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味大闸蟹】
一个小女孩,静静地呆在书桌前。她已经呆了3分钟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就像一个人六感尽丧。突然,一阵香味飘来,她立马恢复了一感……
“哇,好香好香,烧什么好吃的呢?”我“腾”地直起身,眼睛亮得如同繁星,紧盯着厨房。说来好笑,我竟是先有嗅觉,再有视觉的……
“在烧大闸蟹。”奶奶望着我早已垂下的口水,好笑地说道,“待会儿会给你吃的,先等你妈回来,你快做作业。”可我怎么也定不下心来,一只热气腾腾的阳澄湖大闸蟹时不时窜到我脑海里,后来索性占据了我整个精神之海。奶奶看着我直勾勾的小眼神,只好让我先吃。我开心地直呼“奶奶万岁”。
哇,奶奶把蟹端出来了。热气腾腾,肯定很好吃……我盯着一只雄蟹的眼睛亮闪闪的,看起来竟有点邪恶。嘿嘿,本小姐要把你吃掉、吃掉……
奶奶帮我把外面的壳掰开,哇塞,壳里看到的第一感觉是金黄色还带点艳红的一大片,还带着一股鲜味向我飘来——我受不了了!我一下把壳抢过来,细细地用筷子把藏在壳里的黄送进嘴里。嗯!一种美妙的感觉从我舌头的一点向四周蔓延,好鲜!好好吃!我狼吞虎咽着,把黄一扫而尽。
我又把它的身子对半掰开,握住一半,来不及蘸醋就要张口吃。突然,我的瞳孔瞬间收缩放大——糯糯的、黏黏的、肥肥的,好吃得上天啊!我赶紧把它从嘴巴里拿出来仔细看,这个超好吃的东西只有一块儿,好像是透明的,散发着诱人的光。这难道是妈妈所说的蟹中精华——膏吗?
终于吃完了整只蟹。说是“吃”,还不如说是享受。我能感觉到我心中的幸福感已经溢满了整个身心!
【篇二:家乡的美味】
每当看到市场里那一只只吐着泡泡的螃蟹,我便会想起家乡的一道人间美味——面拖蟹。
面拖蟹,很明显,这道菜的主角自然是螃蟹啦。做这道菜,选螃蟹很有讲究,必须选用“六月黄”。之所以得名“六月黄”,是因为它一般在农历六月上市,且此时的雄蟹,已脱壳三次,因此,壳薄、肉嫩、黄多。
每年的这个时候,这道菜都会是我家的“常客”。外婆是我家唯一会做这道菜的大厨。早上,她到菜场精心挑选品质好点的“六月黄”。一回家,倒入水池,小家伙们一通乱爬,外婆则给它们排着队“洗澡”。洗净后,手起刀落,将它们一劈为二。刚刚还生龙活虎的“蟹将军”,立刻败下阵来,接着,将切面蘸上面粉,一个个放入油锅里煎炸至金黄色。将炸好的螃蟹转移至事先烧好的开水中烹煮,直到差不多成熟,再放入小青菜、毛豆等配料,加入盐、料酒等调味,最后放面粉,不断搅拌,直至变成整锅面糊,令人垂涎欲滴的面拖蟹就大功告成啦!
美食上桌,我闻着那诱人的香气,馋得直流口水。这道菜一定要趁热品尝,所以,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先品尝一口面糊,哇,这蟹的鲜味与青菜、毛豆的清香融为一体。再咬一口蟹,蟹黄浓厚的鲜与蟹肉清甜的鲜在口中碰撞,让人吃了还想吃。我一连吃了好几碗,肚子吃得滚圆,可嘴巴似乎仍未满足。
只有我们家乡的水土,才能产出如此鲜美的味道。如今,又快到“六月黄”上市的季节了,我又可以享受到家乡这道无与伦比的美味了。
【篇三:秋天的美食】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北京的烤鸭,内蒙古的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西安的刀削面……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我们苏州秋天的阳澄湖大闸蟹了。
俗话说:秋天的九月吃雌蟹,十月吃雄蟹。而今天奶奶刚好买了几只阳澄湖大闸蟹。
金秋十月,苏州的大闸蟹以营养、金毛、金爪、青壳、白肚著称。远远一看他们张牙舞爪,仿佛只要轻轻一夹,孩子的手指就能被他们夹断了;再细细一听,他们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活像打仗前的战鼓声。
中午终于到了,奶奶烧水,把蟹放锅中,盖锅,中高火二十分钟,再焖上几分钟。我们早早地拿好了蟹八件,在锅边等着。等一装盘,就用小钳子把它们的壳轻轻一敲,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里面的蟹肉白如明玉,鲜嫩肥美,不过我最爱吃的还是里面金色的快要滴出油来了的蟹黄,肥美醇香,吃了这个,其他的美食都索然无味了。
我想我爱秋天,或许就因它是个盛产美食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