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阳光透过阴霾,射向大地,一阵暗香浮动,直入心田。
还记得那时候的她,正如她的名字一样,总是让人感到温暖——暖心。这样一个花一样的女孩,是上天让我遇见了她。
暖心的父母早逝,他们只留给了她一间小杂货店。每天天边还只泛着鱼肚白,就可以看到有微弱的灯光照亮这间小店,为了维持生计,暖心自己经营这家小店,起早贪黑。
“听说了吗?昨天李婶住院了。”一大清早,邻居张大叔就扯着嗓子喊着。人们都凑了过来,“她老人家身体不是一向很硬朗的吗?”“怎么住院了?”“你们不知道啊!都是那个小女孩害的。”张大叔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怎么啦,你倒是快说啊!”众人急不可耐。
“昨天李婶去暖心店里买东西,给了五十块钱暖心,让她找四十块,可是暖心死不认账,硬说李婶给的是十块,李婶把钱包掏出,又核对了一遍钱数,确定给她的是五十块。后来李婶看她可怜,心想就当帮她一回。谁知道回家后,她发现钱包不见了。李婶越想越不对劲,觉得是暖心趁她不注意时把钱包拿了。李婶心里一急,血压一上来,晕倒在地上了。”
“所以呀,你们千万别去她店里买东西了,不然你们的钱包也要注意了。”张大伯一脸好心提醒。暖心真是个贼,她怎么没有羞耻心,就算家里困难,也不能偷别人家的东西。我在心里暗暗嘲讽她。
以后,我每次经过她的店前,都会向她轻蔑地一瞥。刚开始她还没有注意到,居然还冲着我傻笑。后来,她渐渐意识到了我目光里的轻蔑,只是低着头,表情僵硬,但还是冲我扬起嘴角,似乎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可我看见她就讨厌,避而远之,不想脏了我的眼睛。我甚至在班上宣扬她的“光荣事迹”,同学们也都厌恶她。
那天放学后,我做完值日准备回家。刚踏出校门,抬头一看,老天爷眉头紧锁,额头上的乌云密布,一改往日的温和,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既而老天爷想不开,流泪了,淅淅沥沥,好不伤心。没伞,怎办?我环顾四周,有一家店还开着门,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欣喜万分,急奔过去。可是我发现,竟是那“贼女”的店,我纠结了。打小我的身子就弱,明天还得考试,怎么办才好呢?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店里,那不是李婶吗?她怎么在这儿?只见她吃力地弯下身子,向暖心鞠了一躬,然后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两眼满怀愧疚地望着暖心说:“孩子,是我这记性不好的老家伙害你受冤屈,让别人误会你了,我会向他们解释的……”我恍然大悟。顿时,脸颊通红。暖心注意到了雨中的我,一把伞从雨中飘过来,遮起了我的那片天。我不敢直视暖心的眼睛,语无伦次地说:“对不起!谢谢你!”她看着我绯红的脸,微微一笑:“没关系。”我抬起头,分明看到了她眼中的泪花,带泪的笑,释然的笑。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雨停住了它匆忙的脚步,老天爷舒展开眉头,一缕阳光照亮我的心房。我大声喊:“我的世界,永远春暖花开。”
【篇二:日子】
太阳快要落山了,炙热的圆盘带着耀眼的光辉悠闲地向西边滑去。
村里的各个山头还能看到健硕的农人挥洒汗水的身影。农妇将最后一碗菜从锅里盛出,拿围裙擦擦手,解下正好散学回家孩子肩上的书袋。“去,喊你爸回来,该吃饭了。”于是刚回家的孩子再次跑出家门,朝自家山上奔去,微陡的山路在灵活如猴子的孩子脚下,平坦如柏油路。
将菜放在桌上,再用空碗盖着。妇女解下围裙,也走出了家门。走下石板路到了河边,沿河张望着了一会便朝着河水“咯啰啰啰”地叫开了,原来是寻鸭子回家哩,叫着走出几十米,便会看到河床上浮现了一群小白点,由远及近,逐渐看得清了,对啰,就是自家那群在河里觅食游玩了一天的白胖鸭子。夕阳的余晖温暖明亮波光粼粼的水面像是撒了一层金粉,雪白的鸭子悠闲的划开一个个金色的水波,和谐漂亮极了。
这时候,调皮的孩子向河边跑来了,嘴里叼着芦苇杆子,黝黑的脸上有着调皮的神色看见了自家的鸭子,也发出一声“咯啰啰啰”,算是跟一天未见的它们打招呼。妇女满足的笑着“叫了你爸了?”“嗯,正回家哩!我先下来了。”孩子望着鸭子游向岸边,想着好像又肥了点。
“哦,对了,李婆在前边塘里抓鸭子呢,好像鸭子上不来。”
“是吗?”妇女驻足。“那你把鸭子赶回去,我去看看。”
孩子吐掉嘴里的杆子,应了一声,便“咯啰啰啰”领了鸭子回家去了。
妇女向前边池塘走去,见到了正在抓鸭子的李婶。“怎么了,李婶?”有些气喘的老妇回头望了一眼,“准是我家那口子把鸭子放这儿的,现在好了,上不来了。”妇女麻利的撩起衣裤边,帮李婆去把鸭子抓上来。
李婆粗黑的眉毛挤到了一堆:“要是让老张知道鸭子放在他家塘里,准得让我赔他鱼了!上次就因为我家猫偷吃他家几条干鱼,他就念了我好一阵子。”
妇女看着李婆是怕极了的样子哈哈笑了几声:“你怎么不知道啊,张叔他儿子要接他去城里享福了,前几天张叔就把这塘里的鱼卖的卖吃的吃了,没剩多少。”
说话间,总算把所有的鸭子都弄上岸。“咯啰啰啰”赶鸭的声音飘荡在空中。“咱们也回吧。”两个人把鸭子夹在中间向家走去。“唉……”李婆发出一声分不清喜悲的感叹:“现在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咯……”尾声拖得长长的,像是偶尔飞过村庄上空的飞机留下了长长的尾云。
回到家,男人和孩子已经坐在桌旁了,妇女赶忙走过去把饭碗揭开,露出冒着热气的饭菜。“吃吧!”吃到一半,妇女像想起了什么,只犹豫了一下便开了口:“过几天娃就要考试了,你山里头也快忙完了,明儿我弄只鸭子给你们爷俩补补吧!”男人扒着碗里的饭,用鼻子哼了一声,算是应下了。看着孩子和妇女都露出了笑容,男人的眼里滑过一丝光亮,碗边的嘴角悄悄上翘了些弧度,饭吃得更香了。这时候,妇女也觉得这日子仿佛是越来越好了。
夕阳终于告别了山村,落下了这一天的帷幕,晚风带着凉意渗进了黑静的鸭窝,鸭子们微微瑟缩了一下,既而更加满足的睡沉了。它们也觉得,这日子似乎越来越好了!
【篇三:故乡的人情味】
我的故乡在荣成市,她是一个美丽但不十分出名的地方。但我却认为:故乡的人情味胜过所有其他地方。
“人”是指故乡的父老乡亲,他们的热情像七月火热的太阳。看,今天李婶又炖了一大锅鸡汤,热心的她正准备请邻居们去她家做客呢!
暑假时,我总是回老家过一段日子。那儿没有4G网络,姥姥也不肯装WiFi,我就只好写作业,等写到无聊的时候,“串门”就成了消磨时光的好办法。
我最喜欢去我的好姐妹涵儿家,他们家有许多零食,还有很多书籍,涵儿的奶奶知道我爱吃爱看书,就在我去他们家时给我美食吃,让我随意看书,享受“贵宾”待遇,在我累了时,涵儿还陪我到处玩。
张姨家也是个好去处,那儿有空调,还有数字电视,我也爱我去她家,张姨看我爱去,就准备好饼干饮料等着我光临。
“情”是指乡亲们对家乡炽热的感情与浓郁的亲情。
最爱家乡的当属我姥爷了,他听说文登归属于威海市了,就不停地说为什么荣成没有划归威海,那样荣成也就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了。晚上串门时,姥爷和张大爷高谈阔论,把政府机构有些人浮于事的弊端说了一通,但最后还是感谢他们的英明,没有使荣成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受到严重污染。
秋收的时候,家中的老人与年轻人全体出动,我虽然身在威海,却关心着农活的情况,与小舅在电话中谈论着人们对土地原野的感情,小舅说:“本来多施化肥既省事又能使粮食多产,但为了使土地不板结以及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乡亲们宁愿施用人粪肥,并亲自除草、拔草一直到收割,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我听后感慨万分,不愧是荣成市人!
“味”是指家乡美食的可口滋味,说起美食家,首当其冲的要属对制作美食情有独钟的李婶了。
看,李婶又在餐馆跟大厨学做饭了。说实话,李婶做的饭堪比“山珍海味”了,实在不用再费工夫学,但李婶很执著,学无止境啊!
有一次过年,我们一家去李婶家拜年,还没进门就有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进去后看见了惊人一幕:李婶一家围坐在桌子旁,桌子上应有尽有,香甜的烤玉米、肥美的大螃蟹、新鲜的溜大虾,还有可乐鸡翅、熏鱼、吉祥饼……我们看呆了,李婶一家却没呆,“快坐下一起吃。”他们边招呼边添碗筷、搬凳子,温暖在心中泛起层层涟漪。盛情难却,我们坐下边品尝各色美食边由衷赞叹道:“不光好看,还很好吃啊!”李婶不好意思地笑了。
家乡的“人情味”永远是我最珍贵的记忆,淳朴的乡亲,朴实的亲情,更有回味无穷的美食,你说,如果这里不是顶尖的地方,那哪里才是呢?
【篇四:总想为你唱首歌】
总想为你唱首歌,唱出我对你的情感,唱出你的伟大,唱出你的美好……那平和幽默的曲调是你的内在神韵;歌词是你朴实的外在表现;曲辞结合是你最真实的写照。
曲——神韵
“听说隔壁家李婶的儿子从美国回来了,开着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车上还坐着一个漂亮女娃,白白嫩嫩的,长得挺水灵,挺不错的……李婶的儿子真有出息啊……”大家都在小声议论中。这时,一个听力不好的人却蹦出这样一番话来;“什么,李婶的儿子从‘米国’回来了,还晒得黑不溜秋的,还带了一个女儿回来,又胖又不好看,唉,真是不争气啊……”顿时,在场的人都捧腹大笑起来,连连“称赞”她的耳朵和口才。你呢,也坐在一边乐呵呵地笑起来!
歌词——形态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各家各户都开始忙活着买新衣,制佳肴……
你的儿女纷纷提着大包小包回家看你,个个都给你买了新衣裳,新鞋袜。由于年轻人都有一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思想,于是,儿女们就开始帮你清理衣橱。把那些旧了点,缝缝补补的,掉了颜色的“陈年旧物”给翻了出来扔掉。刚刚找到一批想扔掉时,你恰逢其时地赶过来制止:“那些衣服还可以穿的,干嘛要扔掉呢?我还舍不得就这样扔掉它们……”
“留着也没什么用了,况且我们现在给你买了这么多又新又好的衣服,你又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子女们说,“扔了算了吧!”
“不行就是不行!你们知道吗,在你们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每天都在不断地缝补衣服,缝了又拆,拆了又缝……正是这样我才过得舒心一些。再说,难道有钱了就要忘记节俭了吗?”
儿女们默然了!
曲词结合——最真实的你
在平日里你耐心地教育别人;困难时,你从不吝啬地伸出援手……
总想为你唱首歌,来赞美你;总想唱首曲调平和的歌来送给你,表达出我的心情和感受。奶奶,我总想为你唱首歌,因为我爱你,我敬你!
【篇五:永恒的诺言】
战争的硝烟弥漫了整个大地,天空是淡黄色的,地上尸首纵横,红彤彤的一片,仿佛是大地在流血,树枯草黄,连花朵也不肯在这里露面,河水是那样的污浊,里面含有人们的鲜血,在这恶劣的环境下流淌着。
在这个战争的年代里,有一座和睦幸福的小村庄,并没有受到战争的摧残。大人们在村里劳作,小孩子们每天都去村庄里的一个小学堂里上学。这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六岁的小男孩,他叫做小安,他的爸爸妈妈是非常普通的农民,家庭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三口非常幸福。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所以给他取名叫小安。小安每天早上都背着妈妈给缝制的小书包和其他孩子去上学,直到这一天。
早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村庄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充满了盎然的春意,小安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去上学。这天老师说要给学生们测试一下学习情况,小安就非常高兴,他一心想着考一个好成绩让父母看看,让他们奖励一下自己,于是他果真考了满分,他喜出望外的望向窗外,只听见门外一声巨响,吓得孩子们惊慌失措,哇哇大哭起来,老师当时也神情未定,缓过神来,让孩子们躲在教室,不要出去,老师便出去查看情况。小安望向窗外,一团团黑烟直上云天,大地瞬间变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小安不顾一切地跑出门外,哭着跑在这充满废墟的地上,这条通往家的路是那样的曲折难行,他像极了失去家的孩子,痛哭流涕,他来到家门口,家里已经变成一片狼藉,他在家门前寻找父母的身影,他在寻找人的踪迹,忽然望见了邻居李婶,李婶看到小安独自一人,便托着她那受了伤的胳膊,慢悠悠地走向无望的小安,小安看见李婶,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大哭起来,李婶看见小安这种模样,眼中含着泪花,语无伦次的对小安说:“小安啊,别难过,你父母和我说,他们去外地打工赚钱了,他们会回来看你的,他们希望你平平安安的生活,便把你托付给了我,我会照顾好你的。”小安紧握着那张满分的试卷,抱着李婶痛哭起来。
被袭击的小村庄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可是村里的人们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那些无知的孩子和一些受伤的村民。小安像以前一样高兴地去上学,但是他的内心有一道缺口,无法弥补的缺口,他相信,他的父母会履行诺言,他常常去他的家旁边,总会在那停滞等待。
夕阳西下,傍晚时分,小安紧握那张试卷独自一人在那曾经温馨的家旁边滞留,眼中含着闪闪的泪光,远远望去,守候着那份永恒的诺言。
【篇六:一封家书表孝心】
今天对于张叔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儿子张孝即将告别农村,重新踏上城市的生活道路。张叔在今早还蒙蒙亮时就起床为儿子准备出行的背囊,脸盆,毛巾,牙刷……张叔小声喃语着,生怕清掉哪一件东西。看见正在熟睡的儿子嘴角不禁上扬。
窗外的老槐树,在风中摇曳着树叶树下的小野猫正在闭着眼睛,慵懒的享受着阳光,远处的天空仍然很蔚蓝,一片乌云,也没有纯粹得没有一丝瑕疵。从早上到现在一直有源源不断的人们前来贺喜。
时间到了,张孝背着背包,在众人的目睹之下跨出了家门,村里道路上的鞭炮震耳欲聋,在一起行人浩浩荡荡的护送下,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口,张孝握起父亲那双布满老茧而粗糙的双手看着父亲头上的几缕白发,说:“爸,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我一定努力,将来让你过上好日子来报答你的养育之恩。”这一番话不仅让父亲热泪盈眶,还让村民连连叫好,邻居李婶说,张叔你真是养了个大孝子啊!父亲连忙点头,离别的时刻还是到了,在车上望着父亲逐渐变得渺小的身体,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对父亲孝顺。
进入大城市后,张孝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顺利从大学毕业,他一有时间就写信给他父亲,坚持一月一封家书,张叔不识字,只好叫李婶来家儿子帮忙读信,每每这个时刻,李婶都不禁感叹张孝的孝心。毕业后,张孝去了一家大公司,给父亲写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每次只是寄一些营养品和钱,从未打过电话,后来也中断了写信一次李婶打电话让张孝回去,而张孝却说工作忙无法赶回家中,张孝不知这一次,他与父亲竟成了永别。
一次放假回家,张孝提着昂贵的营养品回到村里,但村里的人却对他指指点点,回到家中却没有见到父亲,于是张孝来到李婶家询问情况,李婶不语,只是从房间中拿出了一沓信。他认识,这是他寄给父亲的信。李婶平静的说:“你爸他走了,上次打电话就是因为这事儿,你说你忙,所以耽误了最后一面。”临时又补充道:“你爸临走时一直拿着这些信,说我儿子真孝顺。”
张孝拿着营养品离开,望着手中的信,突然明白一封家书表孝心胜过千千万万的营养品和钱,孝心并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张孝暗自嘲笑道:“张孝啊张孝,亏你叫张孝,你真的孝顺吗?”没有人知道他的眼角挂着几颗晶莹的水珠,他在土路上慢悠悠的闲荡着,就好像断了线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