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库相关作文

【篇一:生如夏花】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善良。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我认为他也是其中之一。

他,是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叫施振峰,是乐余人民医院的一名普外科医生。2014年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可能是由于缘分,2016年的3月,爸爸意外的接到了来自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一脸兴奋。“通知的是什么事情啊?”“他们说有一名白血病患者跟我初配成功了,是否愿意捐献骨髓。我思考了一阵子,问:“爸爸你捐吗?”“当然!这可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在那个时刻,我觉得爸爸在我心目中是最善良的人。

之后全家人都知道了,妈妈十分担忧,爷爷奶奶更是坚决不同意,他们觉得捐献骨髓对身体有很大的伤害。但经过爸爸的再三解释说明这对身体没有什么伤害,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有人做这样助人为乐的事情,另外如果爸爸捐赠的话他会成为张家港市医疗卫生系统骨髓捐赠的第一人,会给张家港市的市民起到引领作用,让大家对骨髓捐赠不再害怕,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受捐的人。这时大家的意见都换成绿灯——同意了!我也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

无论他不是我的爸爸,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016年11月,妈妈陪着爸爸到了苏大附一院,打了一星期的针之后,爸爸身体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万事俱备,医院开始造血干细胞的采集。爸爸手上的鲜红的血液流入一台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分离后的血液再从另一边流回他的身体。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中午十一点左右共采集了19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浊液。与此同时,来自北京的护士阿姨也恰好到苏大附一院,还带来了一个平板和一本写的密密麻麻的日记本。这是那位白血病患者送给爸爸的。我看了那本日记之后,得知受捐者是一位80后山东阿姨叫马秀云,那位阿姨十分不幸,订婚第二天被查出白血病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病痛的折磨,字里行间充满暖暖的感激之情。于是爸爸也写了回信祝福她早日康复,过上幸福的生活。并把平板也寄了回去。

高尔基说过,给永远比拿愉快。是的,生命的价值其实不在于索取而是奉献,而奉献正出于善良。

善良像阳光既可照亮自己也照亮周围的人;善良像清泉可以滋润干涸的心田,善良者的生活,犹如夏花般绚烂!

【篇二:给予是一种幸福】

在大多数孩子还在享受无忧的生活,穿着漂亮的衣服,抱着可爱的芭比娃娃,牵着父母的手一边走一边撒娇时,却还有一些孩子每天在忍受着治疗、化疗、输血带来的疼痛,承受着那无力承受的生命重压。他们都还来不及享受亲情友情带来的温暖和爱情的温馨与甜蜜,也还来不及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便匆匆地滑向了生命的终点,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看到最多的也许就是父母那含泪的双眸与无奈的眼神。

每每在电视上看白血病患者苍白的脸颊,勉强在镜头前挤出的一丝微笑,从小与疾病为伍的我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他们心中的无奈,那种远离同学、远离朋友、远离社会的痛苦,那种长年累月与病床相伴的绝望。于是,我想用自己的双手为他们撑起哪怕一小片蓝天。

终于,在庄严而神圣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上,我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自己从前的夙愿也终于有了开始和行动的方向。

记得在那个和煦的下午,有风。学校的音乐厅里挤满了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同学们,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激动,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平静,只有台上的大屏幕显示着这并不是一次普通意义的抽血,而是为了挽救更多鲜活生命的付出,虽然这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却带给我莫名的兴奋,原来给予别人的幸福,自己收获到的是一份更大的幸福。这种幸福绝对不是任何人或者任何物质条件所能够交换的。

而作为一名骨髓捐献者,我是希望有更多地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去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无须套什么伟大的光环,也不要套过多多有爱心的话语。在我的思维里,我仅仅是觉得自己想做并且需要去做这件事情,所以我去做了。

我并不知道我哪一天才能真正地去帮助另一个人。可在知道自己真正成为一名骨髓捐献者的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说,我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为他们的生命平添上一份原本属于我的绿色。

【篇三:善待生命】

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吗?我们可曾这样叩问过自己的心灵?有人说,生命如夏天的花朵般绚烂妖娆,因此,我们看到它所散发的光芒时,就应该好好握住它,珍惜它。与美国火箭队续约五年的姚明,身价高达7600万美元,对他来说,一场重要的比赛,可能会为他带来数百万的收入,但姚明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行列。记者问他,现在你是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是真的捐还是作为一个形象代言人?“我已经签过意向书了,一旦配型成功的话,马上就捐。"'如果你正在参加一场比赛呢?’"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

当金钱与生命被放在天平的两端时,姚明选择站在生命这头。有人也像姚明这样肩负重任,他们尊重人的生命。可也有人在这物欲横流的浪潮中被金钱蒙蔽了良心。

有些人漠视生命。在他们的眼中,钞票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而生命不过的转动金钱磨盘的苦命的驴。我们忘不了黑砖窑事件,更忘不了砖窑中的孩子裸露着黝黑的上身,睁着混杂着无助与惶恐的大眼睛。还记得孩子们说过一句话:“我们的像奴隶一样干活。”是的,矿主用沾满利益的双脚踩碎了他们的尊严,对生命的最后一点尊重。他没有将孩子们视为有尊严的生命,只把他们当作赚钱的工具。

他们是践踏生命的人,用自己罪恶的双手遮蔽了自己的良心;他们也是轻视生命的人,在他们眼里,钱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是不热爱生命的人,若只视自己的生命如夏花,是他人的生命如草芥,还何谈热爱生命呢?

尊重生命的人,用自己的肩膀挑起重担。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如夏天的花朵般绚烂妖娆,请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这样,才不愧对这一次证明的路程。

【篇四:无言的爱】

每次经过中心广场的爱心献血屋时,我都不禁会停下匆匆的脚步,我总想着有一天,我也会踏进这间小屋,成为献血中的一分子,用那无言的爱去帮助更多的人。

血液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病人和伤员需要输血抢救,献血对于他们就意味着生命,这些抢救需要大家的无私奉献,当每一个人献出自己的一点鲜血时,就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曾经在我们学校就有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得了白血病,我们学校先组织了捐款,然后有很多老师和家长来到中心献血屋进行献血,同时多献了5毫升,自愿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能够配对成功来帮助她。我看过太仓献血的相关报道,已经有9位爱心人士配对成功,献出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拯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无偿献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一定的勇气,就可以救人于危难之中,看着流动采血车上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他们献血的时候一脸微笑,走的时候也带着一脸的满足,我不禁为那些不知名的献血者的崇高的行为而感动。我看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的新闻,听闻汶川发生地震后,四川成都的许多居民排着队伍在献血中心献血,因为地震以后有许多伤员都是外伤,需要进行输血,正是无数献血者的雪中送炭,才挽救了更多的生命。

无偿献血是出于崇高的救死扶伤的目的,是整个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体现,是一种爱的奉献。我知道,我和妈妈都是万能的O型血,等我长大了,身体符合条件了,一定也会加入到这个庞大的爱心团体,不同的血型,相同的关爱,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这个有情有爱的世界里,愿人间自有温情在,真情永在人间!

【篇五:温暖在人间】

周末,万里无云,我来到中心广场的爱心献血屋,参加小记者活动。

我一进大门,就闻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我环顾了一下四周,里面很干净,很整洁,给人一种心平气和的感觉。这时,一位护士姐姐领我们来到了献血室。我看到里面有一位大哥哥和三位叔叔正在献血。

一位大哥哥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他看上去才十八九岁。“这位大哥哥在献全血,这三位叔叔是在献血小板。”护士姐姐微笑着介绍。等献全血的大哥哥出来了,我们忙把他围住,纷纷提问起来。“请问你是第几次献血?”“这是第一次。”大哥哥微笑着说。“那你扎针的时候疼不疼?”“嗯,稍微有点,因为看到针管很粗,看着就有点疼。”大哥哥很幽默地说道。“既然你觉着扎针很疼,为什么还要坚持献血呢?”一个圆脸的女孩问道。“这是有利于同胞的事,我们应该支持的。”“这位大哥哥还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呢!”护士夸赞道。我心想:这位大哥哥这么年轻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大哥哥,你太厉害了!你是怎么想到要加入骨髓库的?”“这还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如果能找到相匹配的血型,能救人一命,也是很好的。”“嗯,今天这位大哥哥的爸爸正在采集血小板,左边第一位就是。”护士话音刚落,我们就对大哥哥的爸爸发起了“攻击”。

我首先提问:“叔叔,你是第几次献血?”“这是第五十次了。”“哇,那您一定坚持了好几年了吧?”“嗯,是的,我是从2012年开始献得吧。”“刚才听大哥哥提起,你早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您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当时我也没有多想,造福同胞,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呀。”“叔叔,请问你有没遇到过突发事件?”“有呀。记得那一次,我正在烧饭,突然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让我去献血小板。我当时就扔下锅铲,出门去了。”我们个个都张大了嘴巴,因为叔叔造福同胞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

这时又有一位阿姨来献全血。当闪烁着寒光的针管刺入阿姨的皮肤时,原本透明的塑料管顿时被鲜红的血液染红。当时我们看了都害怕,有几个小女孩甚至都叫出了声音。而阿姨却很平静地面对这一幕。我们十分佩服这位阿姨的勇气。

接着,我们一行人参观了血库。知道了普通血液必须在4℃储存,血小板则是维持在22℃保存,并不断震荡。

这次献血屋之行,让我了解了献血屋,也知道了一些常识,结缘了许多好心人,真是收获满满。

【篇六:生活需要互助】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只有人与人互相帮助,这个社会才会变得和谐美好,人们的生活才会变得绚丽多彩!

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让别人下次也帮助你;帮助别人要发自内心,不求回报。下面我所叙述的故事,一定会给您以人生的启示。

二十六岁的陈红是江苏省一名患了白血病的女青年。就在她危在旦夕感到无生存希望的时候,台湾慈济骨髓库发来了消息,台北一位男青年的“人类白血球抗原”与陈红相符。

经过台北那位男青年的同意,手术开始了。男青年与陈红的骨髓配对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自愿捐献者——台北的那位男青年在抽取骨髓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救人的感觉真好!”

虽然陈红的病治好了,但还有许多同她一样的白血病患者仍被病魔折磨着。他们期盼着:有这一天,他们也能像陈红一样,通过好心人的帮助,治好自己的白血病,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陈红认为:自己的新生命来自全社会的关爱,她应当回报社会,帮助那些处在痛苦中的白血病患者。为了给白血病人筹集治病的款项,她先后到二十多个城市演讲,动员人们捐钱。几年后,陈红募捐了一百多万元,自己也捐了将近十万元。

台北那位男青年是伟大的,他乐于助人,不求回报;陈红是懂得感恩的,她通过努力,筹集了一百多万元,帮助了许多白血病患者。他们的爱心和善意令所有人感动不已。也许,我们无法像他们那样去帮助他人,但我们可以在生活小事上为别人排忧解难。尽管我们的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同样体现了我们的爱心和善意。

一撇一捺互相支撑,构成了一个“人”字;人和人互相帮助,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我要说:社会生活需要互助!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