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苏州园林导游词】
各位贵宾,各位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并有我陪同大家去我国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苏州园林,到人间天堂去享受一天。在车到景点之前,我先为大家介绍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当然,也请大家注意环境卫生,做一个文明游客。我们马上到了今日黄金游的第一站—留园。好,留园到了。留园位于苏州市园林路。它应用了分合,明暗等对比手法。大家好好观赏吧!
留园不留我们,那我们就去狮子林吧!狮子林到了,你们跟我来,狮子林变幻莫测,值得一览。
穿过狮子林,出去约5千米,可见寒山寺,要不现在大家休息一会儿吧。说到寒山寺,大家自然会想起“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吧!因唐初有个叫寒山的和尚在这里住过而得名。现在寺内存碑一方,上刻张继写的《枫桥夜泊》一诗。
告别寒山寺,大家还恋恋不舍希望它能给你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人间天堂—苏州度过了美好的一天。谢谢各位!愿大家旅途平安愉快,再见!
【篇二:游留园】
苏州园林众多,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以小巧精致著称的留园了。
为了能更好地体会留园的美,我们请了位导览员伴游解说。导览员说,留园建于明朝,以前是一座私家花园,全园以曲廊贯穿。园中分为四个景区,中部以假山池塘为中心,东部是主人居住的厅堂楼阁,西北部是土山枫林,中部是留园最美最精华的部分。没想到看上去小小的园林里面有这么多的乾坤,让我好期待啊!
随着导览员的脚步,我们进入了留园。刚一入园,映入眼帘的是个祠堂,祠堂屏风的左右两侧各栽一黄一白两棵桂花树,寓意金玉满堂。顺着曲折通幽的长廊往里走,沿路是各种风格的漏窗,漏窗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的如蜂窝,有的如梅花,有的如棋盘,形状千变万化,竟然没有一扇图案是重复的,工匠们的智慧真是让人惊叹。透过漏窗,我们已经隐隐约约地看到园区中部假山池塘的春色,可走廊曲曲绕绕,真让人心焦。太阳透过这些漏窗,光和影在白墙和地砖上变幻着身姿,长长的走廊也不显得那么单调和枯燥了。走过两条曲廊,跨过半掩在藤石中的门洞终于到达了最美的中区。
踏入中区,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一池春水微波荡漾,池中红色、白色的锦鲤悠闲自在的穿梭着,池塘四周是郁郁葱葱的古树和玲珑的假山花石,那些假山太湖石,形态各异,有的象小狗,有的像乌龟,高处亭子边的竟然像老鹰,……粉红的桃花、火红的春梅、金黄的迎春,在留园白墙黑瓦的映称下,越发称托出花的明媚和叶的娇鲜,绿萝和古藤缠绕着,曲溪楼、远翠阁和可亭掩映在花木丛中,显得错落精致。随着我们的移步和登爬,小池塘也变幻着它不同角度的美,有几位古装的演员在亭楼间表演评弹,坐在绿荫轩中,听着不太懂的姑苏软糯的弹唱,更是增添了几分特有的文化韵味。
随着人流的移动,我们到了留园的东区,这里庭院重重,是主人生活居住的场所,有客厅、书斋、戏剧、卧室,里面的屋顶全都是珍贵的金丝楠木,桌椅床榻都是用上好的红木精心雕凿而成,餐桌的中间还镶嵌着稀有的大理石,院落之间通过曲廊联接,穿插着各色漏窗和门洞,既相连又独立,东区最有名的是冠云峰,它其实不是山峰,是块4米多高的太湖石,据说东区庭院虽然华丽,但也比不上这块石头的贵重。
留园不大,很快我们就到了最后的西北部,这里以假山、枫树为主,景致浑然天成,不象中部和东部,很少进行人为的修饰和雕凿。假山怪石嶙峋,姿态各异,山上枫树绿郁成林,导游员说,到了深秋,这里红霞似锦,美不胜收。
留园,它的景,是错落有致的;它的美,是小巧精致的;它的工艺,让我们对工匠们精巧的布局和细致的做工啧啧称赞。留园让我们留连忘返,更让我们意犹未尽。
【篇三:游留园】
留园在古城苏州阊门外一条不算宽敞的老街上,圆门很小,颇不起眼,可进了大门,却是另一个世界。
沿着曲廊向前走,每走几步即是一处风景,或是小巧的天井围住一片静谧的阳光;或是龟背竹在墙上画出摇曳的影子;太湖石点缀的花盆里栽种着不知名的灌木;典雅的古木疏影横斜遮在廊檐之上。就连尽头墙壁上的漏窗,也是形状各异,阳光从窗户洒进来,落在地上,同样是各不相同,原来,这里主人不会浪费任何一个地方。
出了长廊,眼前豁然开朗。
放眼望去,一大片绿色尽收眼底。岸边长满了高高的树木,载满了连片的垂柳,其间更是有数不清的花草。翠绿之中,连绵的奇峰异石装点着园子,玲珑俊秀,千变万化,然而又缺一不可。
最美的要数中间这池湖水了,低头便是碧水荡漾。正值夏季,望向绿色的荷叶中,荷花仿佛一下子高高立起,绽放出了不一样的红色。这水像极了一面镜子,映着天、映着日、映着花草木石,湖外是留园,湖里是留园,唯有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留园。琵琶曲悄然奏起,微微抬头,老渔夫划着小舟徐行,船上一位女子边弹边唱,颇有穿越之感。
湖水轻漾,水中的楼阁亭台跟着摇动起来,红红的小锦鲤穿过白墙青瓦,穿过假山绿林,绕过尖尖的檐角,又在荷花梗下捉起来迷藏。我想走近一点,却发现脚底的鹅卵石,竟然也有别样的景致,是鹤、是鱼、是花、是蝶,似乎每一块鹅卵石都是特地铺设的,让我不忍前行。罢了,它有它的乐。我也有我的趣啊。
重归自然,寄情山水一直都是古代士大夫们追求的一种隐逸的生活。而留园正如它的名字,留住了大自然,留住了我的目光。我想。几百年前,园主也一定和我一样,携着一份“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心情,在这小小的园门内玩石种草、赏荷观鱼吧!
【篇四:苏州之旅】
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一行人慕名而去。旅途的一路上树木郁郁苍苍,鸟儿鸣叫,一路欢歌。
苏州最有名的要数园林了。我们第一站就是留园,留园景色宜人,不亚于颐和园。这里的假山千奇百怪,有的像十二生肖里的小动物,有的像新加坡的鱼尾狮,还有的像吟吟作诗的诗人。但是最著名的要算“冠云峰”,它像一个射手座,下面花团锦簇,仿佛有很多人在欢迎一个大明星似的;假山不仅漂亮还各有不同的寓意呢。留园里的建筑也是古色古香,暗红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里面的明清家具做工十分精致,家具上雕刻的花纹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山、水、亭子、花草、建筑,你置身在园子里,仿佛自己是无数张山水画里的人物主角,美不胜收啊!
留园很美,但虎丘也有它迷人的风景。虎丘占地面积282、8亩,是一座独立的小山,山高34·3米,山虽不大,却古树参天;你听,马蹄声“得,得,得”响,溪水声“哗啦,哗啦,哗啦”响,树叶声“唰,唰,唰”响,不同的声音组成了一首动听的曲子,回荡在虎丘的上空;从远处看,虎丘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若隐若现的矗立在茂密的树丛中,其中举世闻名的虎丘塔最为显眼,它一共七层,每层楼都有八个边,据说:吴王夫差的父亲下葬后常有老虎出没,所以叫虎丘塔;虎丘里还有一座双井桥,凌驾在虎丘的剑池之上,俗称“双吊洞”的石圈井并排在青石桥面中间,朝井下望去,池水深幽,若有胆小的人,肯定不敢站在上面呢!
美丽的苏州,不愧能得“人间天堂”的美誉!
【篇五:苏州园林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苏州园林。我姓黄,大家就叫我黄导游好了,下面就让我带你们去参观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
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今天我就先带大家参观沧浪亭。沧浪亭吧建于北宋时期,是苏舜钦所筑,可以说是苏州最最古老的园林。南宋初期曾为名将韩世忠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不信你们看!未进园门便看见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这么美丽的沧浪亭,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拍照留念。
参观完了沧浪亭,接下来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狮子林和拙政园。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狮子林。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拙政园间。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游客们,置身于这样的优雅环境中,我们是不是会流连忘返?
参观了三大名园,大家一定感到有些疲倦了吧。最后让我们去参观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好了,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活动,在参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请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不要乱涂乱画,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今天,我们参观了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一天。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的支持!欢迎再次来到苏州旅游观光,再见!祝大家旅途愉快!
【篇六:苏州游记】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真是一个人间仙境。上周末,妈妈带我到苏州游玩了两天。
我们首先来到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走进留园,映入眼帘的就是奇峰怪石,据说哪家的石头越多,哪家就越富有,哪家的石头越奇特,哪家的地位就越高。古代小姐的闺楼可不好找,入口就在假山的后面再往上一点。走进后花园,哇!这里的花可真美呀,草也很绿呢,树就像守护者一样,守护着整个园林。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七里山塘流水人家,是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官时修建的。七里山塘最美的桥就是通贵桥了,梦一般的景色,虽是惊鸿一瞥,但那份雅致,那份纯净,那份安宁,永远地落在了我的心田。
说起寒山寺,都会想起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二字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所题,那可是一字千金。“寺”字则由清末书法家陶睿所写,也是价值不菲。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虎丘。虎丘有“吴中第一名胜”和“吴中第一山”的美誉,最有名的景点就是虎丘塔,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斜塔。当然虎丘有如此大的名头,自然还有其他的景点如剑池等,之所以被称为剑池是因为这池从上往下看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崖左壁有大书法家王羲之书写的“剑池”二字。崖的右边有一块试剑石,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为了争夺天下,用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把石头给劈开,所称试剑石。
短短的两天,不能完全领略苏州全部的景点,但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这都是我眼中美丽的苏州。
【篇七:美丽的苏州】
我举着相机缓缓地走进这条小巷。
漫步在苏州,处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之景,两岸厚重的青石板仿佛写满了苏州说不完的故事。水,是苏州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符号,它贯穿苏州,点缀苏州,浸润苏州。翻开记忆,关于苏州,处处有水,而它们则是我心中最美的苏州水。
第一次到苏州是初夏,清凉的夏风吹起染坊旁的蓝印花布。周围景色在脑海中早已模糊,只有黑白的轮廓,但那一条河,却清晰地流淌在记忆深处。
那时的我只有头能够高出桥栏杆,阳光铺在这条河的河面上,仿佛有金色的鳞片在水中浮动,沿岸停着些小船,造型古朴,散发出一种好闻的木头的味道。“水上舟摇,楼上帘招”,河中倒映出人们最平常的生活场景。行走的人们,嬉戏的孩童,悠闲的老人,他们静静地看着这水流过。是的,河中缓缓流淌的是水,更是苏州的美好时光。
虽然这河是极普通的,但却将韵味极致的苏州生活融入其中,像是昆曲悠悠的唱调,以最美的姿态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第二次到苏州,是盛夏。苏州像是小家碧玉,她的美不像杭州“映日荷花,接天莲叶”那般大气磅礴,而是如吴浓软语一般温柔的美。那条街被树叶覆盖,我顺着这片阴凉行走,发现了它——留园。留园只有一个很小很小的门,给人以养在深闺之感。我伫立在门前,好像听见了潺潺的流水声。
此时游人稀少,我坐在亭中,细细欣赏这幅工笔山水画。此景若是白描,光是这线条就足以令人惊叹,可留园却五彩缤纷,更是令人赏心悦目了。
我不由想到《诗经》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留园若是“美目”,那亭台楼阁就是眼眶,框住留园;生机盎然的花草是浓密细长的睫毛;太湖石是别致的眼角;那么水呢,留园里的潺澉细流,碧波荡漾,不就是眼中不断传达出的感情么?
虽然水不是留园的主要景致,但它却是留园的灵气所在,像一曲久违的琵琶,以最美的姿态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第三次到苏州,是夏末。园区路上车辆不多,路边高楼林立,把苏州城的美玉——金鸡湖衬得清新脱俗。
湖西非常安静,眺望湖东,人头攒动,与这里形成了鲜明对比。湖边,常青树依然葱茏,树阴下几把长椅正凝望着湖面。我不由得停下脚步,坐在长椅上,注视着金鸡湖微微起伏的湖面,一片暇想。
湖水呈现出不同的蓝色,轻微的水花是天蓝,而后是宝蓝,又浸透成深蓝,一屋涌过一层,变幻莫测,就像这座城市充满活力的经济。金鸡湖倒映出园区的日新月异,是采撷苏州发展精彩瞬间的最佳摄影师。
虽然金鸡湖水不算是苏州的代表,但它见证了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现代化新发展,像是富有动感的旋律,以最美的姿态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我举着相机缓缓走进这条小巷。
是啊,平凡的河水、精致的留园水,年轻的金鸡湖水,它们都是最美苏州水的缩影,还有更多美丽的苏州水等着我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
无论时光怎样前行,苏州水都将是我记忆中最美的,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