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父爱让我不再软弱】
我家与学校之间,距离很远,平常都是爸爸接我放学的,可是有一天他对我说:“你已经15岁了,年纪也不小,是该学会独立的时候了,今晚你就自己走路回家吧!”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浮现起一片漆黑、寂静、恐怖的景象。“爸——!”我大声哀求,可从爸爸的眼神中,我可以得知,这是必须的。
晚自修放学以后,我拿着书包,战战兢兢地走在人烟稀少,空阔得令人恐惧的大街上,心中充满了不安。深秋的风格外悲凉,风一吹,我的手十分冰凉。
我在心中狠狠地责备父亲,怪他让我一个人走夜路,怪他脑中突然冒起的奇怪想法。我拖着沉重的双脚,回家的路此时似乎遥不可及,我不时向四周张望,害怕有小偷,甚至是电视上所说的人贩子出现。
此时四周都是死般的沉寂,黑暗笼罩大地,橘黄的路灯光就像一颗颗明星,但却不能够消除我心头的恐惧与内心的软弱。这时我突然看见一个黑影飞快闪过,我的心里异常恐惧,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难道是人贩子?”
我本想撤脚就跑,可又怕被黑影跟踪。我连忙在巷边抓起一根别人丢弃的扫把棍,此时自卫的天性告诉我不能软弱,软弱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加快速度向前走,突然拐进一个不起眼的屋子角落,等待着观察跟踪我的人是谁。突然出现的一幕却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是父亲!只见他头发此时格外凌乱,张皇地朝四周张望,眼睛里充满了焦急与担忧。
我悄悄地走到父亲身后,突然大叫一声:“爸爸!”爸爸为我的突然出现而吓了一跳,我笑着对他说:“爸,你怎么会在这儿?”爸爸也笑了说:“我呆在家没事出来走走,不过,你现在也懂得坚强,不再软弱了!”说完他指了指手里的扫把棍,我笑了一笑。随后,我们一起回家。
我知道,是伟大而深沉的父爱在一直保护着我,使我不再软弱,不再害怕黑暗。我也知道,这种无私的爱将一直陪伴着我,永远……永远……
【篇二:八年级我不再软弱】
时间过的可真快,转眼间就上了八年级。有时真的感叹时间的流逝,就如同水流一般,一去不复返。
还记得上七年级的时候,刚到这个学校就像是无头苍蝇,乱撞。但是经过了一年的时间,我们经过磨练,早已熟悉了校园里的学习生活。记得那时妈妈常常两天都要来看我一次,就是怕我在校有什么不习惯。可是现在妈妈已经和爸爸、妹妹远在外地,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了,但妈妈还是每星期给我打电话。以前回到家,迎面而来的总是欢乐和惊喜,可是现在回到家里,总是冷冰冰的,没有一点声音。坐着发呆时,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看见了以前抱着妹妹说说笑笑。唉!
八年级了,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我都要独立自主,不能再依靠别人了。以前回家,妈妈总会骑脚踏车来接我,总能看见她在校门外欢喜的对我摆手,现在都要自己打车。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硬着头皮去闯。有时候遇到好朋友时,他们说我怎么这么可怜,妈妈都走了,我这时常常在心中说:“没什么,反正这也是磨练我的好机会。”我从来都没有抱怨过什么,我知道不可以再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无赖地享受了,只有依靠着自己。无论什么事,相信自己一定行!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我都要告诉自己,我不再软弱!
记得妈妈在家时,我十分粗心,每次不是这忘带了就是那找不着了,妈妈每次都可以给我找给我送,但是现在就我一个人,我要改变,变得细心,不能让家人离那么远为我担心,我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可以再依赖别人。
平时,我买衣服时都是跟妈妈一起去的,她每次都会和店里的人讨价还价。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是在旁边插嘴不可,最后还是妈妈给办好的,妈妈还对我说让我多学一点,以后一定有用,我就在一旁看着,时间一长,也就学会了,现在每次买衣服,我都是和同学一起去。我要学会独立,每次不管遇到什么,我都会记得告诉自己:我一定能行!
八年级了,我已经慢慢地走向坚强,走向成熟!
八年级,我不再软弱,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都会走得很好!
【篇三:这次我没有软弱】
做事优柔寡断,回答问题嗫嗫喏喏,行动比思想总是慢一拍——这,就是曾经的我。
课堂上,老师叫大家举手回答问题,我明明知道答案,却不敢举手。做任何事情,总是思来想去,等到下定决心,却已错过机会。这样一来,我总埋怨自己软弱无能。
参加学校的奥数比赛,试卷发下来了,我仔细审题,认真作答。题目不太难,我一题题、一页页往下做,得心应手。这是一道图形题,读完题目,我已知题意,可是……图上的数据模糊不清,这可怎么办呢?要是以往,我会默不作声,猜着去做,但不能保证正确。
这是竞赛,我不能马虎对待。考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在认真答题,我心里非常焦急,要不要举手问一下老师,就这样思来想去,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举起了手。老师来到我身边,问题瞬间解决。
这次奥数比赛,我获了奖。要是……要是当初我不勇敢地举起手,结果还真的不好说。
我终于明白:软弱,是学习生活路上的拦路虎。
从此,我变得大方起来,果断起来,积极起来,自信起来……做事不再拖泥带水。
这次,我没有软弱。我相信,告别软弱,生活一定待我不薄。
【篇四:回望】
父亲在苏州工作,回家甚少,大多时间都是我去看他。他总带着我大街小巷乱逛。我与江南,可以说是有缘的。
果真,就像词里写的那样“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砖小巷又窄又长,脚下的青苔饱湿了水,一踩就洇出一团团绿。门口洗衣服的少妇说着我不大听得懂的吴侬软语。音调颇软,甜得有些腻味。那里好像一年四季都氤氲着水汽,潮湿的好像随时能下起一场雨。眼里的江南,是一个笼上轻纱的缱绻梦境。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果然人道江南温柔乡,不知多少昏庸君主在这里丢了家亡了国。
当时还小,只觉得江南像书里写的红颜祸水。软弱矫揉,毫无一点风骨。
岁月渐往,年岁渐长。我一独自一人外出求学。行走在神色匆匆的人流间,上课时抬头仰望那些繁琐的公式,顿时觉得喘不过气来,像是无形的桎梏禁锢了所有,消磨着为数不多的意志。
于是初夏重回江南。傍晚时分独自徘徊在幽深的小巷。
淡淡的金色光芒镀在墙上。每一块砖都被刷上一层浅黄。旁边人家墙边有几枝杏花斜斜伸出,花朵虽剩不多但枝干仍然遒劲,只一枝,却蕴了无尽意味。
旁边人家的孩子欢快的跑出来,追逐着彼此地上的影子,不小心撞了我,我痛呼一声,那家的大人赶快出来,狠狠地在那小孩屁股上打了一下,不停地向我道歉。我欣然接受,那孩子直直地盯着我,两相疑惑之时,他却扑哧笑出声来。不知是哪家姑娘唱起了歌,婉转的飘在小巷上方。混着日光,慢慢的流淌开来。
锅碗瓢盆的声音响起来,整个小镇进入了生活的节奏,安静而又不失烟火气息。
这时候江南好像遗世独立一般,有的全然是安详与温暖。
恍然顿悟:原是我错了,竟是我错了!
从来它并不是一味软弱,只是淡淡不争。兰德写过“和谁我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江南正如此。六朝变迁历史兴衰尽在这方土地上演。它却只平静地看潮起潮落,与历史洪荒中固守本真,从容平淡的是那种不争不抢的高傲。
回望往昔,君可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可见“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的难安;可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国愁?这是江南样的人,即可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亦有“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旷达,更有“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满腔热血。
平淡只是表面,柔极则刚。每段古墙下都有沉睡的历史,每篇云霞都凝着无数离合。
也许当时认为他们庸俗,也许当时认为他们懦弱,也许当时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
只是年龄愈大才愈明白,那是灵魂在寂静无人时的独舞,是生命低处浅浅的吟唱。那些人,现在才理解的透彻。于乱世中,于都市繁忙的桎梏中,寻找心的安栖。
于此回望,顿生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