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成长的蜕变】
青虫结茧而蜕变,凤凰浴火而重生。——题记
九月,入了秋。一场秋雨洗掉了夏日余留的燥热,真是“天凉好个秋”。
从上海回到攸县,感觉仿佛甩开了浑身城市的浮躁,宁静了下来。“适应”成了我现在的首个任务,新的环境,新的人文,新的师生,还有新的生活状态。我要适应这没有停歇的学习生活,这是非常令人疲惫的。少了太多的自由时间,令我无奈,但所谓“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这样的生活,相信依旧可以多姿多彩。
周末回家,本想一个人享得清闲,但从村里感到镇上的爷爷奶奶,却总在我耳旁念叨不停。有时询问我在学校的状况,有时不断嘱咐平常的注意事项,可谓喋喋不休,我也只好敷衍回应,好不耐烦。晚上打电话,向读大学的姐姐诉苦,询问该怎么办,她不答反问:“你学校的宿舍住几个人?”我不解地答道:“十个人。”姐姐说道:“可爷爷奶奶的宿舍,有时只有一个人。”我沉默了。想起爷爷炒菜时的专注,想起奶奶谈话时的喜悦,始觉惭愧。人到老年,生活也许只有亲情填充了,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女子孙还要可亲可爱了。最后,我主动上了楼,和他们谈了话,虽只是短短的几分钟,但我想,这对他们是弥足珍贵的吧。
在这一周里,我度过了七个没有网络的日夜。在以前,“没有网的七天”对于我,简直是件无比煎熬的事情,可这次,我却过得异常充实。抛开学校的那几天,周末时我读了许多好书,其中就有余秋雨的《我等不到了》。这本讲述作者家族故事的书,使我陶醉:最美丽的月色,总是出自荒芜的山谷”,这种富有哲理的语句,让我沉淀。加上纸质书的实质感,是我接触网络后许久没有体验过的。方知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区别之大,令人诧异,沉迷于网络时,生活中失去的乐趣,是需要慢慢弥补与品尝的。
从大城市,到小乡村;从虚拟的网络,到现实的生活。七天里,我经历了成长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