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天桥印象有感】
桥在中轴上,地邻御路旁。
关于天桥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元朝时代,那时北京还是大都,而天桥则是荷塘柳堤,雅集之地。文人志士在这里把酒言欢,哼唱一首元曲,观赏一副美景。这生活安逸如此,岂不美哉?在当时,这里地势低洼,河水不竭,在春夏时在这里看着船夫在荷花之间穿梭顺流而下,美好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有天桥之美,何须西湖,又何须江南?
到了清朝初期,天桥就从普通文人志士的美景变成了“天子之桥”因为地处北京中轴线,是皇帝去天坛祭祀的必经之路,这里就显得愈来愈皇家气派,沿途的小桥流水变成了皇家的气派园林,可是,这里不仅仅是一条皇家祭祀专用路,这里还是北京东西城的分界线,北京的东西城文化差异巨大,这里就成了五行八作百戏争奇的地方,老天桥市场内,有游艺,小吃,商业,医疗。虽说名上是一个皇家的道路,可是实际上北京人的吃穿住行娱都在这里,这里已经完完全全的平民化了。
到了清末民初,这里真真正正的百家争鸣,那边京剧声未落,这边独秀,啊不,陈独秀先生就开始宣讲自己的革命言论,那个时代的北京人的信息主要来源便是在这里,不仅仅如此,这里还是北京各个老字号的剧院,剧场的聚集地,现在的德云社,天桥剧场的位置,便是源于之前的天桥打下的基础。
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博物馆中,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慢慢的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走过每一个展台,每走过一个,都要停下来深思,而在描写老北京的天桥的那一段,他停留的时间最长,然后点了点头,继续戴着自己的眼镜费力的观看着,我驻足观看,沉思了一段,或许,他在欣赏自己曾经参与的那段历史吧,亦或许,他只能在这里,才能看到他对之前生活的怀念吧。
【篇二:美丽花开,何须结果】
何曾有过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心?
何曾有过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
何曾有过张孝祥“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的毅力?
回首过去,看他们美丽的花开,总想着会结出饱满的果实。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意味着有人失败。就像稳压着我的她。历经两个多月的奋战,我失败了,她成功了,一个学期过去,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这一场考试,却又是不尽人意,她却更加闪耀;第二个学期,苦苦奋斗,熬过又是两个月,但他们赢了,我终究是无果。
当迎来竞赛的选拔,总分不低但各科都成绩平平的我还是没有选上。浸满了汗与泪的花,为何结不出香甜的果实?
心累。
曾经一切无言的泪水,一切沉默的努力。在寂静的教室学习,在温馨的房间思考;为一道题苦苦思索,为一篇作文纠结烦恼。最后,开着自己的花,看着它们结果。
有时候在努力也不会有结果。有一次他人获奖,也许是在内心播下种子,也许是飘来乌云,也许是星扎下来细的针。那时,会后悔,会沮丧,会气愤,但无论如何也只是无济于事。结果,不会改变。
当阳光透过叶隙,散下圆圆的金色光斑,露珠还在枝叶上静眠,心中仍是不甘与无奈。
来到一条小溪边,透过清澈的溪水能够看到一颗颗圆滑的鹅卵石静静地躺在水底,甚至能够看清它们身上被水冲出的道道深深浅浅的痕迹。潺潺流水与鹅卵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我心中的沉寂:鹅卵石经历千百年流水侵蚀,打磨,成就伤痕累累却日渐圆润的形态。它那表面的斑痕,难道不是它经历一次又一次流水无尽的侵蚀,却又默默忍受的证明?
再次回望这努力拼杀,风雨兼程的日子,却发现这前行的日子溢满了充实,似水的流年里满是阳光。在伤心时有朋友安慰,收获了友谊;在书中畅游,收获了知识;在与同学的嬉戏玩耍中,收获了欢乐。这些何尝不是我所收获的快乐与阳光呢?
换个角度看生活,忧伤何所俱,唯快乐常在。我伤心并欣慰着,沮丧并拼搏着,痛苦并快乐着,我要将一切的不如意化作我奋斗的动力,追求梦想,用知识充实自己,用双手抒写命运。
美丽花开,何须结果?但我收获了经途的痛苦与快乐,我有美好的过程便罢。美丽的花开放,就是一种绚烂,一种幸福,又何必强求它一定要结出饱满的果实。
【篇三:真情何须陪伴】
当暮色染透苍穹,一轮明月徘徊在天幕。此刻的我,独自徘徊在街头。家在何方?我的内心平静中带着几缕忧伤。
桌上的茶早已被空气吸去了生机,望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心隐隐作痛。爸妈都有了各自新的生活,我只能游走在这看是无限美好的世界里。曾经勇敢的告诉自己:“纵使失怙,也要笑着坚强。”可避免不了的是,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泪如雨落心难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夜深人静,倚栏高楼,黑色的苍穹被窗棂瓜分,远处珠雨如帘。此情此景,伴着无尽的思念与孤独,我沉默着,泪落着,心痛着。我愤怒的呐喊:“这世间真情何在?”我怀着愤恨渐渐沉入梦境……
夕颜缓缓西斜,闪着血色的光芒,与父亲弈棋驱车跳马沉炮,我无情的攻陷父亲的领地,气势汹汹。父亲只有一味的防守,立士飞象平卒,苦心修筑防线,缓缓地调兵遣将,面无表情。忆起曾经的父亲,弃子干脆,落子果断。人生匆匆,那青春、那勇气、那自信、那拼搏就这般无可奈何的从父亲的躯体上流逝,又缓缓注入我的体内。手执棋子,驱车破象,我叩开父亲的城门。
夕阳绚烂,缓缓笼罩这楚河汉界。看着父亲棋局上昔日的雄风不再。我竟蓦然的想起,我曾不屑的看着父亲艰难地解数学题,心里又泛起了一丝痛楚。我长大了,渐渐不需要他了,不需要那宽宽的温暖的胸膛。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总是这样如无其事的的消逝。
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我缓缓的睁开眼,眼眶中含着泪水。我明白了,父母有着自己的追求。他们渐渐老了,而我也渐渐学会了如何一个人面对。我知道了他们已经把最珍贵的东西交给了我,我并不孤单,因为纵使没有他们陪在身边,他们的爱也永远伴我左右。
忽然想起了这么一段话: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他舍得给你一切,连同他的梦想,那么至少他是信任你的。如果他能一路陪伴你到达你梦想的那个地方,而他自己只是躲在光环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你,那么他是异常爱你。他知道你身上流着他的血,你的快乐幸福就是他的一切,那么他就是最伟大的———父亲。
终于明白这世界亲情的真谛。仿佛听得见心跳的声音,给这片寂静谱出了一曲乐章。我的世界虽只有我自己,但我试着对自己微笑。顷刻间,阳光笼罩我的世界。我看到了“金粉”从我的那扇心窗中倾泻而下,原来世界充满爱。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自己振奋,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将爱的火焰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生命的华盖与乐章。选择真情,虽九死而犹未悔。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丽,不仅有春之烟波画船,有夏之朝云暮卷,有秋之空明澄澈,亦有冬之冰清玉洁,更是因为有那刻骨铭心的爱,我的世界才变的如此绚烂动人。
【篇四:斜风细雨何须归】
心晴时雨也是晴,心雨时晴亦是雨。
——题记
年前,雨总是时不时地就来把成都本不算干燥的空气再染湿一回。雨在窗外唰啦啦的下得正欢,我的状态也往下滑得很是欢快。
其实,按常理说学习有不顺之处很正常,根本不能引起成天大大咧咧的我有什么反应。直到各科老师都开始找我聊心态问题了,我开始沉默了。
原本一个啥事都看得开的人,像石头一样扔到雨水坑儿里,闷响一声儿就没动静了。同学察觉了身边有个人不怎么对就问,咋啦,我就回答,没咋呀。也不好多问也就闷下去了。
我就看着外边儿的雨啊,冲洗着已经很干净了的窗子,想着什么时候冲出去霹头盖脸地淋一回,那多爽快,让心里压抑着的情感都叫出声来吧,让它们溶化在雨水里顺着脚跟流下去吧,让它们渗到土地下边儿去吧……
语文老师是个特豁达特直的人,就说呀,有些同学就不能学学人家诗人,人家竹杖芒鞋在雨里都挺高兴,咋有些同学就淋得跟落汤鸡似的往教室里逃。听见人家说没有?人家说斜风细雨何须归。“老师,这叫斜风细雨啊?”有同学接嘴道。一时间,大家都笑了,老师更是拍着讲台笑得花枝乱颤。
我也笑着呢,笑着笑着寻思着觉得有道理啊。
当天晚上就写这作文,我费尽心思写了一大篇交上去,收回来发现没有分数,只多了老师的一行字:“这么优秀,为什么还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去努力呢?可以逆袭了。”我看得有点哭笑不得。
也不能算作一语惊醒梦中人吧,反正我决定,现在这情况得改改。慢慢地老师们也不找我谈了,我的心情也开始往上扬了。渐渐地,同学又发现身边有个人不怎么对:“哟,你小子可以啊。是不是闷一段儿时间就牛了?我也试试。”说完就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又来找我:“嘿,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怎么就忍不住不说话?”我当即就笑出了声儿。
老师推荐我们读一个作者的书,我们就长期读她的书。书里就说了一句:“心晴时雨也是晴,心雨时晴亦是雨。”心里快乐,生活哪里都是阳光。
我现在还记得语文老师那节课,她让我们学学人家诗人:斜风细雨何须归!
【篇五:天空高远,何须蹀躞】
种子在长成万丈高树前,于深厚漆黑的土壤中向往着天空高阔;毛毛虫在成为烂漫美丽的蝴蝶前,用笨重蠢萌的躯体期待着梦想的蜕变。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方。只要心中有一种向往,一个方向,不论我身处泥潭或芬芳花园,努力的翅膀将带我们飞翔到梦想的远方。
海子曾说:“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你正身处何方?不论生机寥然而或鸟喧花静,但请勿要忘记心中的春暖花开。因为只有对黎明的深切盼望才是让你捱过漫长冷冰的黑夜,只有对花丛绚烂的期待才能让你忍受苦痛的蜕变。远方是一种力量,所以孙膑双腿已残却著《孙膑兵法》流传百世,远方是一种方向,所以岳飞出身寒微,终此一生精忠报国,不入歧途,远方是一种信仰,所以保尔·柯察金受尽艰难也要将宝贵的人生献给了解放事业的斗争。远方是我们最为坚硬的铠甲,是我们追逐的不灭的光亮,即使我们的身后群魔在乱舞,即使我们的身旁毒蔓在缠绕,坚握梦想的长剑,喝退了无尽的迷惘与黑暗。
然而没有远方的人生是痛苦的。阴暗、困顿、无力在生活中随时向你袭来,我们所身处的,是深不可测的泥潭,是寒冷彻骨的风雪。若没有了远方,我们将永远在无穷尽的痛苦中轮回,而不懂得去逃离去解脱,我们将是命运的傀儡,行尸走肉的存在。
不过太过在意你所置身的地方。生命一径长途,花香弥漫有时,大雨滂沱有时,回首再望时,却发现一切皆已成空。项羽曾是意气风发,骄妄无恃,或许就是因为他太执著现今的辉煌,才该下自刎间觉辉煌乃过往云烟;而卫青曾身为贱奴,出身寒微,但他却在这样的境遇中一步步成长为勇猛的汉朝将军,到达了自己的远方。所以,你正置身之处真非多么重要,即使曾经穷山恶水,待你到达漫花开处,一切的都已过去。对于现在,我们应宽容、豁达,更以之为自己的动力,马不停蹄向你即将要去的地方奔赴。
最重要不是置身何处,而是即将要去的地方。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做一个空想者。成功来自于实干。有伟大梦想的人并非少数,但真能摘取星辰者却不多。一个远方由千千万万的努力堆砌而成,到达彼岸的桥梁由自己搭建。马云由一个其貌不扬的英语老师到阿里巴巴这个庞大的帝国。为了这个远方,道途多难,不予言说,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红楼大梦。当我们的身体与灵魂相合,远方便不遥远。
身边的腐烂最终成为肥沃,养育成芬芳美丽的梦想之花。过往的一切最终成为云烟,真正不朽的是梦想与远方。天空高远,何需蹀躞在今朝烟云。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正置身何处,而是你即将到达的地方!
【篇六:人生最美夕阳红,何须惆怅近黄昏】
在我的记忆里,姥爷是一名帅帅的海军战士,圣洁的白色海军服,影响着妈妈和我两代人对于军人的崇敬与仰慕,那一张和姥姥的黑白色老照片更是郎才女貌地让我爱不释手。
这个军人,有幸做了课外辅导员,他由此留下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珍藏了半辈子,送给了读小学一年级的我,妈妈和舅舅有些吃醋地表示并不知情,而这条红领巾也潜移默化中引领着我加入少先队,以至后来真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他有着老干部的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有着军人的雷厉风行,生活中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爸爸忙工作,我的童年,我的天津印象,大多是姥爷给的。小时候我晕车的厉害,妈妈,姥爷,我们三个骑着自行车,到处游玩拍照,对,姥爷有一个傻瓜相机,摄影技术也是一流。水上公园,不知道去了多少次,跟姥爷学的射击让我在公园赢了不少娃娃;鼓楼,古文化街,了解天津卫的老城故事;北辰的滦水园,看引滦入津工程如何造福天津;远到近外环的曹庄子花卉市场,热带植物园;还有,那是我第一次坐海盗船,我难受到不行,姥爷身强力壮,乐呵呵地给我买雪糕压惊。
姥姥家附近的市场里,有个明珠园,那个小花园是小时候姥爷带我和弟弟经常去玩耍的地方。每到过年,姥爷会买好多烟花爆竹,张灯结彩,屋里屋外挂着好多大红灯笼,彩色电灯。春联也是自己亲手写的。好不热闹。
我最欣赏那一手漂亮的好字,姥爷自学练了好多年书法,纸墨笔砚,应有尽有,工具材料比我还专业,上老年大学,不仅自己学,还带领着身边的爷爷奶奶们一起学。一直坚持看报学习,似乎还有写日记的习惯,参加老年书画展,到处去参观学习。在社区里是个热心肠,身子骨可以的时候做了几年楼长,居委会,邻里间,没有不知道刘大爷的。用他实实在在的人生书写着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太多的记忆,也许,只有那些泛了黄的照片才留存的住这一切。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用我的数码相机淘汰掉他的“傻瓜”,又可以到处去遛弯拍照;把我的平板拿给他下象棋,一个人玩儿的不亦乐乎。姥爷给了我童年的欢乐,长大后,却给他太少的陪伴,仅有的带他去大悦城享用美食,去逛意风街马可波罗广场,看看年轻人在玩什么,看看这外面华丽丽的世界早已变得纷繁。
大概是去年6月,姥爷单位的常规体检,“让孩子陪着去总医院好好查查吧,不要再一个人出门了。”一切来得那样突然,晴天霹雳般。几十年如一日,我家的日子在我看来是那样平凡而幸福,就连父母似乎也该觉得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很远很远吧。
从伤心绝望,以泪洗面,到平复心情,求医问药,到重燃生活希望,找回快乐,一步步走来,是全家人一起成长的过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药学专业的我却深感一切药物都替代不了一份好心情,妈妈和舅舅陪伴他了却一桩桩心愿,实现一个个梦想,西柏坡,溥仪故居,水上公园菊花展,武清佛罗伦萨小镇,塘沽极地海洋馆,留下了他最后的足迹与微笑。而我,只能,对着电脑,借着不太给力的网速,一次一次帮着网上预约那一票难求的专家号,网上购买那些难求的医护用品;只能,精心准备那最后一次一份有意义的生日礼物。
那些书本上、文献里,常见的关键词,真儿真儿的出现在生活中时,却是那样敏感的字眼儿。身体那样健朗的老爷子,一下子就…,没有勇气去形容,这一周,再当家里的电话响起,便开始觉得紧张,颤抖。这一天终究是来了,ICU里见他坚强地走完了15年的最后一天。不要害怕,不要悲伤,最后的日子里,他是勇敢的,不孤独的,不留遗憾地画上了句号,他让我感到骄傲和钦佩。一切妥妥当当,鲜花相伴,一路走好,再没有痛苦。
成长的路上,会失去太多东西,有你陪伴的美好是那样短暂,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在生死面前,一切都是那么微不足道。珍爱生命,珍惜身边每一个爱你的人,珍惜上苍所赐给你的每一次经历。热爱生活,爱她的每一份酸甜苦辣,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鲜活而有意义,不致当我们老去的时候有太多遗憾,亦不致“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