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郭嘉之叙】
一念之差,谁能不动神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血染江山如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负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
——题记
碧血染就桃花,只想再见你泪如雨下,听刀剑喑哑,高楼奄奄一息,倾塌!
建安三年十月,公攻破彭城,熊烈战火升起的浓烟,弥漫了整座城池。城楼之下死尸遍地,血流成河,却无人清理,空气之中血腥味硝烟味相互夹杂着,刺鼻难闻。徐州屠城!
我望着满目萧条的景象,这就是主公的天下?这就是我想看到的吗?“咳……咳……”顿时我眼前一黑。醒来便是在军营之中。只听文若道:“奉孝(郭嘉的字)近来身体每况不愈啊。”“呵!在我计谋下的无辜百姓太多了,咳咳……这……这算是报应。”文若道:"或许当年不应该引荐你。”“文若……徐州屠城你为何不劝阻?”文若(荀彧的字)缓缓道:“我借其之手扶匡汉室,但此人野心太大不可不防,若他日谋权篡位天下诛之!”“原来主公也只不过是一颗棋子罢了”。身处乱世之中谁何尝不是如此?
建安十二年主公决定北征乌桓。很多谋士、将领都持异议。谏者曰,尚(袁尚)不过一亡之败军之将,无能为也,乌桓贪而无亲,岂为尚所以?若悬军,刘备必劝刘表乘虚袭许都,万一有变,悔无及矣。我力排众议,因言曰:乌桓恃其远,必然无备,我军若出不意,虽深入亦可胜。且河北人谓绍些情,袁氏与乌桓之义亦非常,若失此机,南征刘表,恐袁氏遗党与乌桓相结,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乱则大矣。其志不小,早有凯觎原之志,遂夺其志,于时恐青、冀而非也。至于表则坐谈,不用。他自知才不能备御,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是故,虽虚国远,亦不必虑。
三月,君发于邺,始北征。至达易县时,于是余言:“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吾病重,公曰:“今乌桓之战奉孝不必随征,可留善养。”吾曰:“兵贵神速,臣非去不可!”君乃轻进,以成战之暴性。
五月,公率大军至无终,是年七月,公命畴(田畴)为导,引军上徐无山,北出人迹罕至之“卢龙”,堑山堙谷,广路五百里,越白檀,经平冈,忽近贼之巢穴——柳城。
或时,北征之战大获全胜。然吾不得见之矣。吾自知命已矣。
吾终不悔过,千古功名一纸书,不过扬灰于尘土。吾愿与主公同归,不为其他,惟愿见主公君临天下!
【篇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千古兴亡,数风流人物,还看《中国皇帝全传》。
《中国皇帝全传》是我今年暑假去杭州参加书法比赛时买回来的。因为太喜欢,所以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里面有雄才大略,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有“三尺长剑打天下,约法三章”的汉高祖刘邦;还有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当然,我最喜欢的皇帝是曹操和康熙。
曹操字孟德,公元前155年出生。我佩服他在乱世统一了北方,欣赏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血辣性格。他既有“送关羽哭典韦”的惜才性格,又有“血洗徐州”的暴性。在华容道败北,他仰天大笑,表现出特有的乐观和顽强。但在江边赋诗“对酒当歌”,又表现出了他软弱消沉的一面。所以我对他既爱又恨,又佩服的不得了!
康熙八岁继位,聪慧好学,又富有心机。少年灭鳌拜,中年平定三番,晚年剿灭葛尔丹,一生功绩数不胜数。他武功高强,尤其善射。他在晚年曾说过:“我用弓箭射死老虎135只,用火铳射死熊二十只,打死豹25只,麋鹿14只,肉搏打死狼58只……"他是天降之任,是我心中最佩服的皇帝!
千古风流,已属过去。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辈当牢记使命,将来为祖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