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屈原相关作文

【篇一:我给家乡当导游】

“欢迎来到汨罗耍,我要为你唱首歌,歌名就叫小汨罗……”这是每个汨罗人都耳熟能详的歌曲《小汨罗》。朋友,如果到了岳阳,可一定要到汨罗来。我愿意当你的导游,我可以教你唱有趣的《小汨罗》,还可以带你到罗的土地上走走、看看。

听——“伟大诗人屈原求索行吟汨罗江,端午源头文化圣地也在汨罗江……”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说,汨罗江是“蓝墨水的上游”,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在这里投江殉国的。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在这儿举行划龙舟比赛,可热闹啦!端午节还有插艾叶、吃粽子的习俗呢!参观完汨罗江,我会带你去参观屈子祠。在屈子祠,你可以瞻仰屈原的雕像,可以了解关于屈原的故事,可以看到许多纪念屈原的书法作品。另外,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汨罗最大的一座公园命名为屈子公园。那儿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是人们休闲、散心的好去处。如果你来到屈子公园,相信你也会被它深深吸引。

听——“任弼时的骆驼精神闪闪发光……”任弼时是汨罗人,他老人家一生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像人民的骆驼一样,为国家耗尽了自己的心血。我想你也一定想去任弼时纪念馆瞻仰他的雕像,了解他的感人事迹吧。

听——“长乐故事会好耍,姜盐豆子芝麻茶……”元宵到了,汨罗最热闹的地方要属长乐街了。“咚咚咚锵,咚咚咚锵……”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杨门女将”等一个个故事出现在眼前,它们或趣味盎然,或栩栩如生,还有踩高跷,舞狮等精彩表演,引来观众阵阵惊叹,“故事”古镇沸腾了起来。假若你去长乐街做客,热情好客的长乐人会为你端上一杯热香四溢的姜盐豆子芝麻茶。到了冬天,你还可以在那儿喝到香甜暖润的长乐甜酒。它的做法并不难,先把水烧开,放两大勺甜酒,再撒上白糖、芝麻、枸杞,最后冲入土鸡蛋,香喷喷的甜酒就大功告成啦!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想来上一碗?

听——“春天和你漫步在那八景山山水间,秋天黄昏神鼎山看万山红遍……”汨罗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来吧,朋友,欢迎来到美丽的小汨罗!

【篇二:传统节日】

【篇一:端午节】

同同

五月五,过端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就会飘出粽叶的香味。一个个粽子被绑成一串挂在架子上,就像一串沉甸甸的果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打开碧绿的粽叶,那晶莹的三角糯米球就展现在眼前。粽子有咸有甜,我最喜欢的粽子是糯米里包着香喷喷的腐乳肉和甜甜的豆沙,现在想起来就垂涎三尺。

吃过粽子,我就会跟着妈妈去郊区的农村看赛龙舟。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大盛事。水面锣鼓喧天,人人奋勇划船,岸上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塞龙舟是源于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在楚国灭亡后,痛不欲生,在五月初五的这一天,投汩罗江自尽。人们得知后纷纷驾着小船去捞,还往江中投食,怕鱼儿吃了屈原,但是一无所获。后来人们每年端午节都要吃粽子赛龙舟,不仅纪念屈原,也是弘扬爱国精神。

原来端午节也有这么丰富的内涵,我喜欢过端午节。

【篇二:冬至】

扬扬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到太阳,测定出冬至在每年阳历12月21日到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这一天有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冬至这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和面搓糯米团。糯米团搓好了,妈妈就叫我和她一起搓汤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汤圆从我和妈妈手中滚到盘子里,就像一个个淘气的汤圆宝宝。妈妈夸我的汤圆搓得又大又圆,我好开心。

当厨房飘来阵阵香味时,我知道汤圆煮好了。吃着又香又甜的汤圆,我心里也甜滋滋的。妈妈对我说:“吃了汤圆大一岁,你要更加懂事了。”我看着妈妈,用力地点点头,心里想:我又大一岁了,要听妈妈的话了。

我喜欢有趣的冬至。

【篇三: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端午节】

王若水

你爱吃粽子吗?如果爱吃的话,你一定知道端午节吧!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粽子有三角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很多别的形状。听说古人在端午节要戴香包、系五彩绳、穿虎鞋,人们还要在门上挂艾草,大人们还会喝雄黄酒。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吗?这是因为农历的五月份天气已经变暖了,蚊虫都跑出来了,它们会把传染病带给我们,所以人们才要戴上这些东西来驱赶蚊虫。

除了这些以外,人们还会在江上划龙舟,这么做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老百姓都很喜欢他。但是在公元278年,楚国战败了,屈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最后投江自尽了。百姓们知道后,非常伤心,决定划着龙舟去找屈原的尸体,但是没有找到。百姓们害怕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把粽子投到江里喂鱼。后来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现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还会划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请记住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吧!

【篇三: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篇一:端午节】

六八班田紫嫣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其中的一个。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它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等。

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怕鱼伤害到屈原尸体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中。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爱国的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姥姥。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姥姥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姥姥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姥姥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等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然后就可以吃了!姥姥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端午节有很多活动,如:赛龙舟、门口挂艾草等,有的地方还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上香囊佩戴,传说有避邪驱瘟的意思。

小小的粽子,简简单单的活动、手工,却包含着人们对屈原爱国精神的传承,愿这个传统习俗与屈原的这爱国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篇二:端午节】

六八班杨懿

“节分端午谁自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句诗出自文秀的《端午》,写的是端午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在古时候屈原为国投江自尽感动了人们,人们为了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吃掉,便做好粽子向河中投去,之后屈原投江的那天便成为了端午节。

在古时候粽子包了是投到河中去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粽子却成为了人们的食物,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但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例如赛龙舟,挂艾草等等。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妈妈早已准备好包粽子的材料,在那天和姥姥一起包起粽子来,好奇心强大的我也跑过去凑热闹随手拿起一片粽叶,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没弄几下里面的糯米也落了,我不服气还要再包,但是弄了几次都没有包好。妈妈看到我那着急的样子,便放下手中的粽子跑过来教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我才学会,但是包的很难看,还不丰满,在众多粽子中我包得尤为突出,姥姥安慰我说“毕竟是第一次做很正常。”我这才放下心来。

在包完粽子以后,妈妈又拿出一些香香的枯草挂在了房门上,我问妈妈那是什么,为什么要挂门上?妈妈告诉我是那是艾草挂在外面是为了驱虫辟邪。

到了中午我们坐在饭桌上品味着美味的粽子,光看着电视上的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壮观的场景了。人们坐在龙舟上比赛划龙舟,龙舟的形状是一条龙,颜色鲜艳非常引人注目。龙舟比赛更是激烈欢快。

这就是端午节,在这个端午节我了解了屈原为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我要学习他的精神为国家做出贡献。端午节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继续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篇三:端午节】

六八班史承谦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端午节。”

本来端午节是南方人的“家常菜”。但由于时代的变化,我们北方人也就加入了进去。以前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什么。只知道这是一个节日,而我也很喜欢过节。但经过查阅资料之后,我终于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原来这一切还是要从屈原说起。

战国时代末期。,一位千载不朽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屈原,由于当时屈原主张政治改革,触犯了贵族大臣们的利益,被流放于洞庭湖一带。在公元前278年。屈原见自己无力回国,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在汩罗江投水自尽。据说屈原投江后,百姓的船纷纷从四面八方驶入了汩罗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就往河里扔有枣儿的饭团。同时,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以此用来纪念屈原。

虽说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但也充满了喜庆和快乐,就像我家去年过端午一样。

在端午节的时候,我帮着妈妈包粽子。我最爱吃的是红枣粽,碧绿的芦叶里裹着雪白的米团和玛瑙般的红枣,颜色鲜艳而美丽,使人一看就生爱慕之心。我喜欢它,不仅是因为它颜色美丽,更重要的的是它的味道好极了。剥开粽子,新鲜的清香扑鼻而来,轻咬一口,清清的,香香甜甜的,别有一番滋味……

等到了晚上,我们一家点着灯笼,吃着粽子,互相说笑,其乐融融,好不自在。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喜欢端午节了吧?希望今年的端午能过得更自在,更快乐!

【篇四:端午节】

【篇一:端午节】

黄梓瑜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地起床了。早餐是外婆提前裹好的粽子,白白的,糯糯的,软软的,蘸点糖,可好吃了。

吃完粽子后,我也想要包粽子,于是就迫不及待的让外婆教我。粽子的形状可多了,有长粽,南方粽,北方粽,三角粽,塔型粽等,我们吃的都是三角粽,所以外婆自然教我的也是三角粽。

首先拿一片大叶子卷成圆锥形,托在一只手掌心上,接着把圆锥体装满提前泡好的糯米,如果不想吃白米粽,可以在中间一层装一点馅料,再在上面铺一层糯米,然后把上面的叶子向下折叠,直到完全盖住开口,再沿三角形折叠所有的叶子,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牢。这样三家粽就做好了。三角粽造型美观独特,可以制成咸甜的口味。蛋黄,咸肉和枣子都是很常用的馅料。裹好的粽子全部下锅煮上,不一会儿,满屋子的粽子香味,馋的我们口水直流。

到了下午,妈妈开始教我做粽子形状的香包。可香包太难了,我有点无从下手,妈妈就手把手一针一线的教我,终于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不太难看的粽型香包做好了,里面装满了可以驱蚊的艾草,闻上去一股浓浓的草药味。

接下来,就是激动人心的龙舟赛了。我和妹妹看得可起劲了,一直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喊“加油”,眼睛一刻都不离开电视屏幕。

到了晚上,我们吃的还是粽子,有一些还是我早上包的呢。当然可不只有粽子,还有外婆的拿手好菜,每一道都很好吃。

一年一次的端午节就这么结束了,今天真的是“粽”义满满啊,好期待下一次的端午节呀!

【篇二:端午节】

赵夏语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其实在屈原跳泪罗江之前,端午节早已存在了,粽子一开始也不是为了不让鱼虾侵蚀屈原的尸体,而在古代粽子是在清明节吃的。清明种是古时候,每家每户清明节时都要吃的一种粽子,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作踏青带的干粮。“清明粽子稳牢牢"其次就是“粽子"谐音“众子”寓意人丁兴旺。

赛龙舟,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必要习俗,而今年的端午节却与以往的不同。因为今年的端午节不仅是端午节,还是我妈妈的生日,妈妈每天都在外奔波,非常辛苦,也因为这个家操劳了许多,这个端午节妈妈带回来了很多粽子,妈妈不甚在意自己的生日,她总觉得只有小孩子才会过生日,可是妈妈在外婆的眼里永远都是一个小孩子呀!以前我还都太小,只会做一张卡片以表心意,但是我逐渐长大,心中的形式感也越来越强,我向爸爸预支了下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个蛋糕,那个蛋糕不仅仅是我的心意,更是我对妈妈的爱,是我的自豪,是我的骄傲,是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这个端午节我吃的粽子也不少,端午节前一周家里就陆陆续续拎来了一箱又一箱的粽子,有些是爸爸、妈妈的同事、领导送的,有些是亲戚朋友们自己包的,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里最不缺的就是粽子了,一到端午节,那肯定少不了吃个两三周的粽子:蛋黄粽、鲜肉粽、豆沙粽、蜜枣粽……这些都是一些传统的粽子,而今年我却吃到了几款不一样的粽子,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还是那鲍鱼蛋黄肉粽,里面有三个小鲍鱼,一颗像小太阳似的蛋黄,两块鲜美的肉,鲍鱼筋道美味,蛋黄流出黄澄澄的油,鲜肉肥瘦相间,糯米香甜可口,一切都恰到好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令人难以忘怀。还有一款新奇的粽子,那就是星巴克推出的果冻粽。外表倒是比其他粽子小个一两倍,粽子的糯米有一层果冻代替,而内馅儿则是美味的水果味,也是很好吃的。

时代在慢慢改变,人们吃的粽子也越来越好了,但是传统是不变的。祖祖辈辈想流传下的精神是不变的,更好不代表改变,为什么要有端午节?因为要纪念屈原,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因为他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什么值得学习的精神?爱国的精神。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篇三:端午节】

徐盛佳

苏州人对于节日的吃食格外讲究。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元宵吃汤圆;清明则是吃青团子,而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要挂菖蒲圃、喝雄黄酒等等。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因楚国著名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

每年到端午节这天,我们家都会吃妈妈提前包好的粽子,并在门上挂菖蒲。今年,我也尝试了一下挂菖蒲。我先将妈妈准备好的菖蒲、艾草、大蒜放在一起,并包上一张小小的红纸,再系上红色的丝线,最后用胶带粘挂在门框上。

虽然菖蒲挂好了,但我却心存疑惑,为什么端午节要挂菖蒲呢?于是上网查了一下。原来,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月,而五月初五是毒日。端午则是毒月恶日,需要正能量的端午三友“菖蒲、艾草、大蒜”,对付蛇、蝎、蜈蚣、蟾蜍和壁虎,也就是“五毒”。三个好朋友,担任着不一样的武器,菖蒲是端午三友中的“剑”;艾草是“鞭”;大蒜则是“锤”,帮助人们祛邪避毒。

后来,我还将剩下的菖蒲根切成一片片的薄片,在缝衣针上穿上红丝线,把它们穿串起来,做成一条菖蒲手链,套在手上可好看了,而且还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清香,那味道沁人心脾,使我时不时就想闻一下。

看来,端午节不仅吃要讲究;而且挂,也有挂的讲究。

【篇四:端午节】

黄子堃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快要到端午节时,我这只小老鼠就馋得慌。因为我特别喜欢吃粽子。

端午节的由来传说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屈原投江和伍子胥殉国的故事。但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才了解到:端午节并不是因为屈原才有的!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端午节了。

第一阶段:夏至

先秦那会儿,老百姓的娱乐活动很单调,于是他们就经常一边种地,一边往天上瞅。瞅着瞅着,他们发现:在咱们中华大地上,每年总有那么一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这就是夏至。那时候的人特别讲究阴阳学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而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堪称“阳顶天”。所以人们觉得,得在这天搞点仪式,万一能去凶化吉呢?于是,人们决定在夏至这天,搞点祭祀活动。

祭祀需要供品,只用猪牛羊又太没创意,所以他们开了个脑洞:用竹叶包上米,做成牛角的样子。两者结合,代表阴阳调和、驱邪辟毒。最后,还给供品起了个名字:角黍。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没错,角黍就是粽子的1。0版,人们最早是在夏至那天吃的。

第二阶段:端午节

夏至那天,是农历的五月。这时候的天气,有个很重要的特点——热。天气又潮湿又炎热,这么一来细菌滋生,五毒丛生。在这个时间段,人特别容易染病,对于医疗水平有限的古人来说简直是死亡的一季。所以在五月初五这天,为了防虫防病,各种办法都用上了:

后来,这些习俗就流传了下来,人们还给五月初五这一天,起了个专门的名字————端午。

又因为离端午比较近,所以角黍就变成了端午的美食夏至就渐渐不吃了。

在我的家乡,端午有许多个习俗,不知别处有没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上。瞧,我手上就有一个去年端午系的五彩线手链。这丝线称为“长命缕”。各家各户压在门上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端午节最不可少的是粽子,各地的粽子的做法、样子都不一样,食材更是千奇百怪。家乡的粽子大部分是“江南四角粽”因其长得像一只小脚丫,美其名曰“小脚粽”。有鸭蛋黄馅的,有蜜枣馅的,有鲜肉馅的……让人口留余香。

我爱家乡的粽子!我此生难忘!

【篇五: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想到明天又可以去外婆家放松缓解学习的压力,心里别提一个爽!

第二天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露出头,爸爸就开车带我来到了外婆家,一到就看见妈妈挺着个大肚子来问我吃早餐了吗,当时自己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母爱的伟大在这一刻让我的内心更加有所触动。

吃过早餐,外婆就准备包粽子了,一听要包粽子我马上就来了精神。首先外婆把泡好的糯米和粽叶拿了出来,然后便问我:“孙子,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我答道:“知道啊,是为了纪念屈原。”外婆又问:“那你知道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吗?”这一问让我愣住了,然后外婆见我答不上来便给我讲起了关于屈原的故事,她说屈原是楚国人,当时楚秦之争,他主张抗秦却遭到了以贵族为首守旧派的排挤与诽谤,随后被楚王免职逐出都城。最后由于没有听取屈原的提议,楚国最终被秦国灭了。屈原在流放途中听闻国家被灭,万念俱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中。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都纷纷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给蛟龙水兽为食,使屈原的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听着外婆说完,我不禁赞叹道原来端午节的由来包含着这么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故事。

听完故事,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出一大一小两张粽叶折出角,然后在折好的角筒里放入一半浸泡好的糯米,接着塞上一小块猪肉,再用糯米盖的严严实实的。可当我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团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不停的跳出来,外婆见了连忙过来帮我解了围。接下来就剩包粽子的最后一步—扎绳,我想这也太简单了,终于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大家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绳子,把粽子捆绑了一周,然后还给粽子打了一个蝴蝶结,哈哈,终于大功告成可以开始煮粽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了一个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