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一个人,静静地】
不喜欢嘈杂的人群,灯红酒绿的街道。只喜欢一个人坐在窗边,晒着太阳,带上耳机,听着由诗歌改编的音乐,静静地,找回一份丢失已久的清闲与舒畅。
我想,诗歌和音乐都是相通的吧。在诗歌里,能找到当年那份纯真与亲切;在音乐里,能放松自己,在这忙忙碌碌的世界里,找回只属于我的清净与快乐。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而我只想把这远方的风归还给自己,在一个个温暖的午后感受诗歌的精华,品味音乐带给我的感动,细读诗歌与音乐的温暖。
当你老了,我会陪你,坐在炉火旁,唱着属于我们的音乐,在静默中,找到你曾经朝圣者的灵魂。当你老了,头发白了,我也愿意轻轻抚摸你苍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告诉你不用害怕,至少还有我。
也许诗歌音乐就是这样,可写可读可唱,有它们共同的温暖,共同的回忆,给你无法代替的陪伴。青青山外山,绵绵云上云,当我唱起这首歌,仿佛看到远处游子漂泊的背影,母亲在煤灯下为孩子缝补衣服的双手,更让我想起了那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音乐和诗歌这样的结合才更能表现出游子,母亲,故乡之间的无限寄托。让我更愿意坐在教室的墙边,眺望远方,听着这首游子遥,来寄托对家的无限思念。
唱一首歌给自己,写一首诗给未来。在诗与乐的世界里,不再彷徨,不再伤感,一个人,静静的……
【篇二:静静地接受成长】
“你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他第一次遇见你。时间苟延残喘,无可奈何……”第一次听到这几句歌词时,便觉得时间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它的流逝带来了我们的成长。
可是,曾经的我是十分抵触这份成长的。当一个人慢慢衰老,变得不再美丽,动作开始变得迟缓,直到垂死,这是一个我不愿接受、面对的事实。那时的我认为,时间让我们成长,成长让我们失去,失去又意味着让我们一点点走向死亡。
后来逐渐长大,和不少经典书籍交朋友,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后,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成长还可以是这副模样:申力雯说“青春是回眸醉心的一刻”,村上春树说“大人是不动声色、不会偷偷想念不会回头看的人”,丰子恺认为通过时间的冲刷“可以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我开始思考,时间流逝,成长除了带来衰老,还带来什么。
偶然再翻起小时候看过的《红楼梦》,读后的感觉却全然不似当年。年幼时读《红楼梦》,脑海里只记得林黛玉和贾宝玉发生过一段凄婉爱情。现在再读,却仿佛读出来黛玉在森严冷漠的大家庭中寄人篱下,渴望一份真挚感情的心;看到如一池灵动活水的黛玉,在面对封建枷锁时不甘束缚的心;看到一个熙熙攘攘的大家庭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听到黛玉在百年前轻吟《葬花词》时的泣声……《红楼梦》仿佛带着我走进了大观园的世界。这时,便觉得这是时间成长所带给我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天生铸就,而是当你的理解能力及人生阅历,随着时间流逝增长后,再度与经典的作品相逢。仿佛又离它们更近了一步。这种说不清的感触,使我相信这是时间、是成长带给我的礼物。
现在,我依然在成长,并伴随着老去。但我不再抵抗。我开始向往,向往阅尽人生后的苏轼还能说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豁达,向往叶芝“等你老了”时回忆“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的美好。
我将静静地坦然地接受成长。成长,是一种美丽。
【篇三:在斜阳下静静地入睡】
推开门,屋里传来了电视的嘈杂声,两个苍老的身影映入眼帘,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疲惫。天气转凉,可是还没点上火炉,直到我进来,两个身影才放下手里的松蘑,转过来对我笑了笑,如此,觉得鼻上的酸意更甚了。
我努力平复自己,挤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我没继续说话,拿了个椅子坐到父母面前,父母仍全心全意的挑着松蘑,不时抬头看看电视,自己下雨天用的雨伞还挂在父母身边的墙上,挂的是那样的整齐,自己的心中一阵暗涌,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出来,家里的那只小猫在父母身旁“喵喵”的叫着,天下的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希望儿子没有出息。我实在忍不住了,和父母说了一声,出了家门。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几只流浪猫在为了生存而“奋斗”,一丝寒风掠上我的脖颈,使我不禁打了个寒噤,走在大街上,心中又想起父母疲惫的身影,我的眼皮抵挡不住眼泪的攻势,落下了一滴晶莹的泪水,眼中尽是悲伤。
既然岁月留不住,又何苦与它拼个高下。自己的青春也会过去,成为回忆中的一部分。青春就像一朵鲜花,开放时,含苞欲放的花蕾慢慢冒出来,在微风中散发出透彻心脾的芳香,当它即将凋落时,不会因一生的碌碌无为而悔恨,因为它绽放过了,它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痕迹,也戴上了属于自己的光环。看着路上飞驰而过的轿车,一回头迎来的是一束冷漠的远光,刺得我睁不开眼。影子在路灯的照射下在漫长的思考中渐渐地泛黄,月光照在脸颊上,勾勒出太多的离殇,闭上眼,我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呼唤,回过头来母亲的身影屹立在胡同口,回到家,父亲问母亲咋去了这么长时间,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一直在胡同口,等待着我。
我拉开窗帘,天空竟是一片阴云,看不到燕子在空中飞舞的身影,心中泛起一丝惆怅。不明白它的来历,总是这样神出鬼没,找不到一丝规律,父母正忙着收拾院子里的东西,看着他们疲惫的脸面,昨天一定又没睡好。天空阴的更厉害了,远处的山峰被云雾围绕,只能依稀看到山的轮廓,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心中仿佛附上了一层保险膜,独自沉醉在这山水画卷之中。
树上的叶子落得差不多了,那枝干上的一片孤叶,在初冬的风中尽着性子飘舞,好似一位孤独的舞者。淅淅沥沥的雨滴敲打着窗户,把我从想象中拎了出来,窗外变得一片朦胧,内心的惆怅更甚了,父亲打着伞到我的门前,把雨伞搁在我的门前然后淋着雨跑回主屋,看着父亲狼狈的身影,心中并没有想笑的冲动,而是一阵暖流涌过,嘴角不自觉的挂起了一丝微笑。拉开门,拿起那把雨伞,握在手里,还能传来父亲手间的温度,走到主屋父亲早已换了一件衣裳,问他是谁拿的雨伞,他说,是我母亲搁在那的。他总是这样,为我默默的付出,把功劳让给了母亲。生活就像一把雨伞,只要撑得起,就可以是一片天地,撑不起,就没有任何立足之地,只能饱受风雨的摧残。
在成长的路上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从来不跟自己索要什么,总是在奉献。
雨停了,大街上到处充斥着水洼,隐约间看到了几只青蛙的影子。那些流年的记忆袭上心头,悔恨自己当初的幼稚,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我总会找机会去弥补,想的太多只会让自己的思绪更加的凌乱,多少次亲情与自己擦肩而过,自己却没怎么在意,父母总是像一把雨伞一样撑着这个家庭,不会因为天气的转好而收起,当风雨来临时他总是在身边等待着自己。
至今,那把的雨伞可能撑不了多大了,但我还是愿意靠着这把生活的雨伞,在斜阳下静静的入睡。
大王庄中学九年级三班 张蒙
【篇四:静静地聆听心花绽放的声音】
在学校的食堂,突然有人喊她“大作家”,她差点被噎着。
那同学跑过来,问了她一些有关她文章的问题,她都笑着回答,心里却泛起阵阵涟漪。
初二时,她给一家杂志社写过连载故事,在学校里引起了轰动,从那以后,同学们都喊她“大作家”,她也由不适应变得习惯了。后来她常有文章见报,“大作家”就成了她的专属称呼。
可是上了初三,她的父母认为学业紧张,不允许她再写作,她只好答应。于是,昔日的辉煌也就被同学们渐渐忘记,她也淡忘了,今天突然有同学喊她“大作家”,勾起了她的回忆。
她的那部连载故事叫做《葵花,心花》。说的是一个女孩一直很喜欢向日葵,并以向日葵那种顽强的精神鼓舞自己不断进取的故事。在这中间,那个女孩也失败过,颓废过,但仍然坚强地面对着,终于迎来了美好的明天。
正如故事中的那个女孩一样,她也很喜欢向日葵,喜欢它的朝气蓬勃,喜欢它的顽强不屈。在故事中,她把向日葵比作开在自己心中的花,不断地感染着自己,勉励着自己,使自己奋发向上。
可是后来,她觉得自己错了。向日葵也有痛,它也会被暴风雨击垮,低下头,它并不是永远那么阳光,就像她一样。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是中上等,并不拔尖。繁琐的数理化常常使她感到无奈,她累了,可是一想到父母满是期待的目光,就又强打起精神,继续学。父母为她付出了很多,她不能辜负他们。
她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块被磨光了棱角的石头,毫无锐气可言。她不明白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从哪来的动力,学习的时候那么带劲儿,她自愧不如。
她又突然想起自己所写的故事中的那个女孩。她永远无法像那个女孩一样,一直勉励着自己不断奋进,像向日葵那样不断成长。
向日葵?她愣住了。紧张的学习使她忘记了很多,包括最初的那株向日葵,最初的她。
她第一次见到向日葵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学生,天真烂漫得很。当时她看到一株半开放的向日葵。兴高采烈地说,她听到了,听到了向日葵开放的声音。
大人们都说她傻,花开怎么会有声音呢?她不服气的说,会的,但需要认真地听。
从那时起,那株向日葵就长在了她的心上,陪着她不断成长。
葵花开,心花开,都是有声音的。但这需要耐心地等待,静静地聆听。
想起这一切,她笑了,她似乎明白自己该如何去做。
心花真的开了,她静静地听着,那声音柔美悦耳,回味悠长……
【篇五:静静地等待】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待可以创造辉煌,等待可以得到快乐,等待可以取得胜利。
等待成就
诸葛亮未出茅庐之时,虽有满腹经纶济世之才,却一直未遇伯乐,若是常人,必定日日苦闷,郁积于心,或是放浪不羁,自暴自弃。然而孔明却始终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为诫,处事平和稳重,潇洒自如。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足以见其充实而又自信的生活,而正基于此,诸葛亮终会为伯乐所识,终会闻名天下,功德圆满。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它的前提是等待。
等待可以使人功成名就。
等待快乐
一位女作家到美国访问,在纽约街头遇到了一位卖花的老太太,穿着相当破旧,看上去身体虚弱,但脸上却露出了祥和和高兴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束花后说:“看起来,你很高兴。”老太太说:“为什么不高兴呢?”她又接着说到“一切都是这么美好”。女作家随口又说了一句:“对烦恼,你倒真能看开。”老太太的回答却令女作家大吃一惊,老太太说:“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是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三天,一切就恢复正常了。”
等待三天,多么平凡而又充满哲理的生活方式,它把烦恼和痛苦抛到一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全力去收获快乐。
人要学会等待三天的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就不能“等待三天”,而留下了终身遗憾。
在生活中需要“等待三天”的事很多。要学会“等待三天。”严冬过去是春天,学会等待吧!
等待可以收获快乐。
等待胜利
著名的特咯伊战争中,双方一直相持不下,特咯伊人和希腊人的英雄们一个一个的死去,可希腊人依旧无法攻下特洛伊城,后来希腊人中最强大的阿喀琉斯和特咯伊中最强的赫克托尔也都牺牲了。
最后,聪明的奥德修斯提出了世界闻名的“木马什”,希腊的英雄们全部藏于一个巨大的木马的腹中,然后,其它人假装撤兵,特咯伊人在城楼上不间断地观察着被希腊人留下的大木马,一直过了七天,特咯伊人才欢庆着把大木马作为战得利品带回城中,而希腊的英雄们则不吃不喝的在木马中等待七天,他们一直等待着胜利的曙光,终于胜利女神的微笑给予了希腊人。
等待,等待可以创造辉煌,可以收获快乐,可以获得成功。我们可以从等待中看到光明。
【篇六:静静地叩开岁月的门】
静静地叩开岁月的门,时间以一种安静的姿态在我身边流淌……
漫步在乡间小路之中,一排排在灰黑色的泥墙错落,乌黑而泛黄的瓦片有一种不温不火的温柔,墙不退还,有几簇新生的野草,没有精心的雕琢,只留下时间的沧桑。
家乡,承载了我儿时的所有回忆。
想起,我开心时,总喜欢独自走在弯曲而长满小花的田埂中。我尝试过背倚着老树根,昂视天空的旷达;我欣赏过鸟儿吟唱,蝶儿欢舞的优雅。当年那初开的牵牛花儿爬上那枯树,我会准时地出现在它的身边,轻吻它那柔嫩嫩的花瓣。这时的万物,仿佛寄托了我心灵的夙愿,在这里,我感受到生命的沉静……
想起,失落时,总喜欢独自走在弯曲而满是泥泞的小路中。我尝试过怀抱着山上,鸟瞰大地的宽博;我欣赏过溪水的唱和,云儿飘浮的自由。当那新生的笋儿钻出那土地,我会准时出现在它的身边,抚摸它那坚实的身躯。这时的万物,仿佛寄托了我心灵的纯洁,在这里,我感受到生命的沉静……
可这一切都毁于一旦,记得那一次我蹦蹦跳跳放学回家时,却惊奇地发现老家的瓦房已经拆了,我目睹了从山脚到山顶的树木是如何哀伤,我见证了那曾清澉的河水是如何感伤,我看见的不仅是这些,而是故土上的滴滴血液……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和故乡的美好回忆了,而那些回忆,就让它如种子一般深埋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