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科技与距离】
曾几何时,我们把酒当歌在明月下吟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唱。我们颂吟月的美,我们因月的阴晴圆缺照应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月的朦胧,月的柔情引得多少人沉醉。
如今,猛速发展的科技,令人们对月球终于可以不仅仅止步于遐想。于是,一颗颗探月卫星发射升空,无数的天文望远镜伸向了宇宙中那颗硕大发着清柔月光的星体。当人们满怀期待憧憬发射载人火箭抵达月球表面准备一探究竟时,舱门打开的那一刻,承载着无数人寄托和幻想的梦破碎了。原来,遥看洁白无瑕的玉盘,近看实则表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原来,月球只是一颗死寂的星球。没有大气层保护的表面,让月球裸露在宇宙中,随时都有小行星坠毁爆炸的危险。又何谈有被罚于广寒宫凄凉坎坷的嫦娥?何谈因伐桂被人千古传颂的的吴刚?原来就连古来多少诗人豪杰在月下当歌挥笔留下不朽诗章成就传奇的那一轮清辉,竟也是反射了太阳的光所致。月球本无光,因反射了太阳的光到地球表面,晚上我们才可以欣赏到月光。而白天,因太阳光太过于强烈,月亮则隐没在太阳身边。原来……原来这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竟是幻想。
没错,科技的便利为我们揭示了月亮的奥秘。可当我们立于月下执起酒杯时,今人可还能发出“千里共婵娟”向往?近在咫尺的距离,让朦胧的美感不再。
张爱玲曾说:“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拉近了一线距离,一切的美感就会瓦解一分。
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知识和便利,可也将我们对事物仅存的一点美好向往抹杀掉了。所以,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时在追求美好事物时,也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让美好能一直延存下去!
【篇二:读《红玫瑰与白玫瑰》有感】
“每个男人生命中都会有这样的俩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是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最经典的一段话,写出了中国众多男性的心声。而我谈的就是这段爱情背后的艰辛与无奈。对于许多男人来说,得不到的自然才是最好的,但是得到了的东西未必就不会失去。大多数人这样,振保也亦然。如果有那样一个人,他可以认真对待每一段感情并无悔于最后的结果,不只要美好的过程更要完美的结果;如果有那样一个人,他能在有了红玫瑰以后安然的过好日子不去惦记着那个“床前明月光”;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那该是多好。
令我感触深刻的并不是娇蕊怎样的艳丽与媚态,而是在她与振保离别多年后再次重逢时的身体发胖。多年以后,振保困于生活的压力,娇蕊也不再同往日那般活的精彩,这让我深深读出了岁月的无奈和世事的无常。娇蕊是一朵凋谢枯萎的玫瑰,久而久之也便成了一抹蚊子血极其普通了。而烟郦,她输在了自己的懵懂与无知上面,输在了自己的固有化模式上面。她爱振保,但也不只是要振保,她若是嫁给另一个男人也仍然会去爱另一个男人。但换个想法,烟郦最后与别人有染,也是振保自己一手促成的。可以说,振保和烟郦都不快乐,这段婚姻也从未幸福。
书中三个人物都是悲情的,我们并不能在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也不能在得到的时候太去贪心。我们只有懂得如何爱自己,才能有资格去说怎样爱别人。“爱”从来就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振保娇蕊烟郦爱了一生,也败了一生,而我们的一生还太长了。多亏的是,娇蕊在离开振保以后终于遇到了那个对的人,尽管她已然成为一个落败的红玫瑰。
或许,爱情本身就是悲壮和美丽并存的本体。情至深处,知悔不愿悔。
【篇三:那些被搁浅的梦】
青春时代,是一生最热血任性的时代,如果说孩提时代是一碗温热如软的粥,那么青春时代便是一堆热腾腾的烟火。这个时代,承载了多少的梦想,烦恼,期望,笑容。那个时候,我们曾经向大海起誓,一辈子也不会放弃自己对梦想,我们曾经扬言,一辈子都像口香糖,粘着闺蜜一辈子。却不曾想过,一辈子,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词。
长大以后,那些如火如荼的梦,不知不觉在烦闷的工作,领导的批判,职场的沉浮,生活的繁琐中像一缕尘烟,渐渐飘去。可是,如果说梦,只是一朵绚烂的烟火,转眼即逝,那为什么,却像一颗朱砂痣,永远地在我们的心中驻藏,为什么,想起那些被搁浅的梦,心中还会顿生波澜?
这些梦啊!就像一只只小小的,金色的船。我们本该驾驶着这些船,走向更远的彼岸,可是,这些梦,却像泡沫,灿烂一时。我们曾无数次想追随自己的梦,但是,现实永远那么残酷,让梦一次次从我们的手中流过,直到,我们不再傻傻地追着这些梦想的船,直到,这些船,从金碧辉煌,到落满灰尘,沉寂无声。
到底,是谁?是谁这么无情的斩断最后一丝追随梦想的希望?是谁把梦的痕迹不停擦拭,抹去,直至彻底消失?又是谁,让我们收起肆意妄为的火焰,慢慢沉寂无声?
那些被搁浅的梦啊!我们终究愈行愈远,从此,成陌路。
【篇四:你是人间四月天】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回眸一笑百媚生。――题记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的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周国平在《何来何往》中说,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同时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们感到快乐,即可称为幸福。我想,这应该也是大部分人在追求的吧。
十六个春夏秋冬,看尽了风起云涌,见惯了人走茶凉,该来的还在路上,该走的也从没放过我,人们都说,不曾拥有的永远都是窗前的白月光和胸口的朱砂痣,可真正想想,拥有的也着实没多少。
也埋怨过,也恨过,但无论时光怎么变,无法否认,你永远是我心中那一方净土,在最柔软的角落。六年了,但清楚记得,那是你眸子里的亮光,是我至今再没能见到过的人间绝色,是任我怎样都拼凑不起的完整,努力去爱,不经意去伤害,没办法,更没勇气告诉你,倘若我真的问心有愧,你会不会对我失望到极致。
打小不听话让你费心很多吧,一次次的教育,从一次又一次的彻夜促膝长谈,看淡蓝天色在晨曦中微红,始终没能有勇气,看你红着眼。
我知道,这一生,总不能要求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再等等,等我熬过这前半生漫长的修行,换我来给你下半生的安宁。
这个年纪,欢喜不过三寸光阴,在最深最重的时光里,我一生只想为爱而活。
【篇五:开笔礼】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去下孙文化村参加小记者活动。
到了那里,我和妈妈去水晶老师那签到,导游阿姨带我们参观好展览馆后,开笔礼活动就开始了。
我们穿上汉服,一起在展览馆门口拍了集体照。然后我们又回到大堂,老师说:“我念一句三字经,大家跟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念完了,老师在我们每个同学的额头上轻轻得点了一颗红红的痣,这叫朱砂痣,意思是朱砂启智,开启我们的智慧大门。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面前放一杯水、一支毛笔,我们开始青砖练字了。我们开始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然后我还写了许多学过的汉字。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古代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