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契相关作文

【篇一:我是“兰台”小令史】

什么是“兰台”?什么是“令史”?档案馆里到底藏了哪些秘密呢?我带着一连串的疑问来到了神秘的萧山档案馆。

在橙子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探索档案馆的奥秘,经过讲解员老师的一番娓娓道来,我们才恍然大悟。“兰台”原来指的是汉代皇宫内藏“图书”之处,这“图书”可不是单纯的写书,而是指书籍、文件、图画等各种档案。“兰台令史”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官职——汉代主管档案工作的官职,负责档案资料的保管、史书的编撰。也许你们都不知道“档案”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吧!其实,早在商代就有档案的存在,到了清朝才有“档案”一词之说,它的历史十分悠久。现在的萧山档案馆内也珍藏着不少档案呢!有南京大屠杀时“百人斩”的报纸,报纸内容讲了日本的两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时,比谁先杀满一百人,其中一人杀了一百零六人,另一人杀了一百零五人,这对敌人来说不以为然,但却令我们中国人无比痛心和气愤,档案馆内将永存这段难忘而不堪的历史。馆内还藏有萧山来氏家谱、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地契、民生档案、名人档案……记录了祖国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这些档案不光是纸质版本,还有光盘、照片(图片)等形式被保存了下来,这里“无奇不有”。

最精彩的是教育基地,里面有五个有趣的小厅,古代厅、近代厅、现代厅、文珍厅、人物厅,这里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从史前至现在的档案及人物还有文物、宝物都以仿制品的形式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令大家惊叹不已。老师还给我们看了一位历史学家——易中天的探索故事,他的家在1939年9月23日一夜间死亡了400多人,这是一场“营田惨案”,易家人却在前一个夜晚匆匆逃走了,一个个谜团都令我们心中疑惑不解,他们又是怎么得到消息而提前落荒而逃呢?全家那么多人该如何转移呢?由于时间关系,所以这一个个谜团并未在我们眼前解开……

此次活动让我对档案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知道它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给我们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当“兰台小令史”吧!

【篇二:参观运河博物馆】

今天,天气十分凉爽,太阳公公害羞似得躲了起来,爸爸要带我参观京杭运河博物馆。

我们来到运河文化广场,这里可真热闹啊。我看见一处建筑物,上面写着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没错,就是这里啦!我迫不及待想要进去看看。

走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艘木帆船,脚下是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流着清澈的水,还有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置身在大运河,美丽极了。我们参观了“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运河畔的城市”、“运河文化”四个展厅,了解了许许多多关于运河的文化。

最吸引我的是古代人使用的东西。我看到了铜钱、粮票、地契、还有古时候的刀具。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一个大木架子前,手里拿着“木杆子”。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用于织布的工具。古时候的人可真聪明呀!

我们穿过博物馆的四个展厅,一路看见许许多多铜像,我跟他们握了握手,真是有趣。这些可都是为我们后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呀!我要向他们学习。

时间就像调皮的小孩,从不提醒别人就偷偷得溜走,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我学到了许多,真是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生活。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