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品相关作文

【篇一:祖国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了70周年,在这期间,新中国飞速地成长,现在我们的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现在你随时走在大街上,都可以看见马化腾叔叔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正所谓一部手机走遍中国,没什么是手机办不到的。

记得刚开始,我还觉得微信支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东西,只要用手机扫一扫那个黑黑的方块就可以付钱了,真是不可思议,直到后来,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现在都已经推出了刷脸付。网上曾有一位老外拍的视频,在初频中,老外很感叹:为什么他们的家乡没有微信支付这么高科技的东西呢?可见,中国的科技是世界一流的。

不仅仅是科技提高了,连我的家乡那个小山村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以前老家多数是矮房子,现在家家户户小别墅,五六层高的小洋楼,智能手机已经普及,老人手机成淘汰品了,替换得真快。

有一次回老家时,妈妈叫我起床,睡眼矇眬的我瞧一下周围,问道:老妈,我们怎么还没出城呀?“妈妈朝我笑笑”小傻瓜,这可是老家呀“我立马爬来认真地看了一看,哎,真是老家呀,儿时的老家到处破破的,臭臭的,现在呢,村村通水泥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和城市没什么两样啊!

新中国这70年来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态变好了,老百姓的明天变得更美好了!

【篇二:未来】

我到底要追求什么才好?才能不被你嘲笑!——题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未来,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才好。

我瞪着眼躺在床上,看窗外的闪电让白昼变成黑夜,听着大气中云体之间相互摩擦所产生的轰隆声。我没眨眼,不想眨,也不太愿意眨。我现在很烦。

雨越下越大,我便爬起身去关窗。

开了台灯才发现挨着窗子的窗台湿了一大片,包括我放在窗台上的毛巾(擦窗台用的)。然后我还发现了桌子上正安详的躺着几具被风雨卷进来的蚊虫尸体。大概夏天就是这样吧,一场暴风雨来的快走的也快。走的时候还不忘留下点什么,以来证明它来过,存在过。

我看见有只蚊子的脚还在动,我无情的用纸巾盖住了它,然后活活把它按死。其实这就如劫后余生的我被打击的心如死灰一般。其实这个社会并不残忍,只是人们都想得太多。

嗯,是的。我还是个孩子,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我还有美好的梦想和未来,我才十一岁十一个月零二十八天。我为什么要输给现实呢?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然后拿出纸巾把桌子给擦了。

刚刚结束了月考的最后一项考试,手表的指针也指向了四。门口堆积了一些人,我想等他们走了以后再走好了。

我考得很差,不是一般的差。本来平日可以帮自己把分拉高的英语都考的很差。估计物理都及格不了。我跟好友X说:“没办法和你一个考场了。”

而她什么都没有说,我相信她懂我的。

回去以后,我妈说我原来可以再努力一点的。

我掉了几滴眼泪没说什么,只是觉得自己很没用罢了。

面对学期的第一次考试,我却成了淘汰品。

然后我便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现在才开始想,自己今后到底要怎么样,要走怎样的路。我开始佩服那些靠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的人了。我不明白他们是怎样做到的。我曾闭眼想自己和x俩人一起并肩走过高中的大门。可现在我能想到的,脑里可以出现的,便只是一坨起了毛线的黑球,打结了,千丝万缕,越团越乱。

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我现在明白了,任何我所幻想的,计划的从来都不会实现。所以一开始我对自己考月考有一点点幻想,也马上劝自己打消了。我现在变得不敢再想。毕竟都已经被预知和计划的未来也就不能叫做未来了。

这个夏天很快便将过去。

【篇三:论创新】

在当科技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事物出现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以后的周记只需在网上完成,做到了无纸张、无污染化,可也有些同学认为这太折腾没必要。新事物的出现既有利也有弊,在方便老师批改的同时,也许有些同学借着上网写作业的理由趁机玩会儿手机。所以,在面对新鲜事物的出现我们是该接受还是拒绝?

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接受。

当今中国为什么变得强大,比尔盖茨为什么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他们敢于创新也善于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生存的必需品。因为创新,电灯取代了蜡烛、汽车取代了马车、空调取代了电风扇……也正是因为创新,社会日益进步。

可盲目的创新往往也会弄巧成拙,像那“邯郸学步”的人,觉得别人走路好看便学别人走路,最后走了个四不像,连自己原来怎样走路都忘了。这样似乎是创新了,但方法不对,也是行不通的。

前段时间微博上传的沸沸扬扬的作家抄袭事件,让自己的名字成为抄袭的代名词,有些人甚至还支持抄袭者,说被抄袭是原创者的荣幸。这又算得了什么,自己不愿去创新而直接去抄袭别人的劳动成果,一个没有创新能力人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懂得创新往往会成为社会的绊脚石。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只是人们不敢去触碰。创新并不难,等到它的力量真正展现的时候,大家都会为它鼓掌。

除了创新以外我们还要学会接受新鲜事物,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它的变化已超出你想象。那些思想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只会默守陈规的人,最后也只会成为社会的淘汰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史在更替,时代在不断变迁,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状况。新事物的出现,与其被动接受,何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勇于创新,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

【篇四:论人与人工智能】

就在不久之前,美国一家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公司发现,在研发的机器人中,有两个机器人竟然脱离了人类的控制,开始自己进行交流。虽然交流的内仅是简单又不连贯的单词,但这一事件迅速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有些媒体开始揣测:这会不会是一种我们人类所不知道的语言?而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密谋着什么?一时,未来将会被人工智能占领的恐慌有在人群中蔓延来来。

我对于这一想法感到有些可笑,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难道是未来不知何时会拥有独立思维的人工智能?显然不是的。苹果公司的总裁库里说过: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人是能够独立思考的生物,有喜怒哀乐四种情绪,而人工智能只是冷冰冰的一堆代码,只能按照设置好的程序进行工作。

但是当今社会,人与人工智能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起来。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帖子,写帖子的作者在一次突发疾病后独自前往医院,当时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但作者身上并没有带够做抢救用的手术费,院方因此对作者置之不理。最后作者的朋友赶来交了钱,医院才对其进行抢救。事后作者得知自己是突发脑出血,再晚一步就可能无力回天。我看完这个帖子心里一阵寒意。先交钱后看病,这的确是医院应走的程序。可是在紧急关头,难道一条程序远比一条人命重要吗?那么这种只会按程序办事,对人情已经淡漠到冷酷的地步,又与冷冰冰的人工智能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人情与程序的孰轻孰重还需视场合而论。在遇到触碰到原则的问题时,弃程序而顾人情,这就是愚昧的表现了。

现今,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接近于人类,而人却越来越接近人工智能。一旦当两者都达到极端,那么可想而知,人将不复为“人”。届时,所谓的“人”就与现在的人工智能相差无几,甚至论智慧还远远不及人工智能。这只是我所做的一个极端的假设,但如果我们仍不改变,这一天终将到来。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感谢那两个“脱离控制”的人工智能,无论它们是真的开始“思考”还仅是出现了故障,它们都使人类开始有所警醒。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其实取决于我们,如果我们人类开始改变自己就无惧未来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隐患;反之则会成为优胜劣汰的自然准则中的淘汰品。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