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文】
在皎洁的月光下,房子、草木们都镀上了银边。在一座房子里,一位小女孩打开台灯,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的看着书,她被书中回肠荡气的故事所吸引了。只见这位小女孩身心入境,好像书中的主人公就是自己,她一会儿双眉紧锁,一会儿拍案称绝,一会儿哈哈大笑……
可以看出她十分投入。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
“我扑在书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句高尔基的名言确实是很有道理,喜欢读书的`人每天都离不开书,读书就像吃饭一样必不可少。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这句话说得好,正如我所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位智者问一些人一个问题:“一人去环游世界,但你只能带一种东西你会选哪种东西?”许多人没有选书,因为书在一小时就可以看完了,而环游世界的时间足可以把这本书背熟了。但智者不这样认为,反问:“们是不是像看书一样,把熟识很多年的亲人和朋友丢下不管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进步就来源于书,我们只有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篇二:走进文学】
走进文学,便使我从儿时的懵懂走向了成熟,便有幼时的无知走向了感性。
一抹墨香润画廊
有了诗词,我便有了自豪。中国的文化,刚柔并济,源远流长。诗词之美,是那样的令我爱不释手。打开书卷,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我眼前展现:一轮明月照竹林,淙淙的溪水静静流淌,竹林中有归家的女子,渔舟旁有唱晚的睡莲……王维的《山居秋瞑》令我心莲摇曳;湖上悠然飘来一叶小舟,正伤感物事皆非之际,月光却满西楼,花,自在得漂;水,自在得流,怎奈那一席晚风,却将一种相思吹成两处悠闲……李清照的《一剪梅》令我惆怅顿生。走进诗词,走进唯美。
一瓣心象散书房
有了名著,我便有了梦想。恍惚间,我听到了加西莫多那嘶哑的呼喊,昔日的钟声不复存在;又是谁,孤零零的寄居于桑菲尔德,虽然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却充满自尊,敢于追求于自己的真爱?无数个日夜,福尔摩斯先生机智的推理,丝丝入扣的分析令我击掌叫好,心驰神往;还有那鲁滨逊坚定的信念,为生存创造出一个个奇迹令我心生敬意,无比钦佩。然而,我也曾落泪,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回肠荡气的生死恋情令我潸然泪下;埃及艳后为免受侮辱而毅然让毒蛇咬死的气概令我泪如雨下……走进名著,走进感悟。
在大彻大悟中,心潮澎湃中,我看到了作为文化的继承者的自豪,动人的书本,陪伴我的青年,使那个傻乎乎的女孩渐渐走向成熟。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与文学为友,它和我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获取属于自己的幸福、理想、自豪。文学是我的朋友,有文学为友,此生足矣!
【篇三:路与行】
刘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夫子携三千弟子,踏万里黄沙路;李白过蜀道,吟出回肠荡气之感;苏武过苍茫草原,持旄节而立于心。我时常想,人当如何行漫漫人生路?心说:携一个本心,行这人生路。
携本心,携的是一颗坚定不移之心。
依稀记得屈原吟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奸佞小人污蔑时,当粗俗世人垢语时,当赤子心报国无门时,屈原在黑暗中,将心灯点亮在前方,把自己的影子投到了身后。他坚定的走完了他的人生路,无怨无悔。我始终相信,在道阻且长时,一颗坚定的心会将我们带到月光清辉之处。
精卫衔微木,将以土填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卡夫卡携本心,行人生路,赢得生前身后名;曼德拉携本心,行人生路,将平等传播大地;陈景润携本心,行人生路,摘得数学中的明珠;鲁迅携本心,行人生路,一抹中华魂在东方大上熊熊燃烧。他们都在人生路上,坚持了自我,在这幸福而短暂的时光里,走向了光明的人生路途。就像鲁迅所说:“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行人生路,我们亦要有目标和远见,明确自己所行之路。
冯两努言:“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玄奘以西天取经为目标,行万里,前往印度终成正果;乔布斯以简单便捷为目标,坚持不懈,终于发明了堪比牛顿手中的苹果的手机;比尔盖茨以计算机为目标,毅然放弃学业,赢得了举世闻名的微软。他们在道路的开始时,就看到了指引前进道路的灯光,并从未放弃。他们的所行之路,亦无怨无悔。
平凡的我们,虽无法将路行的笔直,但你又能否认平凡的快乐,跨过路障的喜悦吗?行于路,行于世,行与人生,荡气回肠走向巅峰,令人钦佩赞叹;茶米油盐信步前行,亦令人向往。不一样的人,选择不一样的路,行往不一样的终点,但只要怀着一颗本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难道这不也是另一种非凡吗?
正如佛语言:“法无定法,万法归宗。是法非法,非法亦法。”生活中,每一条路都可以行往目的地,只要坚守本心的走下去。
【篇四:靠近作文()】
人与人之间都会拉开距离,而随着关系的密切,距离也会渐渐缩小、靠近。别小看这不起眼的“一点点”,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靠近,就使得我们互相之间命运的交织变得复杂。
刚开始学习音乐时,我对音乐的态度可以说是满不在乎的,或甚至是轻蔑。我抱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理,认为音乐不过是为了让某些人显得自己拥有很高的品位,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而在一场音乐会后,事情则发生了改变。在乐团中,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拥有相似的情感,并融入集体。可是显然的,当时的我并没有做到,老师便让我去多听一些音乐会。我没想到的是,我的靠近正是由这一次音乐会所启发的。
音乐会的会场中,舞台离我们很近,蓝色的灯光照射在实木的地板上,给人一抹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灯光缓缓变慢,缓缓的集中于舞台上的乐队。表演开始了,舒缓的前奏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情境,我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情绪,沉浸于音乐之中。随着音乐的推动,小号与钢琴的独奏,将情绪上升到了一个高潮。那一刻我是惊叹的,从来未曾想到过音乐原来能有如此强大的渲染力。小号与钢琴如同两只画笔,在淡蓝色的纸上,随意而不失情趣地涂鸦,而我如夜色中随着微风摇曳的小草,随着风一般的旋律飘着
曲已终,可人却未散,都如我一般依旧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这便又让我想起一段书中的描写,“她在一个随意的角落回肠荡气的演奏着,她并不在意是否有人聆听,也不在意是否有人理解,她在意的只是自己的一份情。”在那一瞬间,我明白了音乐,明白了它不是一件“外强中干”的虚伪的外衣,而是世上最高贵而动情的语言。
在我的心中,有如一股暖流一般流淌着。在再一次的练习中,我慢慢尝试着使音乐与我的感情产生出共鸣,只有在那一瞬间,音乐不再是空荡的白骨,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
在练习时,我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能“照猫画虎”,而是有时能跟他人的音乐一起吹奏。我也放下了心中对音乐的芥蒂,接受着音乐对我身心的洗礼,使我变得更高雅、更成熟。
我靠近了音乐,音乐带给了我无限的魅力。在演奏时,思维好似停止了运转,只凭着情感流动而流动。
我慢慢靠近了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