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封家书表孝心】
孝感,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城市,有着董永卖身葬父的美好传说,生在这样一个城市,就要将孝文化继承发展,流传给一代代人。
客居他乡,便会产生思乡之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时便会出现家书,借家书这种形式,向亲人传达自己的思念,它也不会因战乱而停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体现出了客居他乡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他们问候家人的一片孝心。“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然而,在这个加速后的忙碌社会中,竟很少有这种温馨场面,更多的是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对自己的父母恶声恶气,不听从他们的谆谆教导,该有的孝去哪了呢?在我看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性格培养很重要,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念下,对孩子的态度由疼爱到溺爱,使孩子们放大了自己的欲望,一旦不满足这些欲望,“孝”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虽然家书逐渐被电子通信所替代,但是我们不能让孝心也随之被淹没。多和父母聊聊天,陪他们做喜欢做的事,孝其实就这么简单。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篇二: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乃是中华传统之美德。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吴郡的陈遗,在家十分孝顺。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担任本郡主薄时,就常常带着一个口袋,每次烧饭,把焦饭收藏在那个袋子里,回家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太守袁山松当天就出兵讨伐。这时陈遗已经收藏了数斗焦饭,来不及回家,只好带着从军。双方在沪渎作战,官军失败,士兵溃散,逃到山泽之中,很多人都饿死了,唯有陈遗依靠焦饭活了下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老天爷对他纯厚孝行的回报。
孝,是无处不在的,有时是一碗不起眼的粥,有时是一件亲手做的衣服,有时是电话中一句亲切的问候……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我,什么是孝。
太奶奶生病的时候,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冬天水太冷,天才蒙蒙亮,奶奶就从床上爬起来,烧好热水等太奶奶醒来,为她洗脸、擦脚,帮太奶奶洗换洗下来的衣服、床单,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每次忙进忙出,虽然是寒冷的冬天,奶奶还是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不仅如此,为了照顾太奶奶,她自己整天蓬头垢面的,连头都没时间梳,脸也没时间洗。当别人都在空调房里或火炉旁取暖,奶奶却在不停地忙碌,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的陀螺。为了方便照顾太奶奶,奶奶在太奶奶的房间里打了个地铺,晚上就睡在太奶奶的旁边。她每天夜里都要扶太奶奶起来上好几次厕所。因为太奶奶胃口不好,奶奶必须变着法儿给太奶奶弄吃的,有时是胡萝卜粥,有时是红枣银耳羹,有时还会做些美味的小糕点……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奶奶累得嘴上长满了疮,但是她还是坚持亲自照顾太奶奶,直到太奶奶离开的那一刻……
可能正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爸爸妈妈也都非常孝顺。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不只是在口里念着,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在闲下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陪伴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边,拉拉家常,让他们享受到天伦之乐。
孝,是中华传统之美德,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爸爸妈妈一句温馨的问候,用最真挚的感情向爸爸妈妈大声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篇三: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国学经典更是汉字文化的精髓所在。前不久,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这一节目之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中。
人人都皆知,百善孝为先。在国学经典《孝经》中的一句话使我深深的领悟了这个道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体现出对父母对的爱。我们应该每周为父母洗一次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国学经典》我们必须牢记的国学文化,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盛宴,可是我们呢?每天都在浪费时间,不学无术,每天昏昏的度日,所以我觉得非常惭愧——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当我看到那些选手们激情洋溢的演讲,我的内心备受鼓舞,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学习。以后我要多看书,多读报,来丰富我的知识。
《国学小名仕》这一节目让我认识到了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同学们,中国国学经典博大精深,一定要好好认识一下,好好来学习一下国学经典。
【篇四:有孝心方成人】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百善孝为先。《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就是说: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所有的教化都是从孝道衍生出来的。所以我们只有遵行孝道,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现在又应该怎样把孝道传承下去呢?我想: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小事慢慢做起,做一个善良感恩明理的人。在家应该先学会和遵行的就是孝敬父母双亲。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如果能学习古人的“二十四孝”,多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孝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为任务,以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为目标,你就是一个有孝心的好子女。在校要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爱护同学,认真学习各科知识,你就是一个有品德的好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遵守法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你就是一个有爱心,有道德的人。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都做一名“孝”星吧,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父慈子孝,人世间的真情必然感天动地!
【篇五:我于书中悟孝道】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题记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回首前尘的涓涓亲恩,何以回报?我从书中悟出了孝道。
孝,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用寸草之心回报三春朝晖。“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窗外的大雪纷飞无法冷却黄香火热的心,仅有的一点体温将冰冷带走,点燃整个隆冬,也让父母的心温暖如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汉文帝刘恒照顾病中的母亲,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的汤药总要自己亲尝冷热,方可放心端上。那轻轻嘬起的双唇,那徐徐吹散的热气,如乌鸦反哺,会让父母的痛苦化作蜜糖。他们是中国最温柔的孝心。
孝,是生活中的大爱无疆,是用义无反顾诠释亲情至爱。《感动中国》一书中的学子彭斯,得知母亲病重,毅然远渡重洋,从美国飞回,毫不犹豫地将自己60%的肝脏割给母亲,完成生命的对接;善良的姑娘孟佩杰从八岁的孩子到二十岁的少女,十多年如一日地照顾养母,成为妈妈的脊梁。他们是中国最无私的孝心。
孝,需要我真心诚意地实践,绵延不绝的付出。那日,母亲在电脑旁忙碌着,已经整整一天了。听着键盘敲击的哒哒声,看着母亲疲惫的双眼,我忙又起身,再次端上一杯水,轻轻递过去,说:“妈,喝杯水,歇歇吧。”母亲的眼中顿时溢满光华。每日起床,趁着朝霞,背着古典诗词,做着克服粗心的练习,看着父亲隐隐的笑容,我暗暗地说:“爸,放心吧,我会安排好自己的事情。”我知道,孝是做儿女的一份责任。
我思悟着孝道,也许我不能让孝“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但一定可以让它成为亘古不变的信念,根植于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不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