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形相关作文

【篇一:博物馆游记作文】

今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就开车去中国茶叶博物馆游玩,刚从车上下来,就闻到一股茶香。

路旁都是一排一排的茶树,清翠欲滴,真使人心旷神怡,我走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硕大的字——茶。

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我们先走进了茶史厅,这里有各种各样古代精致的茶具,还有许多关于茶的知识介绍,我们还在这里玩有奖竞答题,我还得了个一等奖。

其中就讲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这使我感到莫大的自豪。

然后,我们又来到茶萃厅,这里陈列了好多种茶叶,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还知道了茶总体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还有加工茶类,如花茶、紧压茶等。最有趣的是紧压茶,紧压茶是用许多干茶压成各种形状制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展厅里就有好几种形状的紧压茶,有一个南瓜形的紧压茶最逼真,怎么看都象一个大南瓜,非常有意思,我都忍不住想摸一摸。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茶事厅、茶缘厅、茶具厅、茶俗厅这四个展厅,每个展厅都有自己的特点,让人看了还想再看一遍。

今天我不但看到了许多从来没看到过的东西,还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了许多亲身体会,这次游览可真是满载而归啊。

【篇二:做纸灯笼】

你会做纸灯笼吗?最近,我学会了做纸灯笼,让我来介绍一下制作的方法吧。

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先用笔在纸上画出一条条直线,再沿着直线剪。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剪到头,留一厘米的宽度。接着把纸条往上粘。然后把粘好的“半成品”往中间一卷,要粘牢,不然会弹出来的。最后一个喜庆的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老师手中漂亮的纸灯笼,我们也手痒了,一个个都拿出彩纸,开始有模有样地做了起来。看,有的在纸上认真地画着,有的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剪着,还有的目不转睛地粘着。我也一丝不苟地做着,可这边没粘好,那边又掉了下来,弄得手忙脚乱。好不容易两边都粘好了,正准备往中间卷,又掉下来了。眼看着旁边有同学快完成了,我心里着急,手也更不听使唤,心里直纳闷:怎么老师这么容易就做成功了,我却费那么大劲都没做好,里面肯定有原因,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老师似乎看出来了我的心思,走到我旁边,轻轻说:“不要急,再看一遍老师是怎么做的。”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把纸灯笼做好了。

最后,我们把自己做的纸灯笼拿出来一起展示。一个个纸灯笼看上去既漂亮又小巧,不仅色彩缤纷,而且形状各异,有圆如皮球似的南瓜形,有爱心形,还有精美的花瓣形……老师把这些形状奇特的灯笼一一挂在树上,便成了灯笼树。

做灯笼不仅需要细心,还要有耐心,你学会它的制作方法了吗?

【篇三:美丽的葫芦】

上周我们和小记者张老师来到位于群众艺术馆的葫芦雕刻展览厅进行了观赏和采访。

走到里面,只见许许多多、大小不一、五光十色的葫芦呈现在我的眼前。上面刻着各种图案,有的是古代人物,比如关羽、李白等。有的是各种动物,比如龙和鱼。有的是植物,如荷花,兰草等。还有的是文字,比如甲骨文,我们怎么看也看不懂。张老师告诉我们这些都是赵莉老师的作品。

我们边走边看,每个葫芦艺术品都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刻着许多条龙的葫芦和像南瓜形的葫芦。刻有龙的葫芦让我十分吃惊,这个葫芦是镂空的,外表刻了色彩斑斓,密密麻麻,怎么数都数不清的龙。张老师说这个葫芦是做起来最复杂的,赵莉老师历时三个月才完成。南瓜形的葫芦是在生长期间用绳子拴住,被拴住的地方不长,其他地方长,就这样形成了南瓜形的葫芦。然后我们采访了赵老师,通过采访我知道,葫芦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艺术,而且通过雕刻,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当我们做完了总结,就依依不舍的回家了。我感觉这个艺术一定会发扬光大,传到未来。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