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挖野菜】
今天,妈妈们带了我和诚诚一起去田野里,挖野菜。
我们问了对野菜生活环境熟悉的人,他说:“马兰以前河边有,现在很少;荠菜一般田里有。”于是我们赶紧去田边找野菜。
来到田间,我们细细寻找,没有荠菜,没有马兰,没有棉菜,没有一样野菜的踪迹。正当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妈妈们大声喊:“快来!快来!这里有新野菜。”“来了!来了!”我一边加快了脚步一边问:“什么新野菜?”我跑到妈妈们跟前,只见阿姨手中拿着一株植物说:“是野苜蓿。”我仔细观察了野苜蓿的长相并记在脑子里,接着我蹲下身子去找野苜蓿,左手抓住野苜蓿的叶子,右手拿着剪刀一剪,咔嚓一声,一株野苜蓿就到了我手里。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收获袋,心里满是开心地喜悦。
过了几分钟,妈妈在下面发现了一大片棉菜。棉菜也是野菜。我飞快跑了下来说:“我来帮你,一起挖。”后来我就剪了两朵棉菜,棉菜不好剪,我又跑回去找野苜蓿了。在野草的深处,我找到了马兰,兴奋不已,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其它人不敢相信,反问道:“真的吗?”我坚定地回答:“当然是真的了,快来快来!”大家都围了过来,阿姨说:“只要把马兰的茎剪下来,就可以了。”挖来的野菜,我们都放进了收获袋里,满满的两小袋。
这一次挖野菜真开心,不光可以收获快乐,还可以增长我们在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篇二:不一样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吟诵着杜牧的《清明》,我们急匆匆地赶往墓地。
一路上,油菜花向我们微笑着,广玉兰花向我们招招手……不一会,就到了墓地。墓前树枝交杂,杂草丛生。但是我们齐心协力地开出一条大道。霎时,墓地变得非常清爽、亮堂。
祭奠前,姑姑像会变魔术一样,不知从哪搬来一张桌子,点上蜡烛,插好香。然后,大家七手八脚地从袋子中拿出各种各样的供品:清明团子、糕饼,还有水果……真是应有尽有,五花八门。摆放停当后,开始了肃穆的祭拜仪式……不一会,三五成群的炮仗接二连三地飞上了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出美丽的图形,随即粉身碎骨,化成飞花碎玉,缓缓落下,让人惊叹不已。
祭奠完毕后,我们正在清理时,发现了一丛乌葱,正当我们伸手去拔时,一条小虫从乌葱中爬了出来,在阳光下,那条虫子亮晶晶的。它走后,我以为就没了,不料,成群结伴的虫子又从乌葱堆里爬了出来……等它们走后,我才把乌葱拔了下来。拔乌葱可是一件麻烦事,用力太大,乌葱头就没了;用力小了,徒劳无功。琢磨出挖乌葱的技巧后,我用心地行动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眨眼间,我终于拔了一些乌葱,兴奋不已。后来我们又去挖了野菜,有马兰,野芹菜……
带着满怀的喜悦,我们满载而归。这次清明祭奠不一样啊!
【篇三:太白山】
我是一个北京小妞,从上幼儿园起,就跟爸爸妈妈来到宁波五乡。我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节假日我们最喜欢去爬山,爬的最多的就是太白山。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每到双休日,就有很多人成群结队来爬山。山上的泉水欢快地往下跑,山下的小溪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岸上、石头缝里,都生长着一些顽强的生物,有苔藓、蕨菜。小鱼在溪石里躲猫猫。
一路走上去,不时地听到鸟儿动听的歌声,路边树木茂盛,一棵棵树伸着长长的树枝好像在欢迎游客的到来。半山腰有一条瀑布从岩石上冲下来,像一条又窄又长的白毛巾挂在山上,水花像跳舞一样在岩石上跳着蹦着,哗哗的水声像是大合唱一样,瀑布流到下面的池里,池水碧绿,清澈见底,我们每次去都带着大塑料桶,把水打回家喝,因为这里的水清纯甘甜。
春天,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像是在张望什么,一丛丛杜鹃花在树丛里张开笑脸,把太白山装扮得十分秀丽。山上还有一个茶园,茶树上点点嫩芽,像是春天的音符。
你看,下山的游人手里有的拿着一把马兰,有的捏着几支春笋,有的在涧水边洗脸,灌水……
太白山真像是一幅有声的色的山水画,我爱家乡的“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