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异想故而天开】
如火如荼的夏日渐化入秋的朗远中去。窗下的灯影照亮了刚沏好的高山野茶翻起的香雾。小猫热衷于在书桌上小憩。浅睡轻鼾,忽又惊醒。看着那莹透的宝石似的眼睛散射浅浅的彩光,盯着出了神,他会是梦见了什么呢?是先前打量的那只小蜘蛛?或是梦见秋日里饱满金红的大闸蟹?
从小时起,便爱漫无边际的想象,异想天开也成了孩子们的代名词。
屋前的小花园,是想象开始的地方,彩虹之端点,拾起一片残破得徒剩叶脉的落叶,想象是张地图,叶脉勾勒着阡陌交通。向来深信王阳明所云“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因而快乐自在,异想信马由缰,奔腾万里。
渐渐读的书多了,读到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而抵制错误的唯心主义。儿时的想象不服从这一“判决”,如长江之滔天层浪激荡回响。
对这一哲学命题,曾深思良久……
如今知道“异想天开”带有着一丝嘲讽的意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被放入哲学考试的错误选项,我内心意欲信马由疆的想象力告诉我“不”!
每个人有着各自的世界观、价值观,很难去评定孰是孰非。我更偏爱自己所见所想。迷恋于庄子汪洋恣肆的《逍遥游》,不在于那“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是否存在,而在于对美最直接的认识。正如纪伯伦在《论美》中写的那样“美是凝视自己之影的永恒。然而你就是永恒,你就是镜子。”我不愿被限定为“每个人不过浮世烟尘,世界运转与个体生死并无多少关联。”的存在。
“异想天开”并非错误荒谬之举,而代表了塑造美与思想的基石。
“异想天开”是对定势思维之枷锁的突破,也正是这“异想天开”造就了多少千古文章。瑰丽雄奇之作闪耀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半壁江山。张若虚其“孤偏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引发了多少对与时空的断想。李白以异想天开见长,其遗世之作澎湃自由,其恣肆旖旎的浪漫思想不再游于尘世,美得惊心动魄……
异想天开应得到春风化雨的滋润呵护,不应被视为杂草、异类。
佛家去:“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无人能真正接近了解真理的真面目。一花一草便是世界,没有什么应限制异想天开,即使再漫无边际也无其对错之分。文明的盛景便是百家争鸣,兼容并包,有格物致知,也有雄奇奔放,逍遥无为……
中国近年来一直被视作“抄袭”、“山寨”文化的邦国。最当紧的不仅是完备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法,更当对我们贫乏的想象力以春风化雨的滋润助长。人们往往容易操之过急,出现“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从而涌现出大批质量低下的“创新产品”。当局何不学习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之道,少些功利色彩。像是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所持的观点,天才的培养需要的不是移枝,而是培土。培养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营养土壤,此来势必将重现百家争鸣,成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盛世之景。
梦回儿时的无边想象,看着眼前的小猫盯着那氤氲的香雾看得出神,我轻轻笑了,也许这便是他心中的宇宙世界吧,我轻手轻脚,生怕搅乱了他的异想天开……
【篇二:春风化雨,静待花开】
几天前,一次不太顺意的小考之后,走出校门,我便遇上了高一时期的口语老师Mr。 Bean,想着考试惨不忍睹的分数,我脸上勉强挤出一点笑容,心不在焉地打招呼:“Hi”,
“Hi , How are you ?” Mr。 Bean见到我时笑得阳光灿烂,脸上洋溢着朝气、青春与活力。
“I’m…”。
正要回答问题的我,张着口,但那句“fine”却怎么也吐不出来,明明心中黑云压城,我自小养成的良好的口语习惯却逼着我去营造一种春和景明的假象。我费了好大劲才遏制住自己脱口而出的条件反射,不免痛心疾首。Mr。 Bean见我没有回答也就走开了,留下我一人暗自唏嘘。
记得小学时我的英语老师便教过我,和人见面时要问“How are you ?”,但同时他也教会了我一种回答 “I’m fine,thank you,andyou?”于是乎每当和他见面时我们都是这般机械式地一问一答,长年累月中我便被固化在这个语言习惯的囚笼中,纵使现在的我已经能给出不同的回答了,被人一问依旧会下意识地说出被老师认为是“正常得体”的答复。回想起年幼的我,每天把这一套没有丝毫情感内涵的话说得不亦乐乎,不禁感到一阵悲哀。
美国教育家萨尔曼汗2016年来上海做交流时,给小学生提出过一个问题:“一艘船上有八十六头牛,三十四只羊,请问船长是几岁?”乍一看毫无逻辑,荒谬至极,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七成的同学写下了“五十二岁”,问其原因,学生们大大方方地说:老师说过,不写答案就一定没有分,老师出题一定不会错的,于是这里面一定有道理!那么答案最可能是“86-34=52”。三个“一定”如工地上的铁锤,“砰砰砰”猛击三下,把钉子狠狠钉入木桩,不留缝隙,不容质疑;又如法庭上的木槌,敲得原告被告陪审团鸦雀无声,哭笑不得。莫非,这就是我们平日挂在嘴边所谓的教育?
家长在谈教育,社会在谈教育,教育部在谈教育,谈得头头是道,唾沫横飞,可只有学生,这个没有丝毫功夫来谈论教育的群体在接受教育。可曾有谁问过我们学生,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
千年之前的孔子,把学在官府转向了学在民间,创办了私学,在简陋的棚屋中、青翠的竹林里、陈蔡的困境间提出了“因材施教”等一系列的教育主张,影响了中华千年来的文化命脉。而如今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朱熹是圣人,王明阳是圣人,从小便把《三字经》、《论语》、《弟子规》等背得滚瓜烂熟、摇头晃脑,大多人只是识得书上的横竖撇捺,随便拿出一本圣贤之书,看着上面写着“人生至道”四个大字,定睛仔细一看,字里行间,却空无一物,一旁的注释倒是林林总总——
“这句话讲的是孝道”。
“嗯,孝道。”
“这里讲的是三纲五常。”
“嗯,三纲五常。”
长此以往,什么自由,什么思想,都是会被扼杀在摇篮中。花朵,不应被种在花盆之中;猛虎,不应被束于铁笼之内。鲁迅先生说过:“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产生的民众。”同样的,在要求产生真正优秀的学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其成长的教育。
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而不是给思想以自由的学生!
因为证明一个人价值的往往不是学富五车,而是他独立的思考,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并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思想观念。于社会而言,教育的结果各有千秋比千篇一律更弥足珍贵。
何谓教育?教书育人。然而教书是途径而不是手段,育人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传授知识,是为了让学生眼界更开阔,境界更高远,而不是为了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去形成一个个思想固化的机器人。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应该给学生自己去选择,山间潺潺的流水不应该被装入一个个或方或圆的容器,而是要淌过水底的碎石,携手岸边的落叶,汇入大江,激起浑浊的黄沙,载着渡河的舟楫,通入大海,感受世界的广袤无垠,看见天空的日月星辰,然后再去决定——是想化为一朵云或落为一片雨;是想成为雪花随风飘扬,还是想凝成冰山静静伫立;是愿意在激流中冲击盘旋,还是向往在池塘中享受静谧美好——这才是真正美好的教育。
我相信,有朝一日,每一粒种子都将拥有适合萌发的土壤,每一朵蒲公英都可以自由地随风飘扬,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敢想敢作敢为大写的人!而教育只需春风化雨,静待花开。
【篇三:待到春风化雨时】
一切都过去了,不是吗?但走在喧闹的大街上,走在绿荫环绕的校园旁,走在陌生的城市上,不会再一个人失神地回忆着与你过去的点点滴滴时,我可以坦诚地告诉自己:“是的,一切都过去了,没有任何的留恋,无需要再去追究谁对谁错了。”毕竟,在学习生涯中,为已经成为过去式的爱而痛苦似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赞扬,为了父母的期望,你成为了我最强大的敌人。后来渐渐长大,我静下心要努力学习,要跟上你的步伐,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为了不想拖累你。但是结果总是不如我愿,你走得太快了,而我根本追不上。面对如此优秀的你,我显得很弱小,但我还是倔强地说服自己:也许你也如我一样在世界的另一边默默地傻傻地祝福着对方。
走在那熟悉的街道上,我会想:“会碰到你吗?“然而不经意地抬起头向前看,你那熟悉的身影却使我毫不犹豫地低下头与你行同陌路般擦神而过。我知道爱神已经开始远离我们了。我一直以为谈恋爱就像挑鞋子一样,只有合适就行了,现在才明白原来单单合适是不够的,还要看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缘分,还要看那万能所有的上帝。
许多年过去了,歌还是原来的歌,街道还是原来的街道,而你已由一个意气风发的小男孩转变为一个宽容成熟的青年了,但我希望你的转变不是因我而变。我也不再是以前的我了,虽然还不够温柔幽雅,但起码比以前懂事了,我现在只想问一问:“现在的你,还好吗?”但愿在街道上碰见时,彼此之间没有埋怨,悔恨和不知所措,有的只有永恒的回忆和一刹那间的微笑。
爱要有所收获,但更多的是付出,和承担责任,当我们还年轻时,何苦不多给点时间自己再考虑一下呢?或者说多给点时间去考验彼此之间的感情是否真的如我们所说的那么完美无暇呢?当彼此之间的爱情已酿成浑厚的酒时,当彼此之间已有足够能力去承担一切后果时,再向对方说出全世界最动人的三个字也不迟吧!
能告诉我你向那个幸运的女孩说了吗?你幸福吗?
【篇四:春风化雨话母爱】
世上妈妈是我最亲近的人,妈妈的爱也是最伟大的。
我四岁学习书法,无论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寒风刺骨的冬天,妈妈都不辞辛苦的陪伴着我,妈妈的坚持使我在学习书法中得到很多荣誉,妈妈的坚持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坚持不懈、什么叫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妈妈爱我,但妈妈对我也很严厉,在书法学习上不会有一丝松动,一件小事感悟“严厉”妈妈的爱。
一次书法课上,老师宣布有四项比赛自愿参加,“自愿”两个字对我来说有种“解脱”的感觉。课后与妈妈说起此事,妈妈好像一下觉察到了我想偷懒的意思,顿时说道:“别说四项了,再多几项女儿也能完成!
妈妈回家帮你叠纸做好你的‘书童’。”
我说“:妈妈,我参加两个已经可以了吧,放学还要写作业呢,一周时间太紧了。”同时,我在心里掐算了一下每天一幅作品,哪里还有时间玩?不行,我要说服妈妈!
可妈妈边开着车边说:“妈妈觉得你每天很辛苦,放学还有课外班,但你学习书法已有六年,经历过很多次比赛,也赢得过很多荣誉,每次看到你把自己的奖状贴在学期评价手册那一刻,妈妈觉得你是最幸福的,也是最棒的。”
接下来的一周便是忙碌的一周,妈妈为我准备参赛作品纸,特意跑了几家书法用品店,挑选了漂亮的纸,每天写作品前妈妈为我叠纸练习,每一个字都是在妈妈的陪伴下完成的。其实书法看似简单写起来真的很累,在我疲倦的时候妈妈会给我送上我喜欢的水果给我加油鼓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四幅作品得都到了老师的夸奖,几周后拿到了四本获奖证书,这一刻,我体会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她用一言一行影响着我,让我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中不断坚持。
妈妈对我的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