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竹子作文400字借物喻人】
有人喜欢美丽的牡丹,有人喜欢劲拔的松树,有人喜欢妩媚的玫瑰,而我却喜欢竹!自古以来,有无数仁人志士把竹刻画,把竹赞美,把竹歌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竹石》流传千古,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描写的淋漓尽致。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深深地埋进了岩层,默默地生长着,不管条件是有多么的恶劣,都会顽强生存下来,茁壮成长。她那一种“咬定青山”的坚韧,是有多么的令人崇拜啊!
一场曼妙的春雨过后,新笋破土而出,是那么春意盎然,犹“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酷热的盛夏,青翠的竹子傲视阳光,似“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竹子不管是炎热的酷暑,还是寒冷的冬天,它始终是郁郁葱葱,婀娜多姿。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子就是这样,它有着挺拔的身躯,身着青色衣裳,身体里的空洞代表着人的虚心,笔直的身躯代表着人的正直。
竹,她既有清高有纯朴的气质;清丽有脱俗的风韵;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闲。
我爱竹!
【篇二:橡皮作文借物喻人300字】
美术课上,正在画画的我拿出橡皮,准备擦去画错的部分。
“橡皮”橡皮虽然在语文课、数学课上都不怎么用,但是在绘画时它的作用就大了。橡皮白白的,是一个长方体。我边画画边修改,它和铅笔左右分工的配合着我的工作,不一会我的画大功告成了,我交给老师,老师向全班同学展示我的作品,并夸赞我。
我坐到座位上,回过头来想了想,这一切都是橡皮的功劳,它才是最大的“功臣”。再看看它,比原来的它缩小了许多,它的全身都被我弄得脏兮兮的。橡皮就像清洁工一样给别人带来整洁的环境,但是自己却劳累地无法走路;橡皮就像农民伯伯一样,不辞辛劳地为别人做事,为别人种蔬菜,如果没有农民伯伯,那我们现在恐怕就没有食物吃了,早就因为饥饿而饿死了;橡皮也像在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叔叔,为了保护朝鲜人民,牺牲了自己,让自己永远留在了朝鲜人民的土地上,永远回不到自己的祖国,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橡皮看似不起眼,但是在你写错字时,它就会挺身而出,帮助你把错字、错题改正。橡皮用自己的身体,帮助了你,它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帮助你学习,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学习吗?我们也要向橡皮、清洁工、农民伯伯那样,做一个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人,也许现在做不到那么好,但是只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
【篇三:小草作文400字借物喻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体现了小草坚强的生命力,又体现了小草被打败后又迅速站起来的品质。
小草,既没有大树高,又没有花儿美,也不引人注目,充当着不起眼跑龙套的角色。但是,人们忽略了小草一种极好的品质:顽强。
这品质不正像那些艰苦奋斗的红军战士吗?他们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站起来,这才取得了8年奋斗的胜利,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
这品质不正像那些在城市打工的人吗?他们虽然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顶着生活给他们的冲击,但他们坚强,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这品质不正像那些辛苦织网的蜘蛛吗?它们虽然屡受打击,网被打破,有别的东西来打扰,但它们不畏困难,一次不行织两次,两次不行织三次,三次不行织四次!最后,它们总可以吃到用辛苦劳动换来的无比可口的食物。
小草,生活中一种不被人们关注的东西,但它有大力量。有人可能会说:“小草没花儿美。”但是,没有小草和绿叶的衬托,花儿会美?而且小草它的品质不本身就很美吗?在生活中,一样平凡的东西,用心去观察,往往可以发现不一样的天地。
【篇四:借物小人清单】
有一天,借物小人一家来了小偷,一下子,小人家什么也没有了。他们就来借东西,可是,他们借不方便,我决定要主动送东西过去。
我要给借物小人一块小小的海绵,让他放在家里。当无聊的时候,可以当蹦床玩。万一弹到天花板上,也不用担心。原来,借物小人家没有天花板,那又弹到天上了怎么办呢?因此,我要送给他们一个三角形的帽子当屋顶,就不怕碰头了啦!但不挡雨,所以,我就给帽子上加个皮套,就挡雨啦。
我还要送一些闪粉,贴在屋顶。当阴天看不见星星,可以抬头看屋顶,闪闪发光的闪粉,像无数颗小星星,可以早点进入梦乡。而且那梦,又香又甜,在加上蓝色墨水,就更像夜空中的星了。
我觉得还要送一瓶妈妈的指甲油,和一根棉签,可以当做一桶油漆来刷借物小人家的墙,让墙不光白色,更加漂亮。
……
就这样,出了一大张清单,我不知道借物小人住在哪里,就送快递,快递员是小飞侠,把东西送到借物小人家,希望借物小人喜欢这些礼物。
【篇五:借物喻人小练笔五年级】
家乡的槐花
五一小假期我跟随爸爸开车回河北老家。
接近村庄的时候,看到路的两旁、院外的空地上生长着很多高大的槐树。它们普通的很,貌不惊人。树干都是暗棕色的,一点也不张扬。大槐树们都自由而无拘无束地生长着,无数的新枝从老树的根部萌生出来,又是一片嫩绿的生命。
再看树上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朴素淡雅、落落大方。暖暖的春风一吹,如丝的春雨一落,它们就争先恐后、悄无声息地绽放了。花开得密密的,清幽的香气弥漫在空中,蔓延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也钻进我们的鼻孔里。我们陶醉地在香气中穿行,又都左顾右盼寻觅着那芳香的源头。
在爸爸的眼中,特别是树上挂着的串串槐花就是他童年的回忆,也是他对奶奶深切的思念。那时候,槐花的季节一到,每家每户都会特别地欢乐,阵阵槐香会让大家忘记一天的疲劳。奶奶也会精心地一遍又一遍搓洗着刚摘下的花朵,拌在玉米面里蒸出槐花窝头。热气腾腾的窝头一上桌就会被孩子们一扫而空,三口两口吞进空空如也的肚子里。那妙不可言的滋味,爸爸一提起还会忍不住咽口水。
这就是我家乡的槐花,它们是那么的质朴、团结、自由自在、顽强而有生命力。它们生生不息,把自己无私地奉献出来,给人们带来美好和憧憬。这不也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的写照么?
我爱家乡的槐花,它们让我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