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幸福的发展幸福的生活】
墙壁上是一幅地图。站于跟前,久久的矗立、凝望,在那深邃的蓝色之间,一只雄鸡翘首昂视,正欲抬足跨越浩瀚飘渺的太平洋,像西方的国家伸出友好的翅膀。这张光滑的图纸明明只占据了一平方米的空间,我却感觉像遍布了五湖四海,蔓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因为——地图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重重的敲击着我的身体,震撼着我的心灵。祖国神州处处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景象……
祖国,如一位披着金色曙光的勇者,带来崭新面貌。从新中国的成立走向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的繁荣富强,沧桑三十载,我们见证一位勇者的改变。你看,姑姑村里的红砖平房都变成二层小洋楼了,空调、热水器,一应俱全;你看,外婆家的泥泞小路换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了,汽车、摩托车、人流,往来不息;你看,城镇农村里,人人都持有一张医疗保险卡,真正进入老友所养的社会;你看,“神八”上天“蛟龙”入海去探索宇宙的奥妙了;你看,奥运会火炬在首都点燃了;你看……祖国,您的人民日益富裕,您的国力日益强大,您凝聚了天下炎黄子孙的心,您赢得了世界尊重的目光。现在的您正意气风发!
祖国,如披着面纱的幸福使者,带给我幸福与快乐。每天清晨,当喝下一杯香甜的牛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走向让我获得知识的学校,我感到多么幸福啊!每天日间,当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与身边的同学进行着积极有效的合作学习,聆听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我感到多么幸福啊!每天夜晚,当遨游于网络世界,捕捉新鲜及时的资讯,汲取丰富有益的科学知识,我感到多么幸福啊!祖国,您给予我无限的幸福,您把一颗金色的种子播种在我的心田,让它开花结果!
听到这,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我们都已经这么幸福了,还需学习什么呢?不如好好享受算了。可我却不同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想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就要人人去奋斗,人人去拼搏。如果你是个医生,你要更加用心的去治疗病人;如果你是个教师,你则要认真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如果你是个学生,请更加注意,祖国的强盛最主要的是掌握在你的手里。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长大后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成为建设幸福中国的栋梁之材。
让我们一起建设美好中国吧!让我们一起为祖国明天的发扎而奋斗吧!最后我还要说,只有发展好,才能有美好的生活。
【篇二:静静地叩开岁月的门】
静静地叩开岁月的门,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流淌……
漫步在乡间小路之中,一排排在灰黑色的泥墙错落,乌黑而泛黄的瓦片有一种不温不火的温柔,墙不退还,有几簇新生的野草,没有精心的雕琢,只留下时间的沧桑。
家乡,承载了我儿时的所有回忆。
想起,我开心时,总喜欢独自走在弯曲而长满小花的田埂中。我尝试过背倚着老树根,昂视天空的旷达;我欣赏过鸟儿吟唱,蝶儿欢舞的优雅。当年那初开的牵牛花儿爬上那枯树,我会准时地出现在它的身边,轻吻它那柔嫩嫩的花瓣。这时的万物,仿佛寄托了我心灵的夙愿,在这里,我感受到生命的沉静……
想起,失落时,总喜欢独自走在弯曲而满是泥泞的小路中。我尝试过怀抱着山上,鸟瞰大地的宽博;我欣赏过溪水的唱和,云儿飘浮的自由。当那新生的笋儿钻出那土地,我会准时出现在它的身边,抚摸它那坚实的身躯。这时的万物,仿佛寄托了我心灵的纯洁,在这里,我感受到生命的沉静……
可这一切都毁于一旦,记得那一次我蹦蹦跳跳放学回家时,却惊奇地发现老家的瓦房已经拆了,我目睹了从山脚到山顶的树木是如何哀伤,我见证了那曾清澉的河水是如何感伤,我看见的不仅是这些,而是故土上的滴滴血液……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和故乡的美好回忆了,而那些回忆,就让它如种子一般深埋于心吧……
【篇三:清月虽无字,常读便是书】
苏先生曾说过:“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能一帆风顺,自然也有不完美的时候,但也是这份不完美,才最美。
儿时总爱与奶奶坐在梯子上赏月,奶奶总是用蒲扇为我一下一下地扇风,蝉儿和蛐蛐争着唱歌,吟出夏的歌。我躺在奶奶膝上,她一摇一摇地晃着,我也就跟着轻晃起来,恍惚间,月亮也在晃,她缓缓地摇摆着她锃亮的脸颊,露出一抹淡柔的笑。爷爷就在一旁看着我俩,点着头,慈祥的目光洒了我们一身。儿时的月,总是那么圆亮,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是比上帝头上的光环更闪耀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发觉那枚月亮,早已大不如前了。一个凄冷的午夜,奶奶急切地把我从睡梦中摇醒,紧握着我的手,说:“你爷爷去世了……”我极不情愿地把我那垂着睡意的眼皮撑开,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哦”了一声又接着对奶奶说:“去世是什么?很严重吗?比我睡觉还重要?应该没什么大不了的吧……”她听后强扭出了一勾笑,干皱的嘴皮深深地陷了进去,她再次招呼我睡下,我明显地感到从从她的手心中传来一阵沁凉,随之则是微微的颤抖。借着一缕月光,我看见她清亮的双眸突然浑浊,仿佛是一团化不开的愁,久久糊在她的眼上,斑斑红锈爬满了她的眼球。月光在房间里像把银刀那样切下来,正好落在奶奶疲倦的背脊上。我的心,也被那厉寒的月光割得生疼……
豆蔻之年的我对去世和死亡有了清晰的概念。回想起那夜奶奶对我挤出的六个字,至今痛心。那晚的月光是那样残零败落,却在我记忆中那样深刻。每当看到奶奶坐在长椅上赏月,我的心都不自如的一揪。她对我说:“你爷爷正在月亮的背面看着我们呢!”奶奶的眼睛被月光染上一层银色,却是那样清澈皎洁,今夕何夕!又有多少人现在在昂视天空,昂视这月亮,游人或是离子?亲人或是恋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亮的背面,是人与人之间无尽的挂念。
从那以后,我喜欢夜晚,我从不畏惧夜的黑,因为我知道,总有一枚清澈的月儿印照在人的心间:心亮了,世界也就亮了。虽然敌不过太阳那般耀眼,但这月光却是人与思念连起的一弯虹线。
我不再奢求完美,也不愿回首或后悔,人生如月,或是一曲不完美的缺月;或是一个完美的半圆。正因为不完美,才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