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快乐】
端午节日里,阳光明媚,我和一家人一起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塘栖镇旅游。
我们经过了近2小时的车行,来到了塘栖白沙枇杷采摘基地的门口。一走进采摘基地,里面到处是黄澄澄的枇杷长在一棵棵大树上,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我激动地冲进枇杷树林,开始“疯狂”地采摘。我第一次要吃白沙枇杷,不觉感到一阵清凉从枇杷里冒出来。我剥开来一看肉是白嫩嫩的,好像白色大宝石,我一咬,酸中带甜……虽然肉不多,但水分很足。听妈妈说,枇杷的有些部位是可以当中药的,而且塘栖的枇杷在古代就非常有名了,许多著名诗人都以塘栖白沙枇杷来做诗。听了这些,我更为塘栖白沙枇杷感到骄傲了!
摘完枇杷,我们又来到塘栖古镇。一走进古镇,我们就看到古镇的示意图,没想到我们中国有名的京杭大运河居然流过这座古镇,令我非常吃惊。我们走到古镇示意图上标星的运河桥上,桥面全是用大青石铺成的,桥两岸都是古色古香的街面,再低头一看,桥下就是大名鼎鼎的京杭大运河了。我不禁赞叹道:啊,实在太壮观了!
最后,我们买了一些枇杷酒和枇杷膏回家当留念,也欢迎大家去塘栖品尝古镇的美食。祝大家端午节出入平安,一路顺风!
【篇二:老师二三事】
你看!就她那击打排球的劲呀,看着就让人生畏。当排球在她上前方大概50厘米时,眼神突然凌厉起来,右手扬到脑后,左手先前微微瞄准伸直,同时,击球点也在她眼中凝固。接着,她右手以极快的速度击打排球,随着“嘭”的一声,排球急速飞过了近两米的网。旁边的欢呼声与掌声久久不息。
没错,她就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刘老师。她一米八的个子让我们都不把她当成女老师来看,她的严厉也是与男老师不相上下。“先跑八圈”带着强制性色彩的词砸在我们心头,我们都不禁哀嚎起来。希望能少跑步,哪怕减一圈也行啊!她却对我们的哀叫熟视无睹。我们也只好认命。
跑完之后,全班的同学都带着一身的汗,满身的酸痛以及期待又忐忑的心情看着她。结果一记惊雷又轰然而下——在单脚跳一圈。不少同学哭爹喊娘,可她就是不要改命令。跳完之后,全班人都瘫痪了。而休息两三分钟后,她又让我们分成几组蛙跳半圈。说实在的,我们私下都有抱怨过,虽然后面几天腿部都酸痛无比,但同时,我们的腿部肌肉得到锻炼,体力也增强不少。这都要归功于她的严厉。感激!
不过,她在我心中也有另一面。在塘栖三中举行的余杭区女子排球赛中,我们良二女排获得亚军。最欣慰的就是她了。你可能无法想象我们在与闲林中学争夺与良一对抗的决胜局的8:13时,她和我们的担忧;在13:13时,她和我们的希冀。你肯定不知道在15:13时,我们的激动、兴奋、欢呼、喜极而泣。而在此之前,她与我们一直在制定方案,她不停地给我们剖析闲林的打球方式,还跟我们反复强调:“输了也没关系,心态一定要放好!”赢了之后她当时只说——很棒!但我们都看见其实她眼里也闪着泪花。我们可能理解不了教练员在看到所带的球队战胜强劲对手后的心情,但我相信一双泪目,足以证明……
刘老师还会和我们一起玩笑一起打闹。有时对我们而言根本不是个老师,而是个好朋友。我们为能交到这样个大朋友而感到开心。
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当我们得知她可能要走的时候,一股情愫莫名袭上心头,不舍,还是不舍。正是因为她的课能让我们能暂时卸下繁重的学业,正是因为她能让我们在枯燥的讲课中寻到一丝趣味。想想剩下为数不多的体育课。测试800,1000米,耐力跑什么的,也都微不足道了。
只能说,遇见她是我们中学时代的幸运,留给我们的定是满满的回忆。
【篇三:好家风勤学习】
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家训,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家的家训是勤俭节约好读书。别看这朴素的几个字,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家几代人呢。
我爸爸出生在嵊州乡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那里小桥弯弯,流水潺潺,虽然风景宜人,但交通闭塞、土地贫瘠,人们世世代代当着农民,住着破烂不堪的泥巴房,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可就算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小学文化的爷爷奶奶始终鼓励着他们的孩子们勤奋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
爸爸小的时候,农村基础设施很差,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经常跳闸停电。一天傍晚,爸爸正埋头做着作业,耳听“噗嗤”响,又停电了,周围一下子昏暗了,只有西边的太阳还在无力地发着光,在这若有若无的光亮下,爸爸愁眉不展,无法继续写字了。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有办法了。“对了,古有匡衡凿壁偷光,”爸爸自言自语道,“我也可以效仿匡衡借点别的光来呀!”于是他拿出奶奶花了几个月积蓄给他买的铁皮铅笔盒,用干净的布把铅笔盒盖子里面擦了一遍又一遍,放在作业本前面,调整好盖子的角度,努力让微弱的光线反射到桌子上,在这来之不易的光线下,继续着未完成的作业。
我爸爸在艰苦的环境中发奋学习,妈妈更是如此——
上小学的时候,在一个期末考试的前晚,妈妈正在认真复习、准备考试,可夜深了,她非常疲惫,眼皮不自觉地打架。于是妈妈想了个好办法,泡了一杯浓浓的绿茶,感到困了,就喝上一大口,并把茶叶含在嘴里使劲咀嚼,反复几次之后,就不再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的期末考试中,妈妈如愿地考出了高分。
勤奋好学是我家的家训,正是长期受到良好家训的熏陶,我爸爸他们姐弟三人个个都考上了大学,妈妈和舅舅大学毕业后也都当上了光荣的人民教师。不过最厉害的要数大姑姑的女儿,也就是我的大姐姐,她是前年高考余杭区的理科状元,现今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堪称是我家的学习楷模。现在,我也一直勤奋学习着,努力把这良好的家风家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