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相关作文

【篇一:永远的经典,永远的朋友——我和母亲共读《红楼梦》】

两本沉甸甸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红楼梦》摆在面前,我与妈妈相视而笑:这个寒假我们母女要一块儿看《红楼梦》。

对我而言,《红楼梦》是文学颠峰之作,虽断断续续地看过几段电视剧,平日也多提及书中的“宝哥哥”、“林妹妹”,但对于原著,却至今未完整地读过。总以为大家之作高不可测,平平小辈不能彻悟其意,因此不愿细细地通读。妈妈“聊发少年狂”的理由很新奇,她在一个节目中看到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对《红楼梦》了解很多,顿生羡慕之意,于是决定和我一起看《红楼梦》。

经典果然不凡,两本手捧在手里,明显的沉重感,我有些担心:“咱能看完吗?”妈妈笑了:“咱们慢慢看。”于是我们就向《红楼梦》“开战”了。

最初我们的劲头儿都很足,一有空儿就捧着看,因此每天都能看好几回。记得老师说过这本书的前5回,对于理解整部书很重要,应当作重点来看,我也提醒了妈妈,于是我们在前5回上,花了较长的一段间。随着春季的临近,家里越来越忙,读书的时间被挤的少之又少,而且与看电视、玩游戏、找同学玩这样丰富的假日活动相比,安静地看书似乎成了最不可理喻的事,在娱乐大潮的冲击下,我们的读书活动渐渐被荒置了,有时一天也看不了一页内容。

有一晚,我拖着玩了一天的疲惫的身子准备睡觉,忽然瞥见了桌子上的《红楼梦》。这本几天前我还痴迷其中的书如今安静地躺在那里,与这节目的欢乐与躁动格格不入。我静静地拿起它,同样的厚实;翻开几页,熟悉的内容:它一直都没变!我忽然明白:这喧嚣的世界,节日在变,欢乐在变,但一本书不会变,它内在的文化知识是长盛不衰的。一本书可以享受追捧,也可以容忍冷漠,无论你何时想读,它都可以安静地做你的朋友,最冷静的朋友。

第二天,我对妈妈说:“我们继续看《红楼梦》吧。”妈妈笑了:“这些天咱们都把这事忘了。”于是闲暇时分,我们母女又捧起了《红楼梦》。

两代人同读一本书,自然会有不同的感悟。黛玉的孤高冷傲,宝玉的顽劣多情,宝钗的精于世故,当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母女间也有了新的交流话题。我喜欢宝黛之间的纯真爱情,认为薛宝钗是这份美好爱情的“第三者”,而妈妈则以她更成熟的眼光来看待这场爱情,她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都不够成熟稳重,黛玉的性格过于孤傲,即使没有薛宝钗插足,宝黛也不一定有结果。可能这就是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认识吧。

可是我们也有相同的观点,比如在看待贾政教育宝玉的问题上,我们都不反对这样的教育模式,都以为这样的教育完全没有尊重孩子,一味地责罚、辱骂只会导致两代人的隔阂越来越深。

不觉间假期就要结束了,虽然没有读完《红楼梦》,但这次读书的最大收获并不是对《红楼梦》有多么透彻的理解,而是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个多变的时代中,一本书是你永恒的朋友。

【篇二:哭泣的林妹妹】

林妹妹前世是绛珠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来人间劫难的化身。宝黛的木石前盟,让黛玉为宝玉哭泣一世,用眼泪还债。黛玉为宝玉而来人间,从此一生牵绊。

黛玉的眼泪都是留给宝玉的,她为宝玉哭,为宝玉笑,因宝玉的诉肺腑而感动落泪,也在误会宝玉时暗自垂泪。林黛玉来人间是为宝玉,她所遭受的不幸以至后来郁郁而终我认为宝玉也是最大的主因。黛玉三岁时癞头和尚要化她出家,其父母固是不肯,癞头和尚便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都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但林黛玉终究去了贾府,她的不幸从此展开,她的尖酸刻薄,她的敏感脆弱也因这些不幸而来。

宝黛初见,宝玉因黛玉没有玉而摔玉,黛玉第一次为宝玉落泪。每当看到这一段情节,总有一种看樱花飘落时的凄美。宝黛爱情是绚烂的,是曹公为我们每个人种下的一个梦,但从黛玉第一次为宝玉落泪开始就再也回不去挽不住黛玉的凋零消逝。

二人相知,标志性事件是宝黛共读西厢。黛玉正要去葬花,见宝玉读也一起品味书中词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宝玉借《西厢记》中的人物与黛玉自比,实则是确定了两人的关系。不料黛玉生了气:“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圈儿红了,转身就走。黛玉如此受伤,倒也不是因为宝玉多过分,而是黛玉的自卑又自尊。她是孤高清傲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同时因为寄人篱下而自卑。终是宝玉说了一堆胡话把黛玉逗笑才好。

黛玉痴情,她是真正爱宝玉,而不是像众人那样爱其玉。清傲如她,对宝玉爱的卑微。二十七回黛玉敲门被拒,正自悲泣,见宝钗出来,宝玉袭人等一群人来送,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他爱宝玉,体谅他维护他,即便看见宝钗心已受伤。

因痴情而相怨是何等心酸。黛玉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葬花词》是黛玉心境的写照,她的忧郁不是无由之悲。叹息自己一生无依以后也是贾府安排婚事,从这时黛玉也许已看出她与宝玉爱的绝望。但她依然坚定自己的爱,坚定自己的清高玉洁,从这一点上来看黛玉是勇敢的,她的尖酸不过是保护柔软自己的武器罢了。

走过一段相依的日子,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宝玉挨打,黛玉看他。无声之泣,泣噎喉堵。“你可从此都改了罢!”黛玉爱的是通旁杂学问的宝玉啊,但看到宝玉挨打,她宁肯他低到俗埃里去。读西厢时被彼此的脱俗吸引,在渐渐长大时,黛玉为了宝玉平安宁肯亲手让他梦醒。此时的宝黛已不是情人而是家人。宝黛爱情从未谋面时就注定,无论是前世还是此生来看宝黛都是不可能的,两个诗性的人是不能在尔虞我诈的人世存活的,单单一个贾府就人心险恶。为宝玉而生,因宝玉而死,在宝玉新婚之时,黛玉焚稿断痴情,最终死去。她的死,也许是对这个世间的最后一记抵抗。

黛玉是勇敢又叛逆的,她的出现无论在哪个时代都犹如空谷足音。她的孤高清傲吸引宝玉。她是真正爱宝玉的,她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肯为了他把自己最宝贵的傲骨舍去,把诗情舍去,爱的本质是献身。从这一点上来看,黛玉就不仅仅是黛玉,她活成了你我的一部分,活成了理想。林妹妹是理想的化身。

村上春树:“不管是樱、莹或枫,都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失去它的美丽。我们为了目击那一瞬间的光彩,路途再远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它纯粹的美丽,人们亲眼确认它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鲜艳的颜色在眼前凋零,会不自觉的松一口气。当目睹一场美丽的盛宴消失时,反而能找到安心感。”活在现实的泥潭里,林妹妹对我来说是诗和远方,是美的化身。与现实我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甚至还会造成痛苦,但我不愿抛弃她,愿我们心里都住着个林妹妹。

【篇三:最好是名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磋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题记

不记得有多久不曾像现在这样,窝在太阳底下的摇椅上,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贴在眼前仔细地钻研着,不时地扶一扶脱落下的眼镜,累了便在书中夹上秋日时的一片枫叶,阖上双眸,脑海中回忆着宝玉与黛玉之间如梦如幻般凄美的爱情故事。

黛玉,一个柔柔弱弱的小女子,却又不似那时普通人家的女子。她敏感细心,她聪明绝顶,她自卑多疑,她不是完美的,但她却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存在。

喜欢她葬花时的善良,喜欢她教香菱作诗时的诲人不倦,喜欢她对待薛宝钗时的冰释前嫌,更喜欢她与宝玉的爱情。

那是一场梦,一场美丽而凄惨的梦,梦得令人痴,令人迷,令人喜,令人悲,令人颠,令人狂……

他们青梅竹马,他们品性相同,他们惺惺相惜,他们同样是才华横溢,同样是放浪不羁,同样是反对封建礼教。

他们是如此的般配,只可惜,他们之间注定是一个悲剧,也只能是一个悲剧。只因那顽固的封建礼教不应允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于是乎,在贾家陷入风雨之中时,在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转衰之时,因那黛玉并不曾有些许的对于贾家有利的政治地位,宝玉需要的是一个像王宝钗那样的名门闺秀,能够给贾家一些支撑的妻子。这就是那时人们的悲剧,一切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利益、政治基础之上,并不曾依照于他们内心的真实感情。

也许,正因为是悲剧,才会让他们的爱情故事深刻地留在人们心中,才会让人们一直为他们而叹息,为他们而蹙眉,为他们而祈祷。

许许多多的人想要有一份宝黛之间那样纯洁的不掺一丝功利的爱,即使是悲剧,亦,不抛不弃;即使最终阴阳两隔,亦,无怨无悔!

也许,在这本书的背后,在他们爱情故事的背后,还有与皇室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我并不愿意去深究,我只想肤浅地去品味他们爱情之中的酸甜苦辣,品味这名著的表象。

最好是宝黛,最好是红楼,最好是名著!

【篇四:书,我的挚友】

小时候,我有童话书陪伴我就足够了。在梦幻世界中,我可以成为美丽的白雪公主,可以成为悲惨的灰姑娘……是它们让我可以无尽的发挥想象,创造一个属于我的世界。在那里可以用魔法给我一辆南瓜车,给我四个车夫,给我一件美丽的舞裙,给我一双红舞鞋,给我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给我无数的欢笑,给我一个骑着白马飞驰而来的王子……就像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光品尝一口,就可以让人回味无穷。

等我长大了,令我流连忘返的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却又是最让我痴迷的一本。一段从石头开始的故事,又是以一段最悲惨的情节来结束的故事。“冷冷清风黛玉泪,凄凄迷梦宝玉情”,这段千古流传的情缘,终了结在那一晚。一切只因王熙凤的一句话,几个字,一件偷梁换柱的主意,就让宝玉在迷迷糊糊地与宝钗成婚,让黛玉在泪中离世。且不说宝钗的“终身误”,黛玉的含泪而死,可谁又能遗忘黛玉那“枉凝眉”,宝玉且又能在“无事忙”中看破红尘,实现当初与黛玉之间的诺言。敢问,谁能不为宝黛的这段感情而叹息?谁又能不为这家族兴衰,人事情感而反复咀嚼?

书,我的挚友,在我失落时,给予我慰藉;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方向;在我高兴时,与我分享喜悦。有此挚友相伴,此生何求?

【篇五:悲剧——《红楼梦》读后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它不仅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还大胆地语言了封建统治的未来。

作者曹雪芹笔下那“富贵不知乐业,贫贱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第一无能,古今不肖无双。”的反叛逆子、混世魔王贾宝玉就是那封建统治下的牺牲品。那“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颦儿林妹妹亦是如此。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是金玉良缘。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对待宝玉的叛逆,那情投意合的林妹妹姿势十分支持,而那相比显得格格不入的薛宝钗却是苦苦相劝。本就这,宝黛的结合应是最美的结局。而现实却并没有童话般的美好。面对家人的规劝,天意的指令和内心的挣扎,只逼得宝玉皈依佛门,黛玉完成“绛珠仙草”的诺言场面于世。

而随后,四大家族纷纷衰落。再回头看看,曾经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繁华景象也只能成为传说了。

宝黛的悲剧,十二钗的悲剧,四大家的悲剧,无不叫人叹息。封建社会玷污了他们的真善美,迫使红颜不得不薄命,可悲可叹,呜呼。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捉摸不透的《红楼梦》,让人为之叹息的凄美爱情,真的是“一把辛酸泪”啊。

希望它可以冲刷人们心头的尘埃,洗涤世俗的恶浊,唤醒人们的真善美。望“一把辛酸泪”能“解其中味”。

虽然他们留有遗憾,但我仍祝福他们。祝福“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做一对比翼鸟,双宿双飞照耀人间。

【篇六:我生活在什么之中】

我生活在红楼之中

看海棠社群英对诗,观大观园众艳争芳。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却总沉浸在《红楼梦》的繁华与沧桑之中,无法自拔。书中人物的一颦一笑,仿佛都能牵动我的心弦。我生活在《红楼》之中。

三年级初看《红楼梦》,自然是沉浸在宝黛的恋情之中去了,当时看的是高鄂的续本,于是心中便极恨起高鄂来,怨他不给宝黛一个完美的结局。再看《红楼》,便赌气,不看高鄂续写的。但是后来再看,我的意见却慢慢的变化了,《红楼》虚实交替,所有人物的结局早在第五回就有了定局,就像是设了编码,其程序岂是改得了的。高鄂只是写出自己对红楼梦的一种猜想而已,小说本身就无对错之分,何必如此斤斤计较?虽然再次看《红楼梦》依旧不会去看高鄂的续写。但是原因却大大的改变了。看淡了《红楼梦》的情节,却无法了断与《红楼梦》的情结。在对《红楼梦》熱愛心的驱使下,我开始关注《红楼梦》诗词语言。不得不赞叹曹公的语言,千变万化中凸显出了他语言功底的深厚,并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他可以写出林黛玉般清新脱俗的诗句,却也写得出凤姐儿颇有趣味的叫骂与泼辣,还能写出刘姥姥乡巴佬般的语句,字句之中见功夫。我对《红楼梦》越来越感兴趣,单是原著就来来回回翻了七遍,各种续写也是看了许多,还抽空看了许多书评赏析。《红楼梦》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大,我越陷越深,以至于望见落花即伤感,听闻古琴及失神。

国庆去仙居的山间游荡,正值中秋,晚上,圆月当空,门前江水寂静,仿佛一方水塘,山间的夜很黑,只有月光在黑夜之中撒下一些柔和的光,微风拂过山林,使树叶沙沙作响,水边几只麻雀被风所惊,一下子飞远了。独自坐在山顶的亭子里,瞭望空明江水,倒也自在悠闲,夜有些深了,神情便有些恍惚起来,仿佛竟不知身处何处。恍惚间两个淡淡的背影映入眼帘,他们好像一直在这里罢?只见两女子扶拦远望,相对无语。流水潺潺,倒是周围越发寂静,突然一个柔和清妙的声音响起“寒塘渡鹤影”,听到这声音,我一个激灵清醒过来,眨眨双眼,哪有人影?只听得一流水潺潺,应和着一个清妙柔和的余音。

这样的幻想或说幻觉是时常发生的。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变化是极大的,出口即《红楼》诗早已是常态,同时我也慢慢对人生,对命运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红楼梦仿佛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我也成为了他的一部分。我在红楼中留恋着,留恋着,不愿回来……

【篇七:为痴者狂】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是甚多不满的。

看完《红楼梦》的时候,我似乎还沉浸在黛玉死前的悲愤中,我似乎看到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被自己的固执逼得无路可退,我似乎还看到宝玉痴傻的模样,欣喜的娶他心中的“黛玉”。

黛玉死后我就开始怀疑贾母是不是真的疼爱过黛玉和宝玉,贾母面对两个自己疼爱的孩子怎么忍心这样拆散他们,难道仅仅因为黛玉不是一个适合做主母的人吗?我常常会假设如果黛玉和宝玉私奔了,那么他们的结局是不是就圆满了。可是仔细想了想后,如果他们真的私奔了,那么以后的生活怎么办?

是由从小娇生惯养的宝玉去干活来支撑家庭还是体弱多病的病美人黛玉呢?而且在那个封建的年代里私奔是不被世人认同的,那么反对他们在一起的就不只是贾母了。而是封建制度下深受毒害的人民百姓,所以贾母所为也有了不得已的理由了。

我虽然惋惜黛玉宝玉的爱情,却也深深的同情着宝钗,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子,顶着黛玉的名嫁给宝玉,委屈了自己也委屈了爱情,可悲的是宝玉心中仍然只有黛玉,最后宝玉还出家了,这个可怜的人儿最终也未得幸福。

凤姐的结局也是不甚悲惨,一个从来就眼高过天习惯高高在上的人,最后也落得无处安身的下场,但她对巧儿的爱却让我深深地感动,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即使是凤姐这样心狠手辣的人,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疼爱温柔的。其实说来凤姐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当一个女强人,太过软弱只会让别人难以信服,所以只能逼得自己心狠手辣一点,所以别人都敬她怕她却不喜欢她。相信她很多时候都是孤独的尽管她什么都有,这大概就是高处不胜寒吧。

在《红楼梦》里我们看见一个家族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国家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写出了一个大家族在封建时期的状况。用贾府人的经历叙述了贵族人的身不由己和內弱外强的假象。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揭露当时的社会制度的黑暗,人人为家族谋取利益而牺牲自己,宝黛就是最好的例子,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在权利金钱的利诱下违背道德违背良心。

对于宝黛的故事我也不知道再该说些什么,大概他们的故事就是大观园里的一场红楼梦吧。

【篇八:红楼空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題记

回首“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的高潮,到头来“树倒猢狲散”的景况……虽则最后家道重兴,到底教“门庭依旧,面目全非”的荣国府如何再续这一场华美至极的荒唐。不能了,只因那一群主宰灵魂的女人早已香消玉陨。

大观园的女人,荣国府的女人,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修得了怎样的正果?林黛玉的为情而死,薛宝钗的孤寂终生,王熙凤的含恨长辞,贾惜春的青灯黄卷……我所领略过的最完美,最彻底的悲剧!仅仅是女人的悲剧吗?还是整个时代,整个历史,整个人类的悲剧!折射的又是谁的思想?

阅毕,竟无言以对,没了想法。欲哭无泪,实感空虚,好似被人将魂儿掏了去。曹雪芹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写出此千古绝唱“还泪”之说,引出此风流孽帐。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梦断红楼,泪洒黄泉。曲尽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谁逃出这宿命的安排?纵是一场空梦罢了。

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没有曹雪芹史诗一般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哪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让她别了宝玉,如此甚好。

非我生来残忍嗜好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柔弱的生于封建时代的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亦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是幸福的。

宝黛二人都是干净浪漫的,他们不该相遇,只因生活不适合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

宝黛浪漫的悲剧感染人心,然而,宝钗却是我最喜欢却又最为之扼腕叹息的。

不是么,颦儿起码能在生命中最美的时候停留,无数的人替她惋惜痛心。然,宝钗呢,委曲求全、虚怀若谷、郁郁不得志的宝钗呢,终归是落得个空名分,困于深园中小心翼翼地老去罢了。颦儿是悲壮的茶花,而宝钗却是可悲的蔷薇。一个灿烂地凋谢,一个无奈地用坚韧的枝蔓依附于墙。

表面上她也许是最完美的,但她并不快乐,出卖了自己的心,自己的灵魂,毫无完美可言了。也许是家境关系,家有薛蟠这酒囊饭袋,虽有薛蝌,可毕竟不是亲哥哥。她可能想忍得一时,时机成熟后,便可寻回自己,可到时到何处寻回自己?即使她身为强者,懂得隐藏,可她终不是最后的赢家。

常听人讨论,是宝钗抑或黛玉凄惨?纵观全文,细细评之,回味痴梦,这个问题已不重要了。

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前灯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一片白茫茫真干净。又抑或这是最好的结局?

【篇九:等梦来】

我慢步走过这漫长却短暂的十几个年头,默默等待着这个世界给予我的三场梦。

在懵懂稚嫩的时候,我邂逅了童话。

童话是一场最纯真的梦。梦境里的我成天拿着各种各样的精美糖果,还不懂得什么是忧愁,什么是烦恼,每一天都沉浸在童话无边的梦里。蹦跳而过的梦里回荡着海螺姑娘悠扬动听的歌声;飞扬着到世界各地去探索、去漂泊的白色的蒲公英;躲藏着不够强大、心思却无比善良的小动物们。在童话的梦里到处是翩翩起舞的蝴蝶,到处是芳香扑鼻的花朵,到处是和我一样在梦里快乐嬉笑的孩童们。

那时的我爱极了这场纯真的梦,我渴望着永远停留在美梦里,我想得到这个童话梦。

到了长大一些后,我在梦的彼岸邂逅了寓言。

寓言是一场最理智的梦。步入这场梦的我已经背上了书包走进校园,开始逐渐明白这个世界并不是我昔日幻想的童话,渴望去了解一些以前不懂的知识。在这场梦里没有岩石上的美人鱼,却开始出现了在等级不同中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生活中保持着正确的心态,不过分乐观亦不过度悲伤。在困境中他们毫不埋怨地坚持,直至渡过难关;在顺利时他们安分地做好本分工作,教导予我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我在这个世界里最需学会的道理。

我很享受这个蕴含着道理的梦,我从此萌发出了一种念头,我想要去寻找这个寓言梦。

又过了几度春秋,我在文学的海洋里邂逅了小说名著。

小说是一场最震撼的梦。此时的我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段不长亦不短的童稚岁月,开始站在了青春这个崭新的、美好的位置。学习闲暇之余我爱上了小说。在这场浩瀚无边的梦里我感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跨越死亡的爱情;叹息于葛朗台的吝啬及欧也妮的无望等待;激动兴奋于三国之间的纷乱兵斗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沉浸于金陵城中四大家族的细碎片段,在宝黛的凄美爱情中轻叹着“终是红楼一场梦”。

在这场梦里我才真正明白了文字震慑人心的力量,我不再期盼得到,我更希望自己能创造一个小说梦。

伴随着成长我经历了三个梦,但我不愿只是沉浸,我要给我的未来创造一场文字梦,然后等待着它的到来。

【篇十:文学的诱惑】

我一直苦苦思索着我心中的文学,我一直孜孜追求着我梦中的文学。

——题记

她像可口的食物吸引着我,填满我空虚的心灵;她像苦涩的良药,医治我受伤的内心;她像金色的钥匙,打开我智慧的大门。她启迪我的心灵,开拓我的视眼,丰富我的生活。

当别人沉迷于吃喝享乐时,我却沉醉在她的怀抱。她时而带给我欢歌笑语,时而让我泪眼婆娑,又时而令我拍案称绝。因为她的出现,我的生活色彩缤纷,因为她的存在,我的日子趣味横生。

与她相识起源于儿时对《西游记》的好奇,她让我去领略悟空的机智勇敢,也让我去慨叹三藏的懦弱胆小,又让我笑看八戒的贪吃懒惰,还让我欣赏沙僧的忠诚朴质。至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她,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昨天为宝黛的爱情潸然泪下,今天又会为桃园兄弟的情谊大加赞赏,明天又不知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总之,她每天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情感,让我天天都在新鲜惊奇中度过。

她,打开了我的心扉,唤醒了我每一颗沉睡的细胞,让我学会用心看世界,懂得思考,知道取舍。

“那几个月里,我只能用双手去在书本上摸索着,只能靠感觉去触摸到那些凹凸不平的字体,所有人都觉得上帝对我太不公平,我却认为,上帝对我已经够恩赐了,我的生命就是他给的最大的恩赐。”当她把这段话展现在我面前时,我深深震撼了,也让我知道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该怎样走过,她教会我笑对生活,让我懂得感恩。

她是我生命中的精神支柱,有她的陪伴,我就如同在阳光下漫步,有她的陪伴,我又好似置身于鸟语花香,有她的陪伴,我仿佛徜徉在人间天堂。我想,我的一生都会与她不离不弃,我坚信!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