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器】
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器。
独自穿梭于失控的漩涡,坠入无尽的深渊。
初秋的风轻拂面庞,抬眼望去,置身于一个普通的院落中。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落在地面,反射出金色的光芒。泥土的气息伴着野花的清香,萦绕于周身。一棵果树,几只蹦跳的小鸡,勾勒出这片充满烟火味的田园景象。
“鸳妹,你怎么在这里坐着?”清脆而低沉的女声在耳畔响起。回头看去,正是窈窕女将花木兰。淡色罗裙着身,一双广袖飞舞,几束青丝绾起一个松松的云髻,腰间系着墨色缀碎花流苏的宫绦,星转双眸,额前花黄,漫步走来,在一旁坐下。
“兰姊,十多年来,你怎么熬过征战的日子的?”轻轻拨弄一株青草,微颤的手指掩不住心中的期盼与兴奋。
“嗯……”木兰双眉微蹙,缓缓言道:“当我下定决心替阿爷出征时,就已经做好面临各种困难的准备。风餐露宿,大风和寒雨天气是常事,但心中一直有一份不屈的信念……”
静静听着,心中忽然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女将木兰义无反顾,随可汗出征关外。越过田野江河,翻过丘陵高山。冷风扑面而来,她一次次到下,又一次次站起,以野菜为食,花粉为脂,天下为家。此番征战,若去而不能回……便一去不回!
停顿片刻,木兰的声音再度响起。“终于到了和敌军交锋之际,我拍马冲向前方,虽不愿看到这般鲜血飞溅的场面,可作为一名将领,杀敌,是我的使命……”
在这刀光剑影的时代,木兰毅然参军,舍弃大好的青春年华,不惧生死,不顾情长。
学就兵法阵仗图,鸳鸯袖中握兵符。饮将殷血替胭脂,千里足上请长缨。巾帼英雄,胜利而归。
携这份信念,是时候返回2020年了……
【篇二: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书中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惨爱情故事和荣国府宁国府的兴败为线索。本书的描写非常细致,可见本书作者曹雪芹批阅十载的心血。其中有关于林黛玉的细节描写,让我深深地明白了,黛玉寄人篱下生活的不易和谨慎。就以她初至宁国府时的描写为例,“他近日所见的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从这一小段的描写可见林黛玉的谨慎、自尊,也正是因为这些,林黛玉在宁国府才会那般小心,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却因为她本身的性子与此格格不入,所以她才会过得那么艰难,最后有了黛玉葬花这一情节,也奠定了她死于屋中的悲惨结局。
又说贾宝玉,虽是出身富贵。受尽了宠爱,却终是落了一个出家为僧的结局。最终与相爱的人阴阳两隔,不得再见,也是可怜。悲痛到了极点。看破红尘,出了家,可能也是他最好的结局吧。回忆起他初见林黛玉的风流潇洒,不禁有些许伤感,曾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传,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那是多少女子心目中的意中人?被多少女子当成心中的朱砂?却被情所困,被那残酷的封建所摧残,最终为僧,不知引发了多少多情读者的伤感。有多少人因为他的爱情不如意,家道中落而伤心落泪。
读完一整本《红楼梦》,心中感触颇深。不禁发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回答为“直教人生死相许。”但是我认为生死相许并不痛苦,最为痛苦,最让人承受不了的是生死离分,阴阳两隔,死者或许是解脱者,生者才是最伤神的人,而贾宝玉偏偏活着,忍受着日日思人之苦,同时也承受着家族的压力,可谓到了一定的极限了,不禁让我心疼,曾经玉面翩翩的公子,竟落魄至此,心酸不已,久久不能回神,依旧沉在伤神之中,或许这便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