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厅相关作文

【篇一:我是“兰台”小令史】

什么是“兰台”?什么是“令史”?档案馆里到底藏了哪些秘密呢?我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来到了神秘的萧山档案馆。

在橙子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探索档案馆的奥秘,经过讲解员老师的一番娓娓道来,我们才恍然大悟。“兰台”原来指的是汉代皇宫内藏“图书”之处,这“图书”可不是单纯的写书,而是指书籍、文件、图画等各种档案。“兰台令史”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官职——汉代主管档案工作的官职,负责档案资料的保管、史书的编撰。也许你们都不知道“档案”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吧!其实,早在商代就有档案的存在,到了清朝才有“档案”一词之说,它的历史十分悠久。现在的萧山档案馆内也珍藏着不少档案呢!有南京大屠杀时“百人斩”的报纸,报纸内容讲了日本的两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时,比谁先杀满一百人,其中一人杀了一百零六人,另一人杀了一百零五人,这对敌人来说不以为然,但却令我们中国人无比痛心和气愤,档案馆内将永存这段难忘而不堪的历史。馆内还藏有萧山来氏家谱、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地契、民生档案、名人档案……记录了祖国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这些档案不光是纸质版本,还有光盘、照片(图片)等形式被保存了下来,这里“无奇不有”。

最精彩的是教育基地,里面有五个有趣的小厅,古代厅、近代厅、现代厅、文珍厅、人物厅,这里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从史前至现在的档案及人物还有文物、宝物都以仿制品的形式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令大家惊叹不已。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位历史学家——易中天的探索故事,他的家在1939年9月23日一夜间死亡了400多人,这是一场“营田惨案”,易家人却在前一个夜晚匆匆逃走了,一个个谜团都令我们心中疑惑不解,他们又是怎么得到消息而提前落荒而逃呢?全家那么多人该如何转移呢?由于时间关系,所以这一个个谜团并未在我们眼前解开……

此次活动让我对档案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它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给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当“兰台小令史”吧!

【篇二:第一次走进萧山档案馆】

档案是什么?档案馆有什么?档案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些疑问,5月26日下午我以萧报小记者的身份第一次走进了萧山档案馆,去那里查找我心中的答案。

首先我们来到档案馆的二楼多功能厅听章老师给我们讲述关于档案方面的小知识。原来汉代的兰台就是现代的档案馆;当时的兰台令史就是现代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就连档案一词在历史各朝中上有着不同的称谓,有册、中、典籍、文书、文案、案牍等之称。这一课真让我大开眼界,对档案有了更新的了解。

通过对档案知识的学习,随后由周老师带我们到一楼参观档案馆。那里记载了萧山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见证了萧山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的吴越相争的古战争到近代的浴血奋战获得解放,再到现代工业企业的新兴崛起;从八千年前跨湖桥文化、九百年历史的湘湖、中国瓷器发源地等历史遗址到楼塔细十番、翻九楼、河上龙灯胜会等如今的非遗精萃;以及沿江制盐、萧山土纸、萧山花边、仿南宋官窑瓷等手工艺品;萧山萝卜干、萧山霉干菜、萧山三黄鸡等土特产品;西施、贺知章、葛云飞、毛奇龄等历史人物,档案馆按古代厅、近代厅、现代厅、文珍厅、人物厅等五大厅进行分门别类存档陈列,让前往参观的市民对萧山的历史沿革有个纵向的深度了解。原来档案馆是讲述萧山人杰地灵和源远流长历史的好地方。

走出档案馆,我们便来到了放映厅观看《客从何处来》的记录片。片中70多岁的易中天先生通过查找档案的方法查清了自己的身世,查清了为什么70多年前易氏家族一夜之间死了400多人而自己家庭成员却免遭日本人的侵略的真正原因。原来档案有这么神奇的作用,既可以弄清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事情的来拢去脉,又可以让我们新生代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

离开档案馆前,想不到还让我们每位小记者通过输入爸爸妈妈的信息资料查阅到了他们的结婚照。原来档案馆除了可以查到历史档案外,也可以查阅个人档案。如果有空的话大家可以前往萧山档案馆免费参观,了解一下档案的前世今生。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