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说“萌”】
“萌”,古义是指植物开始萌芽、萌发,有故态复萌等意思。现在则生出了新义—形容人极度可爱。“萌”一字,是新兴的网络文化所推动的潮流中的代表,我们不能只说“萌”一字而不去了解它,那样就太肤浅了。
新字意起源
“萌”字新义,是从日本起源的,是日本的动漫爱好者(御宅族)用来形容或称呼自己所喜爱的动漫人户的(多为女性人物),在日语中“萌”和“燃え”同音同义,所以传到中国时就变为了“萌”。2010年,随着“萌”字在网络上的爆红,在汉语中又多了“可爱”、“喜欢”等字义。
生活中的“萌”
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萌“俨然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卖萌“、萌萌哒”、“好萌!”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几乎随处可闻。
见到可爱的小孩,我们会说“好萌呀!”,见到了有趣的事物,我们也会说“好萌呀!”。
但是在生活中,“萌”也不是随处都可用,在一些庄重的场合中,就不能乱说“萌”字。
“萌”和“可爱”之别
虽然我们经常将“萌”作为“可爱”来用,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
从词义上说,“可爱”词义远比“萌”要狭窄得多,只是“令人喜爱”之义,而“萌”不仅有“可爱”之义,还有“喜欢”、“狂热”等多种词义。
从词性上说,“可爱”是形容词。“萌”不仅能作为形容词来用,在“被你萌到了”这句话中,“萌”作为动词使用;在“萌文化”词中,“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解释,是名词。
这就使得我们要学会区分“可爱”和“萌”使用的地方了。
“萌”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字,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索的文化。
【篇二:我的老师】
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指导员: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指导着我们该学的知识,指点着我们做人的道理。一提起“老师”这个词汇,我立马就会想起初中的语文老师——您。我之所以对你的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你曾经带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动。
第一次见你时,是在初一的第一节语文课上。当你踏入教室的瞬间,我就被你的长相给震撼了——你长得实在太像我小学时的英语老师了,这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熟悉感、亲切感。
渐渐地,你课堂上诗意的语言、你办公桌上的唐诗宋词,在影响着我,在改变着我。我对语文这门课的兴趣越来越浓了。为此,原本在课堂上并不活跃的我,一次又一次的在课上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原本并不喜欢读课外书的我,买了各方面的课外书籍,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原本字写得不大好看的我,开始临摹字帖,为了练好自己的钢笔字……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想在你的面前做一位日趋完美的学生。
你声音并不响亮,却非常有力。在学习陶渊明的作品时,你告诉我们:“同学们,我们要做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虽然陶渊明并未做过什么高官,一生过得十分清贫,但他一生却坚持艰苦求学,写出了一篇篇令人拍案叫绝的千古佳作。他的文章体现出了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会读书,更要学会做人,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坚守做人的节操……”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教室里久久回荡,震撼了我的心灵,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颗“要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的种子便埋在了我的心底。自从那节课过后,我忽然发觉自己长大了好多,幼稚正在向我告别。在心底我一直默默地感谢教我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的语文老师——你,是你告诉了我人一生要有积极健康的追求。
当然,你带给我的影响不仅如此。记得有一次,我的身体不舒服,你在上课时就观察出了我的异样,下课时来到我的座位,问我身体哪里不舒服,随后让课代表帮我捎来一些药,叮嘱我要按时吃药、好好休息。想到过去的这些,我的心里便涌起一股暖流,你让我感受到了母爱般的温暖。
还有一次我去问你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古义,你说自己也不太了解,回家便查了许多资料,把这个字所有的古义都写在纸上。第二天,你把我叫到办公室,一种一种地举例,悉心地教导我。看着你如此的尽职尽责,我的心又一次被感动了。
在初三时,由于学校对班级进行调整,你却不教我了,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但你对我的教导与关心会烙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抹去。大学者韩愈说的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张老师,你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师者。作为曾经是你学生的我,感到无比的荣幸。我也许成不了一位高徒,但你无疑是我一生中的指路明灯,我将在我心里永远铭记我慈爱的张老师您。
张老师,谢谢您,我永远不会忘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