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国人失去闲情雅致了吗】
“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陆羽于竹林深处独饮清茗一杯,留《茶经》于后世,何其闲适;东坡于千古琴音中“散不平之气,洗不和之心”,在琴音的情怀,记《水调歌头》于词,何其享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这纷扰红尘中,李白不理俗事,寄千古风流于诗,何其潇洒。
而如今,这样的闲适,享受,潇洒在现在的社会中还存在吗?今清茶被可乐代替,美酒只成为交际应酬的陪衬,琴声中再无寄托与襟怀,忙碌的人群在急躁的海洋中沉沉浮浮,平静已成为奢侈品,我不禁想问:中国人还有闲情逸致了吗?
功名,利禄驱使着人们在这纷扰的社会中奔走,想要利用更短的时间去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再没有人愿意将时间分出来做“无用之事”,便就再没有了闲情逸致。于是,在人们争分夺秒的急躁中我们看到了这些:一座座“豆腐渣”工程拔地而起,经不起考验而坍塌;各种各样的快餐,速食品牌纷纷而起,在人群中留下健康的隐患;各种各样的疾病纷纷出现,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带走。在急躁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得到。
其实,真正的艺术与成功往往在闲情逸致的平静与宽舒中诞生。年近七十的黄公望用了三四年的时间为道友无用师画了一幅画,这幅画就是著名的《富春山居图》。这件在当时为名利奔波的人们看来无用的事,却成就了传世的名作。曹雪芹披阅十载,用一颗平静的心叙写着封建社会的百志,这个在当时人们认为“从富家子弟到贫困书生”的悲哀,却用宽舒与平静作出《红楼梦》这部巨作。陶渊明一生困顿,却安贫乐道,在无尽的闲情中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可见,闲情逸致的宽舒并非真的无用。
如今,中国人失去闲情逸致了吗?我想是的。我们这个曾被“最闲适的民族”已渐渐在这浮躁的浪潮中失去了本来的色彩。再无平静,再无宽舒,仅余迫促与急躁,这是我们多大的悲哀!功名,利禄不过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可无可有的附属品,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这些浪掷了我们本就短暂的一生,放下急躁,为自己的心留下份平静与宽舒,或许你无法取得真正的艺术与成功,但至少你的人生可以有那么一段宽舒的时光,让我们来到这世间多一份无悔与从容。
【篇二:生命的意义在于挑战磨难】
生命之意义,古来共谈。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传播芬芳,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绽放生命,也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孤独追求。可我独独欣赏“磨难”这个字眼,因为它激人奋进,引人自强。只有不断地挑战磨难,生命的意义才会得以凸显。
孙武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如项羽破釜沉舟最终完胜巨鹿,如刘备乌江跳马逃脱重围,如文鸳困于敌群左突右杀,最后威震天下、名扬四海,如蓝玉一夫当关,折了胳膊断了右腿仍然丝毫不惧,最终迎来救援之师……由此观之,磨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对磨难,对它退避三舍。
勇敢面对磨难,磨难就会转化为进取的动力。从不放弃,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磨难其实是成功的预兆。
有人说,“磨难是成功的光荣史”。回首过去,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如勾践卧薪尝胆光复越国,如司马迁受宫刑乃赋《史记》,如陆逊饱受排挤官拜都督。相对之下,我更偏爱于“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正是在硝烟四起之际才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英雄,如身兼“四宝”的史将军,如屡遭迫害的管仲,如勇冠天下的双枪将董平,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磨难才铸就了他们的人生,是逆境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佩恩说过:“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茶圣陆羽。陆羽自幼父母双亡,是街道上的弃婴,常常招来路人的歧视,在年少时曾立下壮志要有所作为,却要受到智积禅师的百般刁难,在求学时受到同门的排挤……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削弱陆羽进取的决心,反而激励他更加努力的创作《茶经》,流芳百世。一代“茶仙”的经历说明了: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迎来黎明之后的曙光。
磨难,正如物理学中的力――你对它作用时,它便会对你施加反作用力,推你前行……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惧怕磨难,不逃避磨难,不远离磨难,不断的挑战磨难,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