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抹阳光】
周日上午,天阴沉沉的,下着毛毛细雨,地面又湿又滑。我们一家开着三轮车行驶在去舅舅家的路上。尽管爸爸开得小心翼翼的,但车子在水渍的作用下,失去了平时的乖巧,变得摇摇晃晃。妈妈一个劲儿地提醒爸爸:“慢点儿,再慢点儿!”我偏着身子,眼睛紧紧盯着转动的车轮,心里十分忐忑。
没过几分钟,车轮压到了一块小石头,只听“咔嗒”一声,车子颠了一下,右轮滑到了土沟里。幸运的是,车子没有侧翻,我们都没事。
土沟里有很多松软的泥土,车轮已经陷进去了。爸爸加大油门,我和妈妈下车推车,可车纹丝不动。哎,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找谁来帮忙呢?
爸爸正要打电话搬救兵时,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停了下来。一位三十来岁的叔叔摇下车窗,关切地问:“需要帮忙吗?”“车轮滑到沟里了。”爸爸回答道。叔叔下了车,看了看现场,然后挽起西服的袖子,伸出双手抵住车的右后侧,和我们一起用力。车轮飞转,但却陷得更深了。
“这样不行,”叔叔说,“咱们都不要白费力气了。”说完,他向自己的小车走过去。他要走了吗?他不想帮我们了吗?不过,他和我们萍水相逢,已经帮我们推了一把了,还能要求他怎样呢?
可让我意外的是,叔叔并没离开。他把小车开到三轮车前面,他的眼睛写满笑意:“还是得用车子来对车子。”叔叔拿出钢绳,把钢绳的一端系在三轮车龙头上。他发动车子,一两分钟的时间,三轮车就被拖出了土沟。
“太谢谢你了!”爸爸解下钢绳,给叔叔递去一根烟。“我不抽烟,”叔叔摇摇头,“只是举手之劳,别客气。”他的眉宇间透出一股让我倍感亲切的气息。妈妈说:“跟我们一起去吃饭吧,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啦!”叔叔一边把钢绳放回后备厢,一边说:“不去了,我赶路了,得走了。你们开车慢一些。”说完,他向我我们挥挥手,然后开着车走了。
太阳不知什么时候从云层里探出身子,笑盈盈地照耀着大地。透过反光镜,我看到叔叔的身躯,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犹如一抹阳光照进我的心里,暖暖的……
【篇二:回味】
我的外婆常给我们说一个词:先苦后甜。她认为只有先吃苦,最后才能吃到甘甜。
小时候在外婆家总会看见每家每户晒萝卜,最后变成一条一条的萝卜干。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只知道萝卜干已经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食物了。
外婆做萝卜干的样子我还记得,头上总会系着头巾,脸色黝黑,一幅勤劳的农村妇女形象,她自己一个人将大片大片萝卜干搬来搬去。那种萝卜干独有的香在空气中回荡。好似青草的味道,仔细闻闻,会闻到淡淡的咸味,不是很浓,所以吃起来也不咸。吃的时候有时会蘸上酱油,但是,我就是喜欢吃最原始的味道,总感觉很朴素却很独特。
每到新年的时候,平时搭稀饭的萝卜干终于搭上了肉,美味的肉啊,小时候的最爱,这时候的萝卜干在锅里尽情展现它的魅力,普通的萝卜干成为小朋友们的最爱,因为它沾上了荤,当时最爱的荤。奇怪的是如今的我已经忘记了肉的味道,却每每怀念的都是萝卜干。或许,有时候的食物让人在意的不是味道,更是一种情怀吧。
多年过去了,我们搬到外乡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外婆却不肯搬走,她说她舍不得这里,又到新年,我们准备回到外婆家,每次回去的时候,车的后备厢全都被外婆塞得满满的。而每都不变的就是几包萝卜干,沉甸甸地放在车厢里,稳稳地,坚定地,一直地……车穿过的道路是连接回家的路,是连接爱的路。
三岁的我喜欢跟在外婆的身后看外婆做萝卜干。
六岁的我喜欢吃肉,不再喜欢吃萝卜干。
九岁的我又开始怀念了那包萝卜干。
而现在的我懂得了外婆的爱,朴素无华,就如同那包萝卜干,坚定不移地在车厢放着,就如同外婆对我的情感。
【篇三:未来的汽车】
现在的汽车有很多缺点,比如夏天车里很热,车子里的钱容易被偷,车厢空间太小……于是,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汽车。
这种汽车的轮子和玻璃是不会碎的,也不会破,因为在制作时加入了一种非常坚硬的金属,无论怎么砸都不会坏。而且汽车的车门上有一个看不到的微型识别装置,只要是车主,不需要钥匙也能打开车门;如果是陌生人,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打不开车门。
车子里有几个颜色不一的小按钮,绿色按钮可以对周围普通车辆排出的废气进行净化,把它们变成氧气供人们使用。红色按钮可以让车子变成半透明的,你不要以为只是变成半透明的,它可以穿过车和人,这样就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了。蓝色按钮可以对车子进行冲洗,并自己烘干,这样就不用开到洗车场洗车了。黄色按钮可以吸收阳光作为能量,汽车以后就不再需要汽油了。比起前面的按钮,白色的按钮就更厉害了,只要按下它,再说出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汽车就会自己开到目的地。
车子的后备厢更是妙不可言,你把东西放入后,可以对它的大小进行调节。当东西被拿出后,后备厢就会变回原来的大小。这样就不会放不下东西了。
怎么样,听完我的介绍,是不是很想去试一试呢?
【篇四:跨越省际的“水源桥”】
今天我们班级假日小队参加了“爱在后备厢”大型义卖活动,卖出的钱要全部捐给贵州山区的孩子购买干净的水喝。
虽然大家因为连日的低温,身体都不太好,清晨,我们还是准时到达黄龙体育中心。现场五彩的摊位,货品琳琅满目,我看得眼花缭乱,张口结舌。卖什么的都有:有的拿着自己不要的书过来卖,有的编织花朵来卖,还有的是现场做面条。我们在一块空地上,把车停好,帮忙摆摊,我们的货品主要是面包和一些杂物。一切准备就绪,一些顾客就迫不及待地等着要买面包了。我们大声吆喝:“我们家的面包最好吃了,这个8元!嗯,这个味道也不错,只要5元,要买吗?”虽然我们介绍的话语参差不齐,不是很专业,但是也让人感受到了我们的热情,我们的摊位是现场最火爆的。
最可爱的销售员要数杨一帆的弟弟“小石头”了,他虽然只有4岁,但是他却装了一大袋面包和漱口水,去周围叫卖。碰到走得慢的人,他准会迎上去;“帅哥,要不要漱口水。”或者:“美女,来块面包吧,要到中午了,好吃的面包,现在只要5元了。”
我们摊位的生意似乎很不错,在中午到来之前货品已经卖了一大半了,接着要收摊了,我们因为不想把做好的面包带回家,就开始降价促销,很快,如风卷残云一般,面包被一抢而空。
我还听到一些人在偷偷抱怨;“哎呀,买贵了,还是这些孩子好,卖得便宜,开始那些不实惠的大人太不厚道了(这指的是陪我们来的父母)!”旁边的人也在附和:“是呀!是呀!”甚至有人还在帮我们叫卖,我感动极了!最终我们卖了4459。5元,排在整个义卖场中的第五名!而只需要2400元,就可以为贵州贫困山区全校师生提供1个月的基本生活用水!
今天的活动令我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能够在活动中学习到怎样销售东西,而且销售的钱全部是捐给贵州那些渴望喝到干净水的孩子。我仿佛眼前出现了一个场景:贵州的小朋友捧着冒着热气的水杯,大口大口地喝水,咧着嘴笑了。我觉得快活极了!我想明年我一定还要参加,一定要带来更好卖的货品,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