看见身后的阳光正好。我听见远远近近的鞭炮声,要过年了,我对自己说,明天,是新的一年。
【篇三:寒夜中的热光】
爸爸陪着我,坐在那盏台灯前。已是十点了,第二天要交的作文,仍是没写几字。爸爸在思考的世界里,气定神宁;我在现实的世界里,心急火燎。我手执笔,望着爸爸的眼睛,看着他的大眼睛眨着,期待着他的嘴里能吐出几个词句。爸爸大概是想得不耐烦了,出去了。回来时,他拿着手机,皱着眉头,好像在看着些什么。我没有爸爸的指导,只是胡诌了几句,就交给了爸爸。我困了,希望能早早睡觉。可是爸爸仍是没让这篇作文通过,而是拿起铅笔,在上面“刷刷”地写起来。天冷得很,可灯却是热热的,散发着热热的光。
十点半了,妈妈过来了,手里拿着一盘苹果,上面插着几根牙签。“先吃点苹果吧。”苹果凉凉的,甜甜的,很好吃,缓和了我内心的焦急。
终于,爸爸改好了我的作文。我一看,属于我写的意见没几个字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堆的修改符号和密密麻麻的小字。“再抄一遍就可以睡了。”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回了房间。
作文被爸爸改到了一千余字,很长。
十一点了。
爸爸又来到了我的房间,他穿着睡衣,看见我已写完了,于是说:“早点睡,别看书了。”
我爬到床上,看了一眼台灯,它洒着光,热热的,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