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蒋巷生态园拓展记事】
十月三日,我和爸爸还有班里同学的家长一起去蒋巷生态园开展了一场有趣的拓展活动。
这一天,我们早早地来到学校门口集合,8点钟我们就出发了。到了生态园门口,胡叔叔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面小红旗。进入生态园,大路两旁绿树成荫。走过一座桥的时候,我看见桥下一群肥肥的白鹅和鸭子在戏水。大约三十分钟后,我们来到拓展区,带领我们进行拓展训练的是杨教练。
下午,杨教练指导我们完成第二层的拓展练习,有钻竹笼、走钢丝等项目。经过攀岩,我登上了二层的拓展平台。首先,我要钻过三个悬空的竹笼。我弯下腰,跪在竹笼里,双手撑住两边,顺利地来到了第一个竹笼和第二个竹笼的连接处,教练说:“记住,膝盖不能落空。”我犹豫了一下,才把膝盖抬了出去,跨到了第二个竹笼里面,同时,也看到了在下面为我加油的爸爸,我浑身又增添了力量,一鼓作气通过了第三个竹笼。稍作休息,我开始了第二关走钢丝。我脚下踩着一根钢丝,双手紧紧抓住上方的导向绳,并努力使身体保持平衡,慢慢地,我也通过了这一关。站在高高的平台上回头看,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天就过去了。今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篇二:美丽的生态园】
我的家乡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说宽阔的篮球场、篮球场前面的一个小树林、美丽的公园,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家乡的生态园。
春天,生态园里的荔枝树结了一个个绿色的小刺球,就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一阵春风吹来,小刺球就开始跳舞了,跳得真美啊!
夏天,小刺球慢慢的变成了红色,我在生态园门口就可以闻到荔枝发出的香味了。微风吹来,荔枝就摇摆着,好像对人们说:“我已经成熟了,快来摘我呀。”这时,站在生态园门口的人们早已冲进生态园里摘荔枝,每个人都满载而归。
秋天,荔枝树的叶子纷纷落下,给大地穿上了美丽的衣裳。落下的叶子是黄色的,为什么是黄色的,不是绿色的吗?原来是秋天的使者给出叶子换了新衣裳。
冬天,基本没有人去生态园了,生态园冷冷清清的。但是不还可以听见水声,那是小河里鱼儿们在嬉戏吧,它们应该玩得很开心。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生态园。
【篇三:风过,人不再】
理想园的门口,熙熙攘攘……
六月风过,人却不再。
理想园,一个承载着我青春的地方,亦是我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依稀记得17年9月的炎夏、11月的游学和12月的理想剧场……同这个六月像极了,然而,更不像罢了……
苦涩中未尝不夹杂着喜悦,有一种欲说不得的感觉,喉中似有什么卡着、却也感觉无足轻重。
三度春秋,有时而宛如春风化雨、时而疾言厉色的美芳;有打球键盘侠也不失风度的老陈;有严格风趣又时常飙出几句中式英语的老邵;有实干稳重而严厉细心的“老托”(尹老师的英文名叫Tony);有“熊哥”“富哥”“贤哥”……一时,思绪散落漫天。仿佛一切都在昨天,一瞬间就将毕业。时间的利刃划过太多太多,来不及收拾,猝不及防……
六月的风中,满载着不舍。
在这片不足2公顷的土地上,竟涵盖了千千万万的思考。
记得那天晚上打球结果晚自习迟到,足足“反思”了一节自习。下课了,教室里热闹起来,而于我,却是弥足珍贵的静谧。
我,被“灵魂三问”,被自己。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
反反复复,翻江倒海。我只知道,问号的数量是3的倍数。
我沉思,不如说是我成长。
我低头,不如说是我自责。
我闭上眼,不如说是我心中波涛汹涌。
六月的风中,满载着遗憾。
中考落下帷幕,汗水浸透的大堆试卷终于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接过毕业证书的一刻,震撼,再是笑颜,风吹散头发就如征蓬,却不失带来的一丝暖流,踌躇飘向未知的远方。
毕理想园门口,熙熙攘攘。拂过六月的风,迎来明日的朝阳。
业,是终,亦是始。只不过是在理想园,我的旅途结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