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家的新鲜事】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低头族”似乎已经成为时尚一族。但如果你看到一个头发斑白的老爷爷,戴着老花镜,乐呵呵玩着智能机,你是否会觉得很新鲜呢?
前一阵,爸爸帮外公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外公之前一直推辞不收:“年轻人一天到晚捧个手机,我们年纪大了,不会经常玩,也不一定会用。”“没事儿,不会用我们可以教你。”在一旁的我十分愉快地包下了这门差事。
但真正想要把外公教会,也不是易事。第一次用手机的外公好像显得有些有些不知所措,一只手紧紧握住手机,好像怕它随时从手里滑落。先从最基本的接电话开始吧,“来电话时,用手轻轻划屏幕,滑向绿色是接通,滑向红色是挂断。”“在屏幕上划?”只用过老年机的外公好像觉得这不可思议。“对,没错,就是划屏幕。”外公慢慢吞吞又十分笨拙地在屏幕上滑了一下。可是屏幕没有任何反应。外公这下还怪起我了:“我就说这样子不行,划屏幕怎么能行呢?”我拿过手机,轻轻一划,电话就接通了。外公惊奇地看着我,要求再试试。
渐渐地,外公对手机的操作越来越熟练了,整天戴着他的老花镜左拨右划,看新闻、斗地主经常玩得不亦乐乎。但是手机在他的手上经常会有些“不听话”,会出现一些令人笑掉大牙的情况。手机主页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的常用软件,在外公的操作下总是到处乱跑,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见了。这也总是让我感到很是无奈。
这一天,外公突然问我,微信该怎么用。“那还不简单,让我来教教你吧!”我接过手机说。首先我给外公注册了一个微信号,然后加我的微信。接下来我又教他怎样添加好友,怎样发送语音信息,怎样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怎样点赞等等。我教得认真,爷爷学得来劲儿,还不断地重复练习,哪儿不会,还赶紧问我。
经过我的耐心指导和几天的练习,爷爷终于学会使用微信了。这不,爷爷把他训练小狗跳舞的视频发到了他的朋友圈,获得了他微信好友们的点赞。爷爷看到后,乐得脸上开了花。
时代正在不断地前进,人们的生活也在不断进步,老年人玩智能手机或许将不再是新鲜事。
【篇二:爷爷进城记】
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可他从来没走出过大山。在农村,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勤勤垦垦。现在年纪大了,爸爸想要把他接到厦门安度晚年。爷爷开始不乐意,说舍不得那几亩肥沃的田地。经过爸爸三番五次的思想工作,爷爷终于答应了。
爷爷来到厦门第一天,正好是周末,我们一家人带着爷爷去岛内逛商场,刚上公交车,人潮拥挤的车厢就把爷爷吓住了。不过很快有热心的乘客让位给爷爷,他再三推辞,可还是被乘客“按在”了爱心座位上,爷爷第一次被人当贵宾一样对待有点局促不安。下了车,爷爷小声嘀咕道:“城里人真奇怪,我在农村可以挑起一百多斤的米,何需硬要让座给我呢?”爸爸忍不住笑道:“城里人文明,给老人让座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第二天,爸爸出去取货,叫爷爷看一会儿店,这时一位年轻人来买饮料,到了收银台,拿起手机付了钱就转身离去,爷爷赶忙追上去,抓住年轻人问道:“你的钱还没有给呢?”年轻人不解地问:“已经扫二维码了呀!”爷爷和年轻人又回了店,在二维码那里摸来摸去,说:“没有呀!”正当年轻人解释不清时,爸爸骑着自行车回来了,爷爷说:“城里人真坏,竟然不付钱就想溜!”爸爸一边向年轻人道歉,一边和爷爷解释:“现在手机可以付钱,钱直接到了我的手机里。”爷爷这时才放了年轻人,年轻人又用手机“嘀”一下,店门口的自行车就被他骑走了,爷爷再一次追上去,着急喊道:“为什么骑走我们家的自行车?”爸爸赶紧解围:“这是共享单车,只要扫码就可以骑走了。”爷爷一脸茫然:“什么共享单车?什么扫码?”从没听过的名词让爷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爷爷进城几天虽然出了几件糗事,但还是让他大开眼界,没过几天就抱着的老年机就换成了智能机。爸爸问道:“为什么现在舍得花钱了?”爷爷笑着说:“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我也要学习新知识,才不会给你们丢脸呀。”
【篇三:深沉的母爱】
母爱,像午后的阳光,温柔地倾洒;
又像春天的微风,轻抚过我们的伤痛。
我以为母爱很轻,有时却那么深沉。
她嘴硬心软。记得有一次,我在储藏室的墙角翻一本资料,那里堆积了很多陈旧的试卷和书本,由于闭塞和闷热,到处弥漫着呛鼻的书墨味和灰尘味,蹲那儿才翻了一会儿我就大汗淋漓了。烦躁使我无法继续再找下去,不一会儿我就出来了,去“召唤”妈妈帮忙。
“前几天不是和作业本一起给你的吗?自己的东西怎么老是收拾不好,每次都来麻烦人……”我对这些话都给予无视,因为她一定会帮我的。我悠闲地在书房看起了小说。不知过了多久,房间外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我悄悄地靠近房间门,轻轻地将手柄一点一点的往下按——“吱嘎”,打开了一条缝,就看见妈妈从储藏间出来,往书房走。她鬓角的头发都被汗水浸湿了,但手里紧紧攥着我的资料,脸上有轻松而欣慰的笑意……
她用心良苦。那次因为手机发生的争执,一直让我难忘。当时面临着假期的结束,妈妈要收走我的手机,让我用上“老年机”,我对她发了脾气,想象着在补课途中,公交车上,小小的老年机大声地放出早已过时的“神曲”,打电话时还会随着按下的数字发出声音,而随后我将成为众人的焦点……想想就觉得很丢人。我拿起刚买回的“老年机”,扬起手狠狠地扔在了地上,机身与机盖分成了两个,里面的电池也飞了出来!她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声音也一下子变得高分贝:“你不想学就不要学了!玩手机都上瘾了!都初三了还不知道抓紧,还想着手机,你补课的时候心思全在手机上了,还听什么?不想补就不要补了!省的浪费钱……”委屈和愤怒顿时涌上心头,鼻内也泛出了阵阵酸感,只得转身冲进房间,泪水涌出眼眶……
可妈妈在房间里也哭了,我进入房间看见她时,她的双眼是红的,见我进来了,她扭过头去,她很少掉过眼泪。我的泪又来了,但是心里有什么在融化,在重塑。我知道妈妈的心了。
她爱我太深。那次送我上学的路上,车子轮胎被戳破了,时间紧迫快迟到了,我急忙地催妈妈快些,妈妈听了,也有些慌乱,于是从后备箱拿出了扳手准备将嵌入轮胎的刀片推出来。时间一点一点地流走——“嘀嗒嘀嗒”的钟声仿佛在我耳边回响,一辆一辆的汽车从我面前飞驰而过,留下的阵阵的风,吹动了我额前的发丝,吹乱了我的心。
突然刀片被推出来了,锋利的刀片从妈妈的手指上一划而过,在她的拇指肚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从刀口流出来,一滴一滴地落在发亮的沥青马路上。我的心不禁一紧,刚想说什么,“好了,快走吧,要来不及了!”妈妈却催起了我。
她随便地抽了两张纸攥在手里,堵住伤口,一些血仍渗出纸张,流在了方向盘上。我不禁摸了摸自己的手指。“不疼吗?”“还好还好。”“再拿张纸包一下吧。”“不用,马上一会儿就干了,别说了,你快迟到了。”我没有应答,莫名地想哭。我盯着那伤口久久不能移开目光,那伤口肯定很疼,怎么可能不疼?我的心也一点点地痛起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多少文字,也说不完这沉沉的母爱。
【篇四:朋友圈】
自从有了微信,当然少不了虚拟的朋友圈。在手机普及的情况下,几乎每个人在拥有手机的同时,也拥有了一个网络上的朋友圈。
我的外公却是个例外。自从搬家后,我们几个月才见一次面。我没有他的手机号码,外公的老年机也无法下载微信,所以无法和外公联系,只有思念之情紧紧相连,于是母亲就给外公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在外公眼里,手机是个新奇玩意,他已经用惯了老年机,对新式手机一窍不通,只能用手指笨拙的在屏幕上滑来滑去,最后只能“求助”母亲。母亲一次又一次教他怎么用手机和微信,越教越是不耐烦。终于,外公可以像背书一样疙疙瘩瘩地使用微信了。当天晚上,外公加了亲戚朋友的微信,他发了第一个朋友圈,收到了许多的问候和点赞。外公甭提多高兴啦!
已经很久没与外公见面了,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和外公视频通话。于是我就这么做了,但是反反复复打了好几个视频通话,仍没接通。我有些急了,赶紧告诉母亲,母亲向他打了个电话,外公在电话的另一头带着愧疚的语气回答:“我忘了怎么用微信了。”
时间回到现在,已经有很多老人学会使用手机了,他们在微信上发朋友圈、晒生活、发短信、看新闻、聊天,不亦乐乎,而外公却仍然对此一窍不通,但他丝毫不在意。
我去外公家看望他,在路上跟他碰个正着。他的身子仍然硬朗,只是双鬓多了一些青丝,他与周围的老人聊着天,也不知在聊什么,惹得他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是多么美好的笑声,多么真实的画面啊!这时,我突然醒悟了:在网络上,一切都是虚幻的,你只能在其中适当的获取快乐,不能沉迷其中。相比之下,生活却无比重要,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和精神。
所以,比起在虚拟的网络中,不如在生活中建起一个“朋友圈”,这才是最真实的,这才是生活。
【篇五:都是手机惹得祸】
“哎呀,怎么回事!我的手机又坏掉了,阿囡,快帮我弄一下!”外婆又在大喊大叫,呼唤她的“随身侍卫”——我了。我刚吃完饭,就抓紧时间玩游戏,因为再过半个小时,我就要去学奥数了。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外婆又在大呼小叫的。外婆的“圣旨”我怎敢违抗?我只能乖乖从命,帮她弄手机。
要说外婆的手机啊,那可真是我们家的“惹祸精”。她总会时不时地罢工,让外婆生气。所以,外婆隔三差五的,都要叫爸爸去修手机。可是,今天爸爸不在,只能让我出马了。
我来到客厅,只见外婆坐在沙发上,双手交叉抱着,眉头紧皱,就像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似的。我问外婆怎么了,她指着手机说道:“这个手机又坏了,打电话的时候根本没声音,什么破手机,还不如之前的老年机呢!”原来是没声音啊,简单!原来,外婆不小心按到了“音量”按钮,变成了“静音模式”。我把音量调回来,把手机还给外婆,然后快步走进书房,继续玩起了游戏。
“不行啊!还是没有声音!”外婆又大叫起来。我走出书房,不耐烦地结过手机,打开了免提。我前脚还未抬起,外婆又说道:“还是不行,说话声断断续续的。”“会不会是没有信号了?”我猜测道。“对!”外婆随即拿着手机,跑向阳台。我正要继续去玩游戏,抬头一看钟,不会吧!时间那么快就到了!我恶狠狠地冲着手机说:“可恶的手机,你要是再敢折腾,看我不摔碎你!”
【篇六:祖国,我想对你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今天,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迎来了你69岁的生日,送上我们美好的祝福,祝愿你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强大。
在这69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国你从落后贫穷,到今天的繁荣昌盛,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妈妈告诉我:他们小时候,是用写信的方式,来和远方的朋友联系,需要人们,把自己写好的信放进邮筒,由邮差人员来把他们送出去,这一来一回需要很长的时间,有的时候信还会丢失。后来普及了电话,人们可以互相快捷的联系了,但它不能随身带着,不能随时联系。这时出现了最早的手提电话,人们给它取了一个昵称叫“大哥大”,可见他它的块头是比较大的,像一块砖头一样。使用费用很高,信号覆盖还不是很广泛,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就又出现了一种机器叫传呼机,又叫“BB机”,它费用低,体型小,可随身携带,得到了人们的广泛使用,在公共场合里,只要一个呼机一响,大家都会自然而然低头看自己的,但它的缺陷就是不能打电话。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在不断的完善,它的体型变得小巧,费用变得亲民,信号覆盖率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了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但它仅限用于打电话,发短信。今天的人们称这种手机为“老年机”。如今人们用的是智能手机,它无所不能,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可以购物,聊天儿,玩游戏,娱乐,了解天下事等等,打电话只是它其中一个小小的功能了。它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出行可以不带钱,但万万离不开手机,人们常说,一机在手,走遍天下。有的人说我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低头族。从通讯工具,就可以发现,科技越来越发达,它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欣欣向荣。
祖国,我想对你说,你会越来越强大,我们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篇七:碎片化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碎片时间突如其来。我们常常会遇到排队、等车、等人,都会浪费很多时间。还有,我们在很多事情之间来回切换的时候,也不能集中精力妥当利用时间。比如,我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里电话响了,去客厅接电话;一会儿口渴了,又去厨房喝口水。这样进进出出,学习的状态会受影响。但其实,有些时间和生活的碎片化状态,运用我们的自制力,是可以克服的。
如果我们把同一类别的事情做完以后,再去做下一件事情,这样就可以提高时间效率,减少碎片化的时间。但如果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还在考虑另一件事,就会觉得时间被分解了。比如,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有的同学还是喜欢边学习边听音乐。如果我们集中精力专心学习一段时间,再尽情地听一刻钟的音乐,会比边听音乐边做功课的效果要好多了。
再比如,有的同学为了避免过渡使用智能手机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因而使用“老年机”。但其实,影响自己的不是手机,而是我的自制力。有一次,爸爸妈妈外出有事,一直要到晚上9点钟才回家。他们出门前叮嘱我要认真及时完成家庭作业。但爸爸妈妈刚走,我心理就想到手机上的电子游戏,于是就想伸手去拿手机。但这时我又想到:如果我现在玩游戏,就来不及写作业,或边写作业边想着玩游戏,做功课的效率就会很低,而且作业写得不认真还会被批评。经过一番心理斗争,我克制住自己的玩心,定下心来,认真做起作业。由于我专心致志,作业很快顺利完成。爸爸妈妈回家后,检查了我的作业,答案准确,字迹工整,于是就允许我自由地玩半小时的游戏。这样既不耽误学习,也放松了心情。
所以,克制自己的心理欲望,规划和分解好学习任务,妥当利用好各种工具,就会利用避免生活中的时间碎片化。
【篇八:我的童年记忆】
十年以前,是我童年记忆的开端。
那时候很喜欢吃鹌鹑蛋,曾经最爱的事儿,就是和外公一起去小茶馆坐坐。当然,小孩子必定是坐不住的。我真正期盼的是一样美味,鹌鹑蛋。那茶倌常常卤一大盆来,想吃就自个儿去盆里选。我常常去精挑细选,称好后交给外公,便期待着满嘴卤香。
每一个午后,我都坐在大躺椅上,等着外公把一颗颗诱人的蛋壳剥开。黑白驳杂的蛋壳,似用颜料涂鸦那般。而后,一粒粒干净的蛋都送进我的嘴里。外公看着我吃得香,笑得像阳光下的柑橘。
从茶馆里走出已是黄昏,老街上的路灯是暖黄色,我和外公踩着夕阳回家。秋天时会有枫叶,我蹦跳着奏出一首首交响乐。
童年里的其他许些黄昏,是陆爷爷陪着过的。他是我们楼下的保安,是我童年的一部分。
外公日里有事儿时,就会把我带到陆爷爷的保安亭玩儿。陆爷爷是个慈祥的老人,也是懂我的玩伴。第一次眼看外公离开的背影我飚下眼泪时,他立马掏出了法宝—诺基亚老年机。那是个黑色的方砖一样的手机,平淡无奇却有我最爱的游戏—贪吃蛇!他教我玩,还同我比赛。保安亭里小小的彩色电视机叉开两条天线触角,滋滋放着那些年最火的《大风车》,手机屏幕上小蛇爬来爬去吃水果越长越大,耳畔不断回想着:“大风车呀吹呀吹呀吹……”
十年一眨眼,弹指之间,就走过那么多个春秋了。
前不久外公买回一袋鹌鹑蛋,和颜悦色地打开,兴冲冲地叫我去吃。只尝一口,满嘴已是腻味,咸得呛人,鹌鹑蛋早已不是我的最爱。没几天又听到外公说陆爷爷辞职了,据说是因为肝脏不好,前不久才动了手术,加上年龄也大了,实在工作不了了。我听着,满眼惆怅蔓延,这一别,或许是永远也见不到了,不仅仅是陆爷爷,更是我黄昏里的童年。
可是转念一想,虽然是不爱吃鹌鹑蛋了,但仍然会欢喜会感动于外公给我剥蛋壳时的模样;虽然陆爷爷是再也不见了,可贪吃蛇和大风车早已落定于记忆深处。无数个他们陪伴我走过笑过的黄昏,都会被揉碎成金色的星星撒在我的梦乡。我想,这或许是永不逝去的岁月吧。
【篇九:做最好的自己】
纵使天上流星飞驰,银月悬挂,我们也都不会忘记,你我曾一起同行,一起筑起逃离蓝红二色的紫色庇荫。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生活也会随之变得斑斓美丽。
前几日看见一则新闻,大概内容是杨超越影响中国,袁隆平被骂上热搜。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姑娘杨超越凭借在《创造101》走红,唱跳不佳的她上却转身成为国民锦鲤。而研制了杂交水稻,让世界近1/4人吃饱的科学家袁隆平,却因为拥有两部华为手机摸了一下豪车,住着别墅,而遭到万人唾骂。可是两部华为手机,只是因为自己的老年机报废,才不得不换新的;所谓的豪车也不过是得了很难治的肺病,花了十几万的代步车;那别墅是他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国家奖励的,现在也成为了袁老先生研究稻米的基地。
袁老先生说过他自己的理想就是让天下人吃饱,要在自己去世之前向祖国献上周年贺礼。袁隆平的内心吐露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展示了最真实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了最好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满天繁星中的一颗,落在土地上的一点尘埃,沙漠中的一粒沙子,或许我们在这芸芸众生中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但是今天比昨天努力,明天比今天还努力,不就是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吗?
以上这则新闻的是与非我们暂且不要评价,单单说杨超越能够走红,袁老先生能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件事来说,都是他们自己辛勤付出取得的成果,他们都努力地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做了最好的自己这一点是共通的,这一点也是充分值得我们肯定的。
正处在人生转折点的我们每天都处在繁忙的学习当中,考试压力之下。我们会因某次成绩的突飞猛进而欣喜若狂,同时也会因考试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但是试卷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不要伤心,不要难过,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只要尽心努力就好。
现实生活中,你越功利,世界对你越神秘。我们现在所为之拼搏,为之努力的成绩,你是否感觉到不真实而太功利了呢?并没有,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造就明天更好的自己。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愿你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愿你此生尽兴、赤诚善良。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