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人相关作文

【篇一:爱校如家】

家,安顿我们的身心,抚慰我们的心灵,寄托我们的灵魂,是避风的港湾,是温暖的归宿。学校亦是如此,亦是几千百人的家。

孙中山曾阐述过:“学校者,文明进化之泉源也。”文明与不文明是相对的,却又互相渗透。在学校,我们随处可以看见地上被丢弃的垃圾,也会看见部分同学弯下腰捡起来,并将它们放置于属于它们自己的“家”。近日,我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建设和谐家园》活动,拒绝白色垃圾入校,但仍有些同学则用自己的饭盒打包……

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映了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一叶飘零而知春,一枝勃发而见春,细节中往往折射出大千世界。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文明意识,举手投足之间绽放个人的修养和美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处不美,何以美校园?

学校为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为我们撑起一片灿烂的蓝天,使我们可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亦可“宁静致远,埋头苦读。”作为学生的我们,学习是我们的天职。我们要好好学习,装入代表力量的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学校,为校增添光彩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使命。

我是一中人,我爱一中,因为它塑造我的人格;我是一中人,我爱一中,因为它授予我知识;我是一中人,我爱一中,因为它为我梦想铺路。我爱一中,因为我是一中人。

爱校应是每位同学从内心发出真诚的感悟,并将这些感悟体现在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中。在校内,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树立集体荣誉感;在校外,规范自身行为,认识到自己的每一言行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

打造美丽之家,营造美丽之园,无需高谈阔论,无需大张旗鼓,只需你我之间亲力而为,亲身而行。爱校如家,绽放一份文明,凸显一种人格,留下一方净土,奉献一份爱,传播满园和谐。

学校如家,我爱我家。

【篇二:感谢你一路的陪伴】

一中,我的母校。她正陪伴着我走在青春的路上。真正的陪伴,经得起平淡也经得起风雨。转眼间,我已经成为一名初二的学生了,一路走来,几多风雨,几经坎坷,是你陪我一同走过。在这里千言万语都汇成一句话:感谢你的陪伴。

向往

那是好久之前,那时的我还很小,随着妈妈来到一中,望着那威武的大门,灰色的大理石上镌刻着红色的大字:“和静县第一中学”在落日的余晖中,我矮小的身影拉了好长,这几个大字如梦如幻。后来,在每一个日日夜夜里,在每一个平静如水的日子里,这轮落日成了我对一中最美好的憧憬与向往,成了我心中美丽的化身……“叮-咚-”放学的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只见一群群学生走了出来。只见他们衣着红色的校服,每一个人都精神抖擞,落落大方。那时的我感到一中那么有魔力,那么神秘,竟可以让我魂牵梦萦,心里暗暗立誓要成为她的一员。

初见

很快,我如愿以偿,在去年9月份考入了一中,这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坐在七五班的教室里,心里十分惬意,可以好好认识一下“她”了,从窗外看去几朵软绵绵的白云卧在蔚蓝的天上,躬行楼前的五星红旗迎着清风飘动,望着教室里一中的莘莘学子们,正在奋发图强。足球场上,男生们正在快乐的玩耍,那一个个矫健的声影,张扬着青春的活力。不远处几个女生席地而坐,谈论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不时吹来醉人的风,让人陶醉……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放学时我又一次站在校门口,看着镌刻着红色的大字:“和静县第一中学”,我的心又一次震撼了,与上次不同,我这次是穿着一中的校服,这使我感到自豪,因为在我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学校,红色的校服下,隐藏不住一中人赤诚的心,那是可以度过了60年的磨砺,一颗自强不息的心!

自豪

两个月前我们代表一中去参加县上组织的融情操比赛,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老师们召集了百人组成了方队。天天重复的训练,枯燥的动作,头上顶着烈阳,心里有不少的怨言。没有一丝风吹过,任由脸上的汗珠任性的流淌,红色的校服好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当我坐在去比赛的车上,望着两边的风景从窗边划过,有一种心情,又自豪,又紧张。这次的比赛,我们的集体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一中代表队,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一中人!一天天的厌倦,疲惫,好像在这兴奋和自豪的心情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比赛时我十分紧张,生怕拉团队的后腿,显然这是不存在的。在评委与观众们认可的眼神中,我可以感到他们对我们这些一中学子的敬佩,无论身在哪里,我们都是亮眼的红色!那一片片红色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学校——他的学子无论走到何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骄傲的说:“我是一中人!”

承蒙时光不弃,感谢我能与你们相遇,在这美丽的年纪,在这美好的地方——操场上400米的跑道,阳光婆娑的教室,伴着欢声笑语的校门,一切的一切都让我爱恋。一中的未来是无限的,她一定会孕育出更多的人才。一中感谢你,一路的陪伴,天长地久有尽时,但我愿陪伴着你度过无数的生日,在你60岁生日到来之际,我想对你说:“来日方长,我心又随你跳。”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