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次相关作文

【篇一:爱画画的同桌】

我同桌是一个酷爱绘画的男生,他从很小就开始学习画漫画,漫画画得惟妙惟肖,眼神里仿佛有万千种感情,肢体比例特别协调,不会给人以审美的疲劳,就像动漫里的人物,再经过他的上色后就变得五彩斑斓的,让人特别羡慕。我总是难过自己为什么没有像他一样灵巧的双手啊。

作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他本应该经常受到别人夸赞的,但是现实却是他总是被老师批评,因为他总是在上课的时候绘画,下课的时候也不爱讲话,拿出他厚厚的画本,一笔笔地勾勒出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他成绩不是特别的理想。老师教导他要分清主次,在合适的时间干合适的事情,就像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上课的时候应该专注听讲,并且积极地回答问题。在老师面前,他总是低着头,最后木讷地点点头。我看见他难过的时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给我看了他的绘画本。绘本上有各种神情,各种姿态,衣着各种颜色衣服的漫画人物,还有小部分可爱的小精灵,我很佩服他的想象力如此的丰富。我夸奖了他的很多作品,他竟不好意思地笑了。他说画画是他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像宫崎骏老师那样优秀的漫画家,说到这里,他的眼睛好像闪闪发光,但是突然又暗淡下来。

他说其实他特别羡慕我,成绩好,老师也喜欢。这让我一时不知所措,因为我羡慕那些又特长的学生,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像他这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或许每个人都有想要的生活吧,为了接近自己的目标才会肆无忌惮地努力着,我希望未来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抱梦想,变成一个闪闪发光的人。我的同桌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的。

【篇二:有家真好】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纵然富贵一生,心若没有归属的地方,在哪儿都是流浪。一砖,一瓦,一墙,一灯,一床,外加几人,这就是家了?

学习上的压力,是我不堪重负。偏科,成绩下降,窗外落叶纷纷,夕日欲颓。低沉的情绪被我带回家。屋内很暖,最真的陪伴,最好的依靠。我想,家的好在于心灵上的修复,在于那一缕阳光般的温暖。

家人欢聚在一起,分享着每天所经历的快乐。有人诉说,有人倾听,快乐的光伴随着普通的日子,与普通的家。我想,家也许就是一个拥有亲情的地方。这,可能是家的好吧。害怕孤独,是本性,有些时候,自己独自待在一个地方,心中却在牵挂着最亲的亲人与那最平凡的家。或许,一个家的好,在于可以让人心里有个思念的地方。

父亲把手中的纸一扔,十分严肃:"该做什么事的时候,就去做什么,你不要找任何理由逃避,长这么大了,你应该学会判断主次,别让我失望!”家,应该就是那个可以口不择言,表达最真实的想法的地方,更是一个全心全意付出的地方吧!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我想,所谓的家,不只是一栋建筑物。真好。有家,真好。

【篇三:今天的我】

今天阳光明媚,过小年了。我继续呆在家里完成我的寒假作业。

春节很快就要来了,妈妈希望我回老家前把作业完成,做到“该学习时好好学习,该玩的时候好好玩”。特别是我上了一周的《最强脑力》培训占用了好些时间。说到《最强脑力》我既兴奋又开心,训练的时候学到了好多知识,结营后我还哭得唏哩哇啦的,挺想念营里的老师。

我喜欢看书,这次寒假作业有几本作业阅读本,真棒!只是今天,我迟迟没完成今天该完成的作业,因此妈妈发了好大好大的脾气,肝都给我气炸了。做事拖拉,容易分心真令人讨厌,可是我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明明是练下学期语文“字贴”,练着练着就分心跑去看喜欢的书本《福尔摩斯大侦探》了。妈妈一直教导我做事得“主次分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效率自然高。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想做一个让妈妈放心的男孩。加油,我一定行!

【篇四:利用“碎片”化方式】

在这个高速发展导致快节奏的社会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方式。有人将阅读“碎片”化进行,有人将工作学习“碎片”化完成,造成完整的时间模块“碎片”化。而我所说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则是在琐碎的时间“碎片”中,利用这些已经被破碎了的时间来完成一些事情,真正做到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

前一种“碎片”化时间的方式,是不被大家认同的,这样的方式会导致人做事不专心,精力被分散,导致做事效率极低。于是,使得“碎片”化一词每每被提起就会被曲解,而我主张的这种“碎片”化的方式,其内涵就是要分清利用时间“碎片”的主次。假设我们将一天的时间精力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空瓶子,每做一件事,就按照事情所需的时间精力对应放入大小质量不同的物体,当我们进行前一种“碎片”化方式时,空瓶中就像是先放入了无数普通的小砂石,细小繁多却基本无用,细碎的砂石根本无法合为一体,就像“碎片”化的时间合起来却无法成事。而我讲的“碎片”化方式,是先将用时常耗费精力多的事完成,就仿佛像空瓶放入大块大块的石头,等到放不下了却仍留有空隙时,再向瓶中倒沙砾,这时的沙子填满了杯中的空隙,才真正做到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这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做起来绝对不简单,因为前一种“碎片”化就是失败的例子分不清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利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那当我们遇上“碎片”化时我们该如何合理安排利用“碎片”化时间呢?就像我先前说的,先是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做一些无法被分化的事,就这就像是一整块的石头,而后在利用小时间做可以随时暂停的小事,这就是沙砾,经过了主次的筛选,将重要的是先做,先主后次,使时间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学业压力造成无数“碎片”化的时间,上下班路上排队时等候时,利用在公交车站等车时的细小闲余,抽空学习几个英语单词……这一个个的小空档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碎片”化时间,无论是短暂的休息放松一事或抓紧每分每秒都取决于个人情况。

而当我们遇上“碎片”化时,只要分清了所面临事情的主次,并对“碎片”化的时间加以利用,遇上“碎片”化的生活,自然而然也就不“碎片”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