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梦想,起源于路上……】
梦想,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词汇。梦想的含义,即为有梦,才能敢想!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处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梦想的身影。梦想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它如同黑暗中的前进推力,将人们推向胜利的彼岸;它也像那航行中的顺风,将人们在向成功的希望……
梦想源自生活。记得有这样一位作家,他曾这样说过。有一次,一个知名的记者问日本的一位作家:“你为什么能坚持写作这么长时间而丝毫不感到疲倦呢?”这位国家说了这样一席话:“因为我的成功秘诀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很大的梦想,在我小的时候,就是变成一个全世界都闻名的作家,但是后来发现,这个梦想有些太空洞,太飘渺了,也有点不符合实际。所以我后来把它分化成了许许多多个小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有它不同的追求。结果我一直行走在路上,一直逐步无限接近的靠近成功,从而实现了我的志向,当上了一名作家!”是的,我们不需要有太大的目标,只需要有每个小小的理想,只要一直行走在路上,就可以看见光明的曙光!
对于国家来说,梦想,也是同样重要的。回首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不禁令人赞叹,令人敬佩,但是我们国家之树为什么能这么日新月异呢?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道理也是相同于个人的——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古以来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巨龙的腾飞!缩小到每个人民群众,大到国家领导,都在齐心协力,共同将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使国家蒸蒸日上,国家经济也如同千里马一般一跃千里!所以,我们的梦想一直也行走在路上,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永古不变的话题!
只要行走在路上,梦想就会照耀你希望的前程,同学们,都行走在梦想的路上吧!
【篇二:成长的烦恼】
光着脚丫遍地疯跑的幼年已经逝去,背着父母亲偷偷狂翻漫画的童年已经逝去,迎来的是紧张的初中生活,同时,我的烦恼也悄然爬上了心头。
让我发愁的语文
语文真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我学习起来本来就感觉费劲。母亲又是语文老师,她整天地在我耳根边说呀说呀,讲呀讲呀,听得我头都大了。不必说那难背的诗句(从小我就极不爱背诵),也不必说那难懂的文言文,单是每周一篇的作文,我就无力“抵抗”了。每次写作文时,我就好比那趴在窗户上的蚊蝇——前途光明,出路全无。每到星期五放学回到家,我便低声叹息,暗无天日。有人说,绞尽脑汁,全力以赴便可成功,我把脑汁绞尽了,力气用完了,却依然写不出来,真是“学习烧不尽,烦恼吹又生”!
让我头疼的政治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尚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她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我在底下叫苦连天;他在台上讲得神采飞扬,我在底下愁眉苦脸;她在台上讲得手舞足蹈,我在底下摇头叹息。政治太空洞,文字又那么多,对于一向对文字不感冒的我,简直救生衣雾里看花,感觉糊涂又无趣。有的时候,她会问:“同学们,听懂了吗?”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回答:“听懂了。”可心中那许多疑惑却依旧悬而未决。我的两眼发直,再看看其他同学,有的也是呆若木鸡。哎,头疼呀!
步入初中,烦恼真的是越来越多,叹息声也一声接一声。但生活的船却不会因我们的叹息而停息,所以烦恼再多,我们也要去化解,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直到它抵达心中的岸。
【篇三:记忆深处的触动】
提笔时犹豫了许久,一直在“感动”和“触动”间徘徊。“感动”似乎太空洞,而“触动”则犹如蜻蜓点水般,大珠小珠落玉盘丝丝入扣。也就是因为这么一下,留下的印记太深刻。——题记
滚滚长江历经九转曲折终将汇入东海,丛林深处涓涓细流盘岩折服终将融入河流,世间万物周而复始,如同人一样所有的动作、神态皆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每天见证人来人往的车站,终于在晚上释放出它悠闲的一面。
迎面走来一对民工夫妇,步履蹒跚,背着行囊,隐约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的锅碗瓢盆,这似乎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放下行李后反复拨弄着手里的车票后许久就是不能出站,隔着玻璃工作人员J还是能发现时光荏苒,时间盘符这年轮前进,历经苍伤的脸早已被岁月雕磨的菱角分明,看着过期票后说,补12块钱,2个人一起24元,谢谢!出于好奇便随口问了句,从哪边过来的啊。好不容易听懂了夹杂着乡音三个字的火车站,便心想他们怎么不抗议呢?要补这么多钱,女的拉着丈夫的手说他们得去工地,一大早就到南京了,在地铁里来来回回折腾了一天了,才到这里。听到这里,J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这点钱也许都不够买上一杯咖啡,但是对于他们来讲,可能就是一天的饭钱,说着他们便出了闸机。男的便拉着妻子又往进站方向走,J楞了一下,便问你们要去哪里,听了半天听出了一个叫lanwan的地方,还说坐XX路公交可以到。可是半夜这个点哪有什么公交车,更没有人过来接,说完无奈的摇着头出站。
望着远去的2个人相扶的背影,历经沧桑的人儿看着是多么的令人心疼。更不知他们这个点会怎么办,该怎么去工地。想到这里便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情绪。第一次上岗的感觉触碰了脆弱的内心,似音符虽已离开琴弦但足以余音绕梁,如风华散尽留下子规的哀啼。固定枯燥的制度本就只该是人们生活最基本的法则而不是制约人与人之间淳朴情感的借口,面对繁琐的约束,我们何时才能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与理解。
一个普通的故事,平凡的岗位,所带来的触动早已影响了今后的生活,也足以给我们平时的冷漠留下反思。
【篇四:对话】
走在小区楼下的花园中,树木青青,流水潺潺。忽得一阵乐音入耳,循声而望,竟是老爷的一位老友王爷爷。
走上前去打量着这位老人。他身穿中山服,脚蹬布鞋,头发花白,有些驼背,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木质的二胡,轻闭着眼。摇头晃脑。
回味着刚刚的曲子,猛的发觉不太对劲儿,他的节拍没有压准。这让已有几年古筝基础,并对音乐严格要求的我恼怒自己刚刚的享受。似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又或是因为对方是熟人,我打断了他。“王爷爷好!”“你好!”他轻轻点了点头,左手还在抚弄着琴弦,似是还在回味。“您刚刚拉琴特别好听,但拍子是不是没合准啊?”我挠了挠头,轻声说。老人抬眼,示意听到了。紧接着又拉了一遍刚刚的《二泉映月》。这回,拍子合上了,但却再没有让我有刚刚沉浸其中的享受。
曲终,老人见我皱起的眉愁,轻轻的笑笑,拍了拍身旁的石阶,示意我坐在他的身旁。“小姚,学音乐有几年了吧!”“嗯”我轻点着低下的头,“那你说说刚刚的两首曲子的不同”,他歪着头,循循善诱地说道。“第一遍比第二遍好听”,我一咬牙承认了心里话。“对吗,你也感受到了吧,演奏不一定那么死板,可以做些小调整。演奏时,也不要过多的在意技巧,而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体会曲作家想要表达的内涵。这样才能真正的享受音乐,你说,对吗?!”老人依旧歪着头,依旧满脸笑意,但却能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严肃,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再次演奏了起来。
他的话,犹如一场地震,颠覆了我心中原本的认识。注视着身旁的老人,夕阳的余晖轻轻洒在他的头顶,肩膀。身后清澈的池水映着绿色的柳条柔柔垂下的倒影,伴着轻风,柳叶沙沙作响。好似在与老人合奏。爷爷的白色中山服也不时被吹起一角。这样看,比起在琴房一遍遍死抠节奏的我,爷爷倒越发像个隐居的二胡高手。
猛然想起以前的一次比赛,本来信心满满的我得到的评语却是“太死板,太空洞,完全无法欣赏”。那时我还愤愤不平了许多,但现在想来,想必那位给我评语的大师也同王爷爷是一个想法吧。
音乐是这样,生活的其它方面也同样如此,许多人在做事时根本不记得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只是一味的追求华丽的技术,表面,这样的人终究是不会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到最后的。
我没有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因为身边的乐声已终,老人向我道别离开。
一场对话,让我久久回味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