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知秋】
九月之始,是为秋。
生长在南方,不常能够一叶知秋。当我路经一条小径,拾起一朵凋落而又偏逢日头炙烤的花时,心下默然。回望那棵树,枝上花朵已经凋得七七八八,散落的红艳隐在丛中,而那些残存于枝的亦是死寂的样子,仿佛等待着落花成泥的命运,这景象难免令人悲戚。我将手中的不知名的花放入附近的一个池塘,花期已过,这种行为也不过是徒劳的慰藉。我从这花的凋敝中感知到了秋,也体会着生命的无言流逝。与其紧密相关的,是自然规律。万物永恒变换,花如此,人也不例外。
一天前的晚上,家中三个人坐在一起,电视里播放着日复一日相似的内容,有些嘈杂。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一瓶植物精油的讨论。妈妈解释道:“这是你爸爸买的,据说效果特别好。”爸爸妈妈上了年纪,整天腰酸背痛,深受其苦。偶尔买一些保健品之类的也习以为常了。姐姐提出了质疑,她认为这种东西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即使有用,也不长久。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不值一提的家常,我无心于她们的讨论,只见电视屏幕里镜头不断切换着。晚上房间里灯光很亮,窗外夜色如墨,我渐渐感到一阵寒气,凝结成霜。姐姐又说:“没想到,爸爸也会开始相信这些东西。”
是啊,时光足以让一个尖锐的正值壮年的聪明人变成一个沉默的年岁已暮的跟风者。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每个人的年华终会逝去,但其悄无声息正令人愕然。恍若一首歌尚回荡在耳畔,低吟不绝,而事实上歌声早已远去,曲终人散。沉浸其中的人恍然惊觉,却只见满目萧瑟了。
在这世间的我们是不是都行走得那么匆忙而无奈?赶着太阳东升西落,追着四季轮回更迭,叹着花开花落,沧海变迁……生命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流失,人们惧怕失去,无法释然。
我无比惆怅,在秋夜,问自然规律,时间,生命之意义。其实又何必执着于意义呢。那朵于小径凋敝的花从不会去哀怨一生之短暂,它在有生之年开花绽放,在合适的时间结果,而后长眠。它始终敬畏生命,美好地存在,坦然地活着,便有意义。当我抬头望天,月亮不曾离去,只会被云雾短暂的遮蔽。人们心中之月也是如此,光明永不消散,却很少被真正看见。正是我们惶然于生命短暂的事实,却很少去理解生活,便难以寻得一丝生命的安稳完满。
古人不违农时,《诗经》中有言: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昆虫在秋忙之夜低语,农人将一份期待编在朴实的梦中。农人们的日子正是在这种忙碌、平凡、单调、周而复始的劳作之中默默地度过。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再简单不过了:活着,活下去,吃饱穿暖就行。他们的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怀着这样的愿望和要求,活着、劳作、繁衍生息。
秋,带点清冷,带些萧索,展现的是自然万物的一种状态。当然,秋天也会过去,不动声色,就像大雁掠过长空,亦不留下声和影。虽说万物有灵,心中总会带着秋的情绪,不妨在不断的更迭变幻中,多些坦然,细品生活生命应有之味。
【篇二: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
看完《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小主人公金铃这个活泼、善良、可爱的小女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在饭桌上开了一个小小的交流会,主题就是“什么是好孩子的标准”。
我首先发言,我认为好孩子的标准是:身体好,学习好,有爱心。
然后妈妈说:“做一个好孩子,要懂得与人分享,要有规矩,身体要棒,思维能力要强。”
爸爸听完我和妈妈的话后,讲了自己心中的好孩子的标准:
1、有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规划,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2、有自制力、有毅力,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3、有好的身体,健康的身体可以增强自信,身体不再是实现各种目标的障碍。
4、有学习能力,可以自己学到很多需要的知识。
5、逐渐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6、随时把自己归零,当成一个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人,随时随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并且学会辨别和接收。
我和妈妈都觉得爸爸说得最全面,忍不住点头。我立志要对照这些标准提高自己,做一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