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发现了枯叶蝶的秘密】
一个夏季的午后,我在院子里玩耍,突然间发现院子旁边的一排树上有几片枯黄色的叶子。我很好奇,于是轻轻地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谁知,就在我快要摸到这些树叶时,“枯叶”竟然飞走了!
回到家以后,我把这件奇怪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笑了笑,蹲下身子摸着我的头发说:“宝贝,那飞走的不是枯叶,它叫枯叶蛱蝶,属于蝴蝶的一种。它的翅膀像枯叶一样,如果遇到危险可以保护自己。懂了吗,孩子?”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第二天,我在小树林里又看到了几只枯叶蝶。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它附近还有一个小团子。我小心翼翼地蹲在一旁观察这个团子的变化,过了不久,团子里钻出了一只毛毛虫……我飞快地跑回家问妈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妈妈说:“那是枯叶蝶的宝宝,当它还是幼虫时要化成蛹,通常蛹要过五到十天才能羽化成蝶。”这一次,我点点头说:“我懂了,妈妈。”
这次发现让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只要善于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发现。
【篇二:“我”需要我】
曾记得那年微凉夏夜,我从黑暗的子宫走向了光明的世界,从那一刻起,我便傲立于世!自立自强,相信每个人都求之不得,而由于心中的种种不舍与害怕,总是难以做到。这种时候缺乏的就是自信,“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总会多疑猜疑,不敢相信一个真正的自己。
小时候,爸爸总指着夜里的一颗星,对我说:“看,这是较暗的星!”又指着北极星:“看,这是最亮的星,同样的星,为什么有明有暗呢?”我搔着头说:“因为他们反射的光少。”爸爸就会摸着长胡子,大笑着扬长而去,只把一句话抛与夜空:“星星啊!总是那样,无法突破自己!”
的确如此,星星是转光体,而星星有的敢于尝试,突破,就能成功,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而有的却恐惧自己的能力,只把小的一部分放射出来,人亦是如此,敢于突破自己,相信自己的人,往往是最强的。
在必要的时候自己要给予自己信心,达成我需,人生的路很长,唯一值得信任的人只有自己,就好比蚕,我相信我可以吐丝成蛹,就好比花,我相信我可以开得更优秀,就好比你我,我相信我可以成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对自己的信任真的很重要,请相信——自己的能力。
星星有明有暗,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一树之果,有苦有甜。其实,人人能力均等,你与他只是差一份对自己的信任。
在今年的夏夜,我又独自站在窗前,目睹着星星的变化,我发现,遥远的深空中,仿佛有一颗星,也有了光彩,亮了起来……
【篇三:苦痛后的绽放】
【篇一:苦痛后的绽放】
雷镇玮
我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幼虫,从一颗卵进化而来,从小我就为了躲避蚂蚁、甲虫、鸟等这些要随时吃掉我的家伙而奔波流浪,我甚至没有多少停下来认真享受美味的树叶。可是就是这样平凡的我,却有一个不平凡的梦想,那就是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想要成为美丽的蝴蝶需要经历很多痛苦,但是只要能忍受不放弃,就会成为一个美丽的蝴蝶。这是我们蝴蝶家族都知道的秘密。破蛹成蝶的路上,仍有太多的幼虫无法忍受数次蜕皮的撕裂般的疼痛,而放弃曾经的梦想,平庸一生。
我的第一目标是成蛹。一次次的蜕皮,一次次的痛不欲生,和一次次涅槃重生的喜悦,喜悦后又要面临再一次蜕皮的剧痛。这是最后一次蜕皮了,是对我作为幼虫的终极考验。之后我将成蛹,离化蝶的梦想更近一步。我似乎能听到梦想的敲门声。
那天清晨,我抬起头,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美丽的世界。旭日东升,阳光穿过林梢照在我的脸颊上,像温柔的手的抚摸。这是我最后一次享受这份宁静。我爬到了一个树叶的背面,用尽所有的气力吐出几缕丝将自己固定在一片叶子的背面,然后静静的等待着。
接下来的日子,生命几乎不能承受的苦痛才真正开始。世界仿佛从我眼前消失了,没有温暖的阳光,没有新鲜的露水和树叶。似乎什么都没发生,但其实我的躯体每时每刻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好像把我的四肢都拆下来,再重新换上新的躯体。这种痛让我一次次晕厥。但我咬牙坚持着。慢慢感觉有些气短,浑身燥热。我挣扎着,但动弹不得,因为我吐出的丝已经将我牢牢地缚住。我终于变成一个棕色的蛹。
终于在五月的那个黄昏,我感受到身体长出了柔软而潮湿的翅膀。蛰伏得太久,是时候让生命之花绽放了。我拼尽全力朝坚硬的外壳撞去——一下,二下,三下……温暖的阳光通过狭小的洞口透了进来,我慢慢爬出去,站在树枝上,久久凝望着这沐浴着霞光的大地。微风拂过,我的翅膀开始变干。轻轻扇动着翅膀,我飞起来了!绿叶,花草,都在我的翅膀下摇晃着,翩翩起舞。
我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篇二:苦痛后的绽放】
宋嫣然
所有光芒万丈的绽放,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苦痛。
梅花,是吹着寒风披着白雪绽放的花朵。若以艳丽相比,梅花不敌很多其他的花。然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冰天雪地里,严寒练就了它的毅力,不屈的精神,在傲立雪中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淡雅的清香。而这种清香,在经过雪的洗礼后更加浓烈,天气越冷,它便越香。“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诗句更是象征了它坚强不屈的品格。
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也体现在了古今中外历史名人身上。
说到“痛苦后绽放光芒”,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海伦·凯勒。她一生下来便不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一场大病中被夺去了视力和听力。这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打击无疑是沉重的。可就算她的人生之路被这样的大雪覆盖,她也没有放弃自我,一点点打破面前的困难,凭着惊人的毅力,成为了被世人所敬佩的作家,1965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她留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就能够赢得生命中的光明。我难以想象她经历了何种磨难,才能变成如此成熟知性,美丽迷人,就像梅花历经苦寒后,散发了着属于自己的光辉和清香。
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身上,我也发现了同样的坚韧。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创作的《兰亭序》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极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这精湛的书法艺术,又是经过何等的磨练?王羲之从小时便开始苦练书法。为了练好字,他每天都会在家里写很久。练完字后,他就会拿着毛笔在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清洗,久而久之,那一池清水就变成了一池墨水。元代文人王冕以此为典故,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诗《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其实,苦痛和绽放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形影相随,相克相生。不经历风雨,哪得见彩虹?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在人生历经苦痛时,要不放弃,有信心,愈挫愈勇,终有一天,一定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