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团相关作文

【篇一:为了心中的悠长戏腔】

古树旁,庙寺前,戏台上,老人低垂眼帘,于绛红幕布后,怀抱琵琶清浅吟唱,葱白水袖里,那双早已不再细腻的手轻拢慢捻抹着丝弦,执守一方净土。

老人年轻时,曾是民间剧团里最红的旦儿,舞台上那耀眼的光芒,堪比天上的明星。最美的时候,莫过于她身着白绫袄,手执一方丝绸帕,哀唱着江梅妃因贵妃的撒泼陷害时的无奈,唱腔委婉细腻,字句华丽婉约,带着一股特有闽南风味,那对宛若黑珍珠般的眼,似能勾人心魄。她像一朵怒放的虞美人,殷红的花瓣似天边燃烧的霞,有着极美的韵致。

那时候,彩电还未盛行,村里人经过一日劳作之后的消遣,莫过于到那个破旧的小戏台下听她高唱一段《大唐梅妃》,羊角灯中,松脂木片燃烧时所发出的橘红色的光,照亮了乡里人朴素的脸,温暖了乡里人真挚的心。

小村虽很贫穷,却很温暖。

奈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古树的叶落了,虞美人的花谢了,美人的发也白了。老人已无力饰演旦角,只得脱下那身丝织白绫袄,告别戏台,于绛红幕布后,为台上的新人拉奏琵琶。

又是一年初春,奶奶携我去戏台看戏。

戏台早已冷清,拐角,村中高楼拔地而起。方正的手机屏幕似有魔力般,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勾走了人们的魂魄,。

小村虽很繁华,却很寒冷。

不远处,老人静坐于戏台上,抚摸着身旁那件洗得发白的白绫袄。走近询问,这儿,是否还唱戏?老人本呆滞着,微微下陷的眼窝里,那双已有些许黯淡的眼眸,似被我们的话语点亮,像满天星辰,我不解。“剧团走了,你们是想听戏么?可以让我唱一段吗?”对上老人炽热的目光,我答允了她的请求。

老人身着白绫袄,那瘦小的身躯,已撑不起这华丽的戏服,显得空荡。她手执一方丝绸帕,缓步走上戏台,不疾不徐,像踩着一段舒缓有致的曲子。她的嗓音已不如当年的圆润,带着岁月的沧桑,锦瑟年华,一段戏曲,缠绵又哀怨,诉尽前世今生,唱响心扉。老人唱完后屈膝致谢时,她眼眶湿润。泪,落在了白绫袄上。

那一刻,我才知道,那漫天星辰,是她对戏台的眷恋,是她于灯红酒绿的喧嚣世界里,矢志不渝的信仰。她爱这片戏台;她舍不得这片戏台!

老人起身,摸索着那些破旧的砖瓦,眺望远方被灯光点亮的半片天,对那萧索的观众席深深地叹了口气,眸子中的火光又黯淡了些许,随着老人的叹息,化作天上的白云,飘向远方。

【篇二:孝义碗碗腔】

孝义三绝:皮影、木偶、碗碗腔。我对皮影木偶还比较了解,欣赏过多次,好玩又好看。但对碗碗腔还真不太了解,只略知一二。因为碗碗腔属于戏曲一种,我不喜欢看戏。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我们孝义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年俗文化节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孝义的年俗文化节年年搞得红红火火,地秧歌、碗碗腔、皮影木偶,轮番上阵,以“孝·义”为主题的字画、剪纸、花馍……让人久尝不厌。正月初四,爸爸忙里偷闲,带我去崇义园品年味。一进崇义园就听到唱戏的声音,顺着戏音,我们来到崇义园北门处。只见小广场上,人山人海,中老年人居多。这时我听到台上正唱着:到如今日寇来烧杀掠抢,亲眼见你爹爹被捕进牢房……真好听。我好奇而兴奋地拉着爸爸挤进人群,走到台下。天气虽然冷,但我足足看了有半个小时。爸爸说这就是碗碗腔,但我问爸爸碗碗腔有什么特点时,爸爸也只知道点皮毛。我心里多少有些失望。

正月初七,爸爸托朋友介绍,见到了碗碗腔剧团的杨师傅,杨师傅详细给我们讲解了碗碗腔的来历和特点。

碗碗腔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因为在演唱过程中,全程都有一个“碗碗”状的铜铃来伴奏,所以叫“碗碗腔"。据说碗碗腔是由陕西艺人在清末传入山西,分为两路。一路流行于晋南曲沃一带,一路流行于晋中孝义一带。后来各路又分别演变成了当地独有的唱腔。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孝义碗碗腔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义碗碗腔剧团上演过《红灯记》、《夺印》、《沙家浜》等传统样板戏,还有后来的《柳树坪》、《三上桃峰》和"风流三部曲”。其中主演张建琴就是凭借《风流婆媳》、《风流姐妹》、《风流父子》这三部戏获得了中国第十六届戏曲“梅花奖”的美誉。孝义碗碗腔有四大独特:唱腔独特,板式独特,伴奏独特,动作表演独特……我介绍的不太全面,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碗碗腔,建议去孝义碗碗腔剧团走一遭。

真希望孝义碗碗腔,能走出山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享受到孝义碗碗腔艺术的熏陶。

【篇三:趣味粤剧】

这个世界过于浮躁,意味著要探寻生活与情感的文化趣味。

趣味粤剧,源于我婶婶。婶婶是粤剧团的演员,我从小就接触粤剧,喜爱听红线女的《荔枝颂》,渐渐地喜欢上粤剧,也因如此,我与粤剧文化便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愫。我喜欢粤剧,喜欢舞台上的主演,喜欢花旦她那唱腔柔媚婉约、委婉动听,俏丽多姿,那一举一动,一指一看的节奏让我如痴如醉;粤剧,就像一股活源清泉,滋润了我那幼小的心灵。

我幻想终有一天可以站上那个大舞台,穿起那长袍马褂,化好浓妆,台下满座的观众,只等待锣锵的奏乐,踏出那一步,仿佛这样,不只是为了一次的演出,而是在心里面完成一个心愿。

每逢假期,我都会随著婶婶到剧团,每出演前,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生怕错失每一出戏;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人们都在对将开场的哪出戏议论纷纷;搭台边上攀爬站立著的是一群顽童。那锣锵就咚咚锵锵地试音闹台,貌似这半边天都要给闹翻了。一演出,我在后台津津有味地观赏婶婶主演的《窦娥冤》。演到精彩处,场内喝彩声不断,最精彩的要数《窦娥冤》的“六月飞雪”,戏剧化地凸显她的冤屈,每每精彩片段压制不住我那兴奋不已的情绪。有时,我也会学著咿咿呀呀地哼出几句,打著乱七八糟的手势,甩著潇洒的步姿,演著自己心仪的角色。剧团里的阿姨们都笑称,乐似“小花旦”。顿时觉得全身热血往上涌,烧红了脸,但又自我感觉有几分神似,同时有几分自豪感油然而生。说实在的,学习的过程并不简单,单是婶婶教的扎马步,简式筋斗都练得筋疲力尽,练一个撑姿势翻筋斗会把手臂磨破,膝盖摔破,惹得那些剧团里的阿姨们都笑破肚皮,有时练唱功练得沙哑以至说不出话来。我还是坚持地撑过来。儘管练得不够好,被阿姨们取笑当成乐趣。可是粤剧文化给我带来无穷的遐想,也给剧团的阿姨们增添无穷的乐趣。

粤剧文化,相对现代许多人来说可能很陌生,随著时代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文化生活层面悄然改变,媒体节目满目琳琅,但我依然喜欢讲究文化内涵的粤剧风采。喜欢跟著婶婶排演,然后躲在后台反复练习著那一招一式。开演了,场子都满了!幕布放了,只说就要出场了。每每台上的锣锵咚咚响起。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麽不说最前边的立著,观众四边拉扯著向里面挤,里边的向週边叫著喊著,有的拼得面红耳赤挤将出来,全场一个闹腾腾。心中涌现满怀激情。

粤剧的激情,学著委婉动人的唱腔,优美颱风,俏丽多姿的身段舞动著趣味。有时候,有些人的角色影响著我,对喜剧的人物是娇憨俏丽,悲剧人物则是妻楚哀怨,沧桑悲凉,震撼人心,与婉转妩媚的唱腔相互辉映,格外流利甜美。

我为美好的事物停留著自己的感情,粤剧的唱腔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刻画入微,它们的光辉来自我成长的亮色,它蕴藏著那年少朴素的趣味,曾几何时,让我想起那个不为人知的梦想,我想传承粤剧文化,期望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成就一翻事业。喜欢舞动著身段演绎对世界的浮躁嚣喧,喜欢挥动衣袖献出精彩的一幕,偶尔为自己停留对粤剧的喜爱,歎息著岁月节奏的流逝……

粤趣,不光可以用文字来摆弄,还可以回忆当年风采,一直都喜爱粤剧文化的我。回眸,时间流失文化,空荡荡的,除了轻吟、沉诉……只剩下回忆。

有一个女孩,她喜欢粤趣,她为粤趣停留美妙的情感,遐想著喜欢由平淡到绚丽的过程。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