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
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人回家种一头蒜或泡一些黄豆,来观察它们的变化。写完作业,我拿来一头蒜,剥去紫色的外皮,一个个象牙白的蒜瓣展现在眼前。它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有的白白胖胖像一个水滴;有的弯弯的像一个月牙;有的又小又扁,什么也不象。
它们拿在手里又硬又滑,闻一闻有一股刺鼻辛辣的味道。我找来一个装月饼的小盒,把它们洗干净,然后把蒜瓣尖朝上,根朝下,摆放在里面,再接一点水,让水没过蒜的一半就行了。我看着蒜瓣们静静地泡在水里,不禁想:它们会发生什么样奇妙的变化呢?我期待着,盼望着。观察日记二则10月4日星期三天气晴蒜泡下已经好几天了,它们果然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起初,蒜尖上都裂开了一点儿小口,小口周围出现了淡淡的紫色,好像涂上一层薄薄的胭脂。有的蒜瓣已经从裂口里拱出了嫩芽,原本淡褐色的根部也滋出了细小的根。接着,嫩芽们争先恐后地破口而出,如雨后春笋般越长越高,并且你追我赶,好像在比谁长的最高。
嫩芽的下端白里透绿,越往上就变成了翠绿色,就像一把碧绿的剑指向天空。下面的须根也由一点点的银芽变成了盘根错节的一大团,分不清彼此。看着它们生机盎然的样子,我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它们是在我的照料下才显得如此挺拔茁壮。观察日记三则10月17日星期二天气晴一转眼,二十天过去了,蒜苗愈发显得郁郁葱葱。下面的根就像一堆乱糟糟的白线团,互相缠绕在一起,把蒜高高地拱起,使得原本就不大的月饼盒显得更加狭小,我不得不找一个更大的盒给它们重新安家。现在,蒜苗最高长得已经有20多厘米了,但它的生长速度却放慢了脚步,其它稍矮的也不甘示弱,正在奋力追赶,大有不超过它不罢休的劲头。蒜苗刚长出来的时候只有一片细叶,随着它越长越高,细叶也由一片逐渐变成两片甚至三片。
虽然我只泡了10瓣蒜,但远远望去还是一片葱郁茂盛。妈妈说:“蒜苗已经长得差不多了,如果把它们剪掉,说不定还能长出新的叶子呢!”看着这一片翠绿,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毕竟它们是在我的精心照料下长大的。
【篇二:一堂有趣的劳技课】
劳技课上,刘老师笑眯眯地问我们有没有做过饭菜,一听到这个问题,我们顿时明白了,哦,原来今天的劳技课要学习做菜!
别看我们班平时文绉绉的,可只要刘老师说到有关做饭做菜时的话题时,一个个就像专家似的,高谈阔论地说起做饭做菜的要领。特别是王若愚,平时一副懒散的摸样,可一聊到有关做饭做菜的事,他就立刻变成了一个小行家,与别的同学夸夸其谈起来!刘老师让我们自由交流了一会之后,便开始向我们发出有关做菜的提问,如做菜时怎么将菜放进锅里而不会让油溅出来之类的小诀窍,许多同学踊跃的举手回答,看到同学们如此认真的模样,刘老师的嘴角流露着一丝丝笑容。交流了一会,刘老师见我们一个个信心十足,便给我们留了一个特殊的回家作业——回家炒一盘银芽肉丝。由于一些同学还没有做过菜,刘老师特地给我们讲了一下做银芽肉丝的过程,其中还特地地强调了让我们自己做菜,请家长品尝我们的成果。我认真地听着刘老师的话,并将做银芽肉丝的顺序给记了下来,以便在做的时候做一下参考。
放学回家后,没多久,我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超市买来了做银芽肉丝的材料——一块猪里脊肉和一些绿豆芽,我将绿豆芽泡进水里洗净,并把猪肉切成了一小条一小条的。开始做饭了,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我先将火点开,然后往锅子里倒入了一些油,等油烧热之后,我用锅铲将之前切好的猪里脊肉倒进锅里,一倒进去,之前烧热了的油立刻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声响,吓得我赶紧后退,生怕油溅到自己的身上。该给猪肉翻炒了,我哆哆嗦嗦的拿着锅铲,小心翼翼的翻炒着肉片,还好,油没有溅出来!过了一会儿,肉快熟了,根据刘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现在应该将绿豆芽放进锅里炒了,我将绿豆芽从水里捞了出来,快速的丢进锅里,并开始翻炒起来,我认为绿豆芽比猪肉要难炒一些,因为绿豆芽的比较大,而且数量也不少,翻炒时很容易不小心从锅子里掉了出去,等绿豆芽快好了之后,我又往锅里加了一些水,并盖上了锅,等了约4、5分钟,我将锅打开,把菜倒进了盘子里,一道香喷喷的银芽肉丝就出锅啦!
第二天到了学校,同学们把自己做菜的图片和视频展示了出来,内容好丰富呀!有的同学没买到绿豆芽,就用黄豆芽代替,也有的同学向父母请教后做了莴苣肉片等等。同学们纷纷诉说着自己的成功经验,也有的同学“沮丧”的说自己把菜烧糊了。但是大家一致认为烧菜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而且决定以后有机会要多做菜给爸爸妈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