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会追逐】
开学来的第一个月,我学习迟迟不入状态,成绩名落孙山。
奥数课上,我旁边坐的是“学霸”张若琳。
龚老师下发了试卷。我慢腾腾地拿过卷子,对折,压平,正反两面瞟几眼,然后写上名字。传到张手中了,她一把夺过考卷,迫不及待地抄起笔,飞快看了遍题目,在草稿纸上列起了算式。前面的题目还算简单,我顺畅地做了下去。张也轻松自如地做着题目,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后面的题目有点难。我扫了扫题目,瞎做了一遍,验算是错的,我便放弃,做起下一题。紧接着每题在记忆中都做过,但就是不记得方法。真后悔没复习奥数。我东张西望,看到张好像也被某一题困住了。但她一遍遍看题,笔尖“刷刷”地在纸上移动。只见张微微皱着眉,稍稍斜着头,头发轻轻下垂,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张奋笔疾书,我才做四分之三时,她就做完了。张瞧瞧我做到哪儿,然后转过去检查了。她那股较劲儿,也算是感染了我。坐在她旁边,不认真做题可是会产生一丝自卑心理的。
考试结束后,我看着卷子,摇头叹息,无可奈何。而张不慌不忙地教了卷子,看似胸有成竹。她立刻与周围的人对起答案。若有不同的,她就能回想起题目,在草稿本上再做一遍。她草稿纸上整整齐齐的算式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老师讲评时,死死盯着大屏幕,很同步,几乎每个问题都由她先回答。我有模糊的题目也会问张,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教我。如果做对了,张会兴奋到极点,信心满满地打上个漂亮的红勾;如果做错了,或方法与老师不同,她又会埋头再次研究题目。恍然大悟之后,便是牢牢记住方法,下次不再犯错。
下课时,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她就会拿出作业,看起书来。吃过晚饭,当我们正悠闲散步经过2班的时候,就看见张早在教室写回家作业了。她会提前完成很多作业,并且效率十分高……她优秀,谦虚,和善……
是张的正能量,使我从浑浑噩噩中一点点地醒来。我走出懵懂,学会面对,学会追逐。至少不会再逃避,不会放弃可以拼搏的机会了。因为我渐渐明白:学习的道路上,从来都是你追我赶,从来都是“人外有人”。
成为像张一样的优等生,追逐属于自己的优秀。
【篇二:夕阳下的微笑】
天灰蒙蒙的,向远处望去,云雾缭绕的山若隐若现,分外神秘。月考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早晨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的学校,尽管已经快夏天,但清晨的风吹到脸上,还是感觉寒冷。
放下书包,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几个鲜红的叉和“59”。为什么,现在的红色显得格外刺眼,心,很冷。无力地将双眼垂下,眼泪模糊了视线。一双熟悉的鞋子出现在我的视线里,突然觉得头那么重,慢慢地抬起来,那张天真的笑脸窜进了我的眼睛,那笑,让我感觉很温暖。一阵莫名的感到涌了出来,她说:“失败了就一点要爬起来,不能就这样认输。这可不是我认识的你。当初,谁亲亲摸着我的头,告诉我要坚强。失败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就这样向它低下头。笑一笑,没什么过不了的!”我笑不出,但是我还是勉强地挤出了笑容,第一次,笑也是怎么困难的。太阳升起了……
虽然,她给了我鼓励,但是我终究还是失败了,就这样浑浑噩噩过来一天。终于熬到了放学,她挽起我的手。脸上还是挂着纯真的笑,那一瞬间,觉得她的笑好美,只是那一瞬间。
太阳,似乎要下山了,被夕阳映照的天空很漂亮。这时,我的心还是沉重的,不知道拿着这样的分数,该怎么面对爸爸妈妈。想到这,鼻子又酸了。
这时,握紧我的手,在夕阳下,暖暖地笑了,第三次对我笑,却是第一次这么近地观察她的笑。那,是一种姿态,很美的姿态。心房好像被打开了。
原来,笑可以这么美,在夕阳下,显得这么温暖。失败了还可以再重来。是她,是她的笑让我又重新站了起来。虽然只是那么一瞬间,但在我心里却是永恒的……
【篇三:一颗有梦想的尘埃】
我是一颗尘埃,一颗暗淡的尘埃,独自飘荡在任意的角落,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微不足道,尽管如此我还是每天想象着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人和事,去徜徉在自己狭小的角落里冥思苦想,暗自伤神。
有一天,我醒了,我开始觉得自己并不平凡,也并不卑微,自己不应该蜷缩在狭小的角落里,我也应该拥有珍珠般璀璨的人生。我开始试着努力,试着摸索爬行,开始逼着自己做一些自己从来不敢做的事情,刚开始,我会很忐忑,很紧张,但是后来,我也渐渐开始掌握了这里面的套路,尽管我会受到一些嘲笑和难过,但是我还是不后悔,因为我早就做好了去迎接这些的准备。
我以为我成功了,我以为我终于褪去了平凡,当初埋下希望的种子终于发芽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早已坠入了万丈深渊,且碌碌无为的过着。我开始每天坠入漫无边际的深渊里冥思苦想,失魂落魄,我流泪,我彷徨,我不知道下一秒我该做什么,我不在有信心,也不再安然自若,我变得有些极端,竟嘲讽起自己的人生起来了,原来,我还是一颗尘埃。
我多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不用踯躅,不用迷茫,我多想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让我看到属于我自己的那片天。
这一次,我又将踏上新的长路,未来很长,梦想很远,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不敢面对,是我忘记梦想,我不想就这么放弃,我也不想永远做一颗尘埃,我该换一种方式去面对生活,不该浑浑噩噩自暴自弃,因为,我渴望找到我的那片天。
我是一颗尘埃,一颗有梦想的尘埃。
【篇四:有一种爱】
长大,或许只是一瞬间。
进入高中以后,日子不如以往那样自由自在。也许是学校离家太远,无形之中和父母疏远了。在学校差不多两个星期左右才会打一次电话给爸妈,母亲的声音让我觉得熟悉又陌生。母亲很忙所以很少来学校看我,而父亲似乎更忙,在我的印象中他没有来过这儿。
如今,我已不再依赖父母。一个月才回去一次,见到父母也早已没有当初的那份激动。也许是没有了父母对我的约束,我的思想渐渐变得散漫了,在学校整天无所事事,完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我还和班上的某些同学整天混在一起,只知道打闹,每天思考最多的就是怎样吃好玩好,把父母的叮咛、希望、赚钱的不易和老师的谆谆教诲全抛在了脑后,只顾着自己享受。而我在学校的情况也从没跟父母说过。就这样,我在浑浑噩噩中熬过了一学年升入了高二。
到了高二,才意识到我是父母全部的希望,才意识到混混度日的严重性。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但或许是散漫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改变对我来说真的好难好难……
班主任本着对我负责的态度便把我在学习的情况告诉了我爸爸。爸爸真的很关心我,当天下午就来了学校。可是,他却没有进来,只在学校门口跟我谈了好久好久。当谈及我在学校不听话时,我的那么坚强的爸爸竟然掉下了泪,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爸爸哭。在我还震惊爸爸的眼泪时,我的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耳边环绕着“你是爸妈唯一的孩子,我们不管做什么都是为了你好,我们不爱你去爱谁呢?”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当作我学习的动力。
父母是淳朴的农民,尽管平时没有多少关爱的话语,但他们对我的爱如脚下的土地,默默无闻而又真真切切!
【篇五:咀嚼自己的错】
从小,我就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它悠闲地漫步田野,目光抬向远方,慢慢地反刍,仿佛在睿智地深思。现想起来,人也应如此:放下你匆匆的脚步,去总结去感动去咀嚼自己如今的生活。
两点一线,两点一线——我每天如是徘徊于家校之间,日复一日,如驴拉磨般艰辛却又永不停止,如同囫囵吞枣,如浑浑噩噩,直到那偶然,不,必然的一天。
传下一叠叠试卷本,再把每一张归类上交去,一切稀松平常。可不知哪里来的一架纸飞机慢悠悠地在天上打了个旋儿又完美命中我的太阳穴。我并不生气,只觉得有趣便顺手飞了出去,手微扬,不是一道优美的弧线,而是一个凌厉巴掌——老师以为我便是那制造者加传播者。
一分钟后,左耳火辣辣的我被赶出教室,在直走廊上“安稳地晒太阳”——我依旧浑浑噩噩,只是眼角红了而已。
难得,真是难得,整天两点一线自我望着明媚的日光竟突然想问一句“我究竟在这些日子里干了什么?”我虽然没有折纸飞机,但未经考虑就飞出飞机,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感觉自己就像那小桂树旁的白色蝴蝶,傻里傻气,突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有没有活过。
在刹那间,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早已丢失了一个做事可以不计后果的“美好”年龄。
泪无声地流至下巴,啪嗒一声落在纸上,慢慢浸染,我的身体仿佛也被一种力量浸染:这是我的错,我不委屈,我有责任。尽管心像被突然撕开那样痛,但我整个人也因此而醒,一股苦味在舌根蔓延,不再囫囵。这即失败的味道,却也是成长的味道,我要让自己的心智与自己的身高相称。
错误并不可怕,要看有无改悔。那架纸飞机不是罪人,而是善者,敏锐刺醒了我懵懂的心智。我咀嚼着这份迟来的错,本应几年前便来临的成长,顺着泪水、微笑在我全身辐射。
感谢错误,让我懂得如何避免那浑浑噩噩仿佛从未活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