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登山有感】
在一个冬日的下午,我和父母来到九龙峪登山。
刚下过雨的九龙峪,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一般。从山下望去,峻峭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而那长长的蜿蜒的石阶,就是通往仙境的“天梯”。我恨不得马上就到这人间仙境中游玩一番,于是兴奋地喊道:“爸爸妈妈,我们赶紧出发吧!”
刚开始,我一直兴致高涨地跑在前面,把爸爸妈妈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可渐渐的我的体力有些不支,脚步也越来越沉重,衣服也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很不舒服。终于到了半山腰的观景亭,我便一屁股坐下,再也不想起来。不一会儿爸爸妈妈赶了上来,看到我泄气的样子,爸爸说:“孩子,爬山可不能一步登天,你要沉住气,慢慢来。”妈妈一边帮我擦汗一边笑着说:“我们的男子汉不会是被这点困难吓到了吧?爬山其实也是一个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过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妈妈的话点醒了我,我站起来说:“报告首长,我已休整完毕,可以继续前进了!”
一路上我们一边欣赏着沿路的风景,一边吟诵描写登山的古诗,脚下的路仿佛也没有那么崎岖不平了。终于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顺利的登上了山顶。站在山顶,整个博山的美景尽收眼底,真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通过这次登山,我体会到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在今后的学习上我也要不怕困难,勇于挑战!
【篇二:绿色之道】
在你生活的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令你畅想,令你思索,激起你想寻根求源的某个建筑物,某个古道,一个河流或一所学校。我也不例外,在我的故乡——三明,就有一处景色迷人,老少皆宜,令我流连忘返的地方――绿道。
城市绿道于2012年提出,9月立顶,2013年3月2日开始动工,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现绿道已基本建成,在2015年元旦,市区城市绿道一期工程竣工,正式开通。
漫步在红地毯上,红色的绿道穿过森林、峡谷、峭壁,转过一个山谷,一座二层八角形的观景亭映入眼帘。据说这绿道里的景致命名都是有来由的,比如这座二层八角形的光景台,这它突出于市区东面一个山头上,取程颢“吾道南矣”及杨时的“倡道东南”之意而命名——道南亭。登上道南亭,三明城市风光尽收眼底,眼前是一片繁华的景象,房屋越远越密集,由近处的清晰可见到远处的紧密衔接,但也令人感到扣人心弦,眼角底下是百丈深渊,不敢向下眺望。
绿道上的风景非常不错,散步观景都是一个不错的去向。进入绿道,风景怡人,路旁的亭子也格外精致,古色古香,野花数不胜数,美不胜收。参天大树,高耸入云,犹如一个个巨人在守护自己的家园。旁边的小灌木在巨人身下,享受着巨人带给他的安宁。
当你看到这片景象时,烦恼和忧愁顿时都消散不见,无忧无虑、心静如水,仿佛自己和大自然融在一起,享受着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惬意与舒畅。
绿道是幸福之道,是文化之道,也是休闲之道,漫步在清晰的绿道之中,尽享着精彩的生活!
【篇三:家乡的变化】
我的家乡地处鲁苏豫三省交界之处,位于黄河之滨,古称曹州,是闻名中外的“牡丹之都”。这里的牡丹种植面积广,品种多,花大艳丽,五彩缤纷。但很多年以前,这里是山东省的贫困地区,生活水平相对落后。
菏泽城区道路有的坑坑洼洼,有的狭窄难行,赵王河河水又脏又臭,许多平房低矮漏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菏泽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创建文明城市改造,现在,菏泽市处处是一条条宽阔的马路和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棚户区改造使人们住进了环境优美的小区,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商场、公园、绿地比比皆是,人们逛商场、游公园,健身、娱乐,日子越过越幸福。
原本又脏又臭的赵王河,臭气熏天,河面上漂浮着塑料袋、垃圾、死鱼;现在,经过治理改造,赵王河变成了菏泽新景观——赵王河公园,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着,河的两岸,杨柳依依,观景亭里,人流如织。每逢节假日,人们三三两两,或荡舟河上,或漫步岸边,悠闲自得。
前年,雄伟壮丽的丹阳路立交桥建成通车了,妈妈告诉我,大桥的建设还运用了高科技,它的“华丽转身”刷新了3项世界纪录呢!。丹阳立交桥横贯东西,连接人民路和广州路,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桥上车水马龙,奔流不息,桥下,京九铁路如长龙一样,连接着全国各地,四通八达。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桥上各种各样的灯亮起来了,把立交桥装扮得更加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这就是我的家乡和它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日益强盛美丽的大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