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我们的生活早已开始趋于碎片化。社会的快节奏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街上都是行色匆匆匆,似乎淡定从容不急不慢这一条习惯早已从人们的灵魂中抽离。
碎片化这一词语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如今也被广泛运用在许多的领域中。而同时,这种碎片化的生活也贯彻在如今这个年代几乎每一个人的思想中。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生活,极其迅速的生活节奏往往会在给人们带来高效率的消息的同时,令人身心疲惫不已。
仔细想想,自己是有多久没有静下来好好读一本纸质的书籍了,而更多的时候往往将自己投掷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光怪陆离的小说世界让自己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想想自己是有多少时间没有端坐在沙发上,完完整整地听一次新闻联播了,似乎自己更愿意打开手机上的网页一目十行地看过一篇新闻,只了解个大概便草草结束,或许也只是为了与周围人聊天的一种谈资罢了。想到这里,不禁开始感叹道小学时天天手捧着书本,认认真真得读着每一个字甚至就算有时不能理解深层次的意思,也会自己去思考,如今却是即便有理解的能力却宁愿去运用最简单的思维去读着明明并没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去思考而仅仅是因为情节比较吸引人的网络小说,而舍弃了各种文学名著,而似乎我舍弃的还有自己思考的脑袋和深入钻研的态度。
可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处于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中,过着各种各样碎片化的生活,如果真的想要脱离这个社会,成为一个不碎片化地生活着的人,我们又真的甘愿吗?我扪心自问,我不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总是更愿意付出更少,即便泛泛而读,只要了解个大概,明白大致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意思,便算得过且过了。不得不说,我们也是功利的,读书是为了将来过得更好,而现下也就是将考试考的好作为一个衡量的标准,因此我们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背书,做题。碎片化的时代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了解的透彻,却无法真正地深入了解,甚至我更觉得,深入了解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但是不管怎么说,身处碎片化的时代,就要去适应碎片化的生活,实际上碎片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是能更省力的去了解大部分我们所要了解的一切,这也是一种幸福。而当我们不必这么功利地去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付出努力和阅读时,可能就是我们可以逐渐远离这个碎片化时代的时候了。虽然我很期待那时,但还总是要“功利”的去泛泛而读,了解更多我所需要的东西。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变迁。即便非向往所在,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是吗?
【篇二:又是一年新春时】
花开花落,又是一年,刚刚送走了寒风凛冽,银装素裹的严冬,又迎来了喜气洋洋的新春。人们都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真是红红火火,爆竹声声啊!
春雨是春天的颜色,是春天的歌声,是春天的奶水。它飘落到哪,哪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地显出了生机。
春雨是春天的颜色,是春天的歌声,是春天的奶水。它飘落到哪,哪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地显出了生机。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像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黏住鞋子。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沾鞋子了,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地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像冒烟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突然雨来了,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春雨婀娜多姿,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春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日的冷酷,像一位清纯的少女……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世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村的颜色,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小山,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
春天是美好的,许多人为之陶醉,“一年之计在于春”,因为春天给人以温暖,予万物以生机。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抓住每一份春风春雨,每一片春阳春土,赶紧“耕耘播种”,及早“栽花育果”!
【篇三:“碎片化”的痛】
如今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网络的普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各个方面的便利,但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在悄无声息中被网络碎片化。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如同影子般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碎片化”意为将时间碎片化,分成好几个短暂的模块,在模块中我们选择想要做的事。这件事完不完的成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重点只是我们曾经做过这件事。如同阅读,我们就像敷衍完成老师的作业,大片泛泛而读,读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遇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可以泛泛读上两三遍,读完咿咿呀呀地说上些自己的感想。遇上自己不感兴趣的文章,手指滑动两下手机屏幕,再轻轻点下返回就当结束这场枯燥的阅读之旅。一天畅游在“阅读”之中,还会感叹一句“今天收获颇丰啊”,带着强烈的自豪感。
当“碎片化”越来越广泛地充斥在我们生活中时,我们不再能定心品完一篇名家散文,赏完一幅山青水绿的风景画,听完一曲悠然昂扬的钢琴曲。我们每天都只能捧着“掌中至宝”——手机,划拉着一刻不停的消息,垃圾消息、色情消息、虚假消息,满满地直接进入我们的大脑皮层,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再传播出去。每个人如同消息中转站,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我们失去了人类最引以为傲的能力——思考。
长久缺乏思考之后,我们就会越来越厌恶思考,然后在潜移默化之中我们会失去这种不加作用的能力。这是可怕的。但我们在不断的促进这种可怕提前到来。失去思考,我们的精神将会变得单调无趣,那么生活只会坠入深渊之中,万劫不复。而我们的灵魂将在“碎片化”中孤独地离开,仅仅剩下一幅空虚的躯壳度过漫长的人生。
如何改变“碎片化”,要先从静心完成一件小事做起,可以是读完一篇短文,或者是听完一段诗朗诵,又或者是做完一份英语听力。每做完一件小事都要进行适当的自我鼓励,促使自己不断地完成自己的目标,进而慢慢远离“碎片化”。其次要认清“什么是碎片化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鲁迅先生说此句的含义是让我们抓紧碎片化的时间来做有意义的事,并非利用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
解铃还须系铃人。面对“碎片化”的诱惑,我们要坚持自我,为了充实的每一天而努力改变自我。毕竟享受一次真正的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