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马上的拿破仑】
阿尔卑斯山上乌云密布,朔风呼啸,远处的高山显得十分凄凉,层层的乌云遮挡着太阳,感受不到一点温暖。在这荒芜的战战场,仍然有英雄在奋不顾身地战斗着,地上到处都是飞砂走石,风的声音让人听到就会毛骨悚然,也给人带来了许多寒意。
看到拿破仑,他依然在战斗着,他骑着一匹白色的战马,战马强前蹄扬起,展现了它的雄姿和气势,战马拥有着金色的毛发,嘴巴也张得非常大,仿佛马上就要杀掉敌人似的,它的尾巴稍微扬起,不畏惧凹凸不平的地面。仍旧在战场上驰骋。他的鼻孔张大高声鸣叫着,它那高大的外形比普通的马英勇了许多,因为骑着他的人正是拿破仑,他们的气势已经要把敌人全部消灭。
提起拿破仑,他稳稳地坐在了马背上,头戴一顶金色的帽子,他那坚毅的眼神下定了取胜的决心,嘴角微微上扬,手势指向天空,。好像让士兵们做好了充足准备准备,开始迎战。他的身上穿着红衣斗笠被朔风呼啸起来,就像一位领袖指引着前进,他的双臂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腿部也登在了马背上,就这样一人一马,显得威风凛凛,无畏艰险,冲向了战场的最前方。
在这个场合里,拿破仑的高尚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告诉我们一定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篇二:钟爱唐诗】
我爱高山,爱它的雄伟高俊:我爱流水,爱它的纯洁柔和:我爱唐诗,爱她的景,它的情,它的意……,它就像一根细小的丝绳,却足以紧紧把我和唐朝文人骚客的风流余韵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知,令我深深地陶醉。
钟爱唐诗,最近初唐“四杰”。理解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份诚挚,“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的羁旅思愁;感叹到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懂得了卢照邻“寂寂寥廖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凛然气节;感受到了才高位卑的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怆,“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万千感慨。
钟爱唐诗,走进一种别有天地的人生倾听宋之问于大庾岭兆驿“阳月南飞燕,传闻至此回。我辈数未已,何日复归来”的衷肠,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的苍凉心声;随王湾于次北固山下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奇观,伴贺知章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柳,跟张若虚享受“春江花月夜”的美妙绝伦;从张九龄的“兰叶”、“丹橘”里感受生活的哲理,与孟郊走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子深情里。
钟爱唐诗,走进唐诗里的“战场”。感受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悲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抑郁悲愤;体味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信报平安”的浓浓乡思,“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荡气回肠;悲叹高适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李颀“今为羌笛出赛声,使我三军泪如雨”的无限凄凉;叹息在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的无奈与壮烈里。
钟爱唐诗,走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摩诘。领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静享“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闲适;观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奇景。
钟爱唐诗,最齐诗仙的飘逸洒脱,侠风道骨。欣赏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放荡不羁,“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率真自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铁骨,医生借酒高歌的李白,我情有独钟的李太白,让唐诗的苗圃酒香四溢,醉倒了一代又一代人,让中国诗歌文化更上一层楼。
唐朝出现了大批的文豪诗人,是一个充满诗香的时代。细细品味诗中的精华,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悟出人生的真理。品读唐诗,是我心中的那份涟漪,无声地划破世俗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