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太湖美景】
太湖三白,美味无穷。九月一日,太湖休渔七个月后开捕,太湖鱼市便热闹起来。
秋高气爽,恰逢周末,我们全家奔赴太湖边大采购。沿路上美景如画。蓝天中的白云变化万千,有的如棉花糖般,有的像龙头,有的像奔马,一路跟随。太湖沿岸的座座青山,真正印证了习大大的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人忍不住大口呼吸,大声赞美。
到达太湖一号桥和太湖二号桥,立马可见一片丰收的场景。靠着湖边,停满了一艘艘满载而归的渔船。岸上的吊机在不停地将整筐的鱼虾运输到马路上依次排队的大货车上,装满后,立即送往各地。我们停好汽车,前往鱼市。一路上满是渔民晾晒的白虾、鱼干。走到二号桥,恰逢桥边不远处的渔船收网。随着渔网不断缩小范围,白花花的大鲢鱼蹦跶出水面老高一截。船上渔民们一个个眉开眼笑、咧开了嘴,掩不住的丰收喜悦。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太湖里哪来这么多鱼啊?这么多渔民都在捕鱼,鱼会不会灭绝呀?”爸爸说:“正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太湖水产的长远发展,政府规定每年太湖要从2月到8月休渔七个月的。这样就能保证鱼类的正常繁衍,也保证了渔民的收成。”
我们到达太湖渔市。集市内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各家商户都是门庭若市。我发现那些商铺跟普通商铺是不一样的。它们都是前后贯通的,前面是鱼市,面对我们买家,后面则直通太湖。一有自家的渔船靠岸,立马会有渔民分门别类地接收物资,及时补充各种水产。各家商户门口一个个大水箱里,装满了新鲜的太湖水产,太湖白鱼、大花鲢、太湖银鱼……特别是那些大花鲢,足有十几斤重,一点都不输于旁边的大青鱼呢!而相对应的太湖银鱼,个头那么小,白白的,嫩嫩的,还都娇贵地躲在冰水里。我们货比三家后,爸妈挑选了我最爱的白鱼、银鱼和鲢鱼,我都等不及要快些回家品尝那美味的鱼头汤了。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太湖的美景,更有太湖的美味!
【篇二:牵手】
幸福是手牵着手,慢慢度过人生的喜怒哀乐。
——题记
爷爷奶奶早已暮成雪,可平日里,却总有彼此间的暖意。
偶有一段时间,我住在爷爷奶奶家里。那间房子除非在艳阳高照的时候,否则基本上没有阳光透过窗棂映进屋内。而我这个第三者,却误入了他们的暖洋中,感受着宛如冬日里暖阳般的温暖。
“老太婆,起床买菜啦。”爷爷每天早上都会如此对着熟睡中的奶奶叫道。奶奶爱睡懒觉,而爷爷总会早早整理好衣物,眼里充满着孩童般的欢喜,催促着奶奶起床。奶奶的背不好,只得慢慢地换好衣服,步履蹒跚地走出来。
曾有一次,天刚蒙蒙亮,我便从床上爬起来,偷偷随着他们走到嘈杂的菜市场。家门前是条宽阔的马路,早已被上班族所占据。这时,爷爷紧握奶奶的手,越过人来人往、越过车水马龙。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稍有不慎,便会和亲人走散。爷爷很自然地牵起了奶奶的手,实在是羡煞旁人。无论是春光乍泄,还是冬风刺骨,爷爷奶奶都爱在一起出行时牵着手。
奶奶是这间市场的常客,他俩也爱一唱一和地讨价还价,总把摆摊的商户逗笑,遂依着奶奶的意愿。而我却在他们离开这家摊位时,听见商户小声嘀咕道:“这俩老夫老妻真幸福。”这一天是冬至,可南方仍着一丝湿热的气息,微风时常掠过,艳阳好似因他们而特地拜访这里,我尾随着他们,两人饱经风霜的双手似磁铁般未曾松开过,互相依偎、互相温暖。
在后面跟随着他们的我,忍不住想上前去给他们一个惊喜。而当我突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时,奶奶的脸颊泛出一丝红晕。我知道,那不是因为我的突然出现而感到惊讶,才泛出的红晕。也许,奶奶想到了她年轻时出嫁的那份羞涩的情感吧。他们的双眼中,都闪烁着一道温柔……
或许,人过花甲后的幸福,不一定是要金钱的点缀;不一定要甜言蜜语的修饰;也不一定要甜蜜的表白。真正的幸福只需要手牵着手,缓缓度过人生的喜怒哀乐、白头偕老。
爷爷奶奶的双手直至回家后才松开,他们宛若那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他人,温暖着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