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温暖的旅程】
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受到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但是总有人会在这个时候给你帮助,给你鼓励,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
你的家人就像是你的一个避风港,而你的朋友有时候却是你遇到困难时的一把斩断一切困难的利剑。
这是在王坛的一次野餐,我和我的朋友还有各自的父母一起野餐。我们到了目的地,这是一片水杉林。周围是两面的,一面是一片让人看着十分兴奋的草地,草地上的野草茂盛,在这绿意盎然的其间,还有几朵红艳艳的野花盛开着。而另一面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让人看得发愁的沼泽地,上面还浮着一层绿色的苔藓,让人时不时觉得有种阴森森的感觉。
我们铺好了野餐毯,放上了我们带来的食物,因为我们带着一些生的食物,准备烧烤时,发现我们的烧烤炉所要用的木炭没有带。这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们去作一个火堆,并把火点燃进行烧烤,我和我的朋友徐灏哲先去拿了一些小石块,把它围成一个圆形。接下来就得去寻找生火的工具——木柴与火绒。
我和徐灏哲来到水杉林里寻找木柴,我发现了一棵已经死去了的水杉。我招呼徐灏哲过来,让他帮我把这棵水杉搬走。这是一块水分十足的泥泞地,路不好走。我们拉着彼此,生怕对方一不留神掉进周边的沼泽。我们负重走了一段路程,眼看就要到我们的野餐地了,可是就在这时,老天跟我们对着干,我的脚下一滑,“嗗——”一声掉进了沼泽里,这时徐灏哲看我掉进沼泽地里,就立刻呆住了,过了一会儿他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救,可这一切都在白费功夫,我还是在沼泽地里脱不了身。
徐灏哲见自己不能把我救出来,就飞快地跑到“营地”搬救兵,“救兵”来了,大家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拉上来。
这时,我十分感谢徐灏哲在险境中救出了我。我们高兴地对对方笑了一笑,这种笑便成了我们友谊的象征。
【篇二:荒岛生存记】
我游历了四个国家之后,乘船返回途中,又遇风暴,船一会儿被打到浪尖,一会儿卷入浪中,水手们都不幸丧生了,我抓住了一个木板子存活了下来。
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一个荒岛,这里荒无人烟,不时传来阵阵狼嚎,完了,完了,我所有工具都没有了,夜晚狼会不会把我吃了呀?我越想越可怕,一声“咕噜”才把我从幻想拉回现实,我没办法,在那翻乱石堆,瞧!我看见了什么?一条鳗鱼,我和那一条鳗鱼开始了战斗,大家知道鳗鱼会咬人的,我用手一次一次的去打它,我先用力一抓,鳗鱼滑了,从我手掌心溜了出去,咬我一口,可恶!我用拳头一拳打过去,它竟用牙齿咬我,呀!痛死我了,我彻底被激怒了,抄起一根树枝用力一插,终于把鳗鱼给插死了,我找来一些干柴,然后从地下挖出一根火绒,用擦木起火的方法,擦出了一点火花,我急忙把火绒向火花上一盖,一口一口的吹火绒,不一会儿火绒就烧着了,我把火绒往柴禾里一丢,柴禾“哗”的一声烧起来了,我把鳗鱼架在木棍上烤着吃了。但过了不一会儿我就说不出话来了,因为我缺水了,我只好到山上去找水源,我越走越渴,越走越累,倒在山上起不来了,我……我难道要死在这了吗?不,我一定要活下来,我艰难的向山上爬去,只见眼前一片绿色,是竹子,是竹子,是竹子!我有救了,我用力掰开竹子,一股清泉流了出来,我接着水痛快地喝起来,我拿着几根竹子就回到了原来的位孑。我又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庇护所。我带着竹子来到山上,用石头磨出了一把尖刀,把树搭成了一个“米”字形,上面铺上一层树叶,我又用木头一根一根竖在树叶上,又铺了一层树叶,最后只需封顶了,我用树枝带树叶,一层扎一层,封在屋顶上,用藤条一捆,一个小屋就做好了。
住的房子建好了,再就是吃的问题了,我用刚才喝了水的竹子挖通,找了一些棉花,绑在一起,吹筒就做好了,但现在天色已晚,我只好明天去打猎了。
天刚一亮,我带着吹筒就出去打猎了,瞧!我又看见了什么?野免。我给吹筒上好了针,瞄准了野兔,把针射了出去。正中野免,完美!我把野兔烧着吃了,现在求生不是问题了。
我用树枝摆成SOS的形状,等了一天都没有人来营救我,二天,三天……十天了都沒有人来,第十一天我听见了直升机的声音,马上点起了火,火烟飘了上去,直升机上的人发现了我,把我救了上去。当我再一次深情的望着它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格列佛岛。
【篇三:读《神秘岛》有感】
假如你乘着热气球,失控地飞向一座空无一人的小荒岛,你能充分开发资源,斩除任何困难,最后重返陆地吗?勇敢、热情、坚强、聪明、冷静集于一身的史密斯一队们,仅用他们的一双手,便创造了生存奇迹。
1865年3月23日,一群为了逃脱里士满的正义“囚徒们”,搭着热气球,飞到了一座无名小岛上,那是一座神秘之岛。他们一来到这座荒无人烟的岛上后,便毫不迟疑地开始求生探索。他们分别是:一流学者史密斯、战地记者斯皮莱、海上水手彭克罗夫、忠诚仆人纳布、聪明孩子哈伯与机灵狗托普。
他们仅凭着一双手与智慧,创造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东西,从开始的一无所有到最后的丰衣足食。用流水运木、用火绒做枪、用硫黄做炸药、用一颗麦子做初苗最后做出了无数的面包,用锌做电报机,用手表做六分仪,用腊做肥皂等等。他们还结识了已经改过自新的海盗艾尔通,与聪明的托普大猩猩。
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深的是他们制作电报的那几小时。当时,学者史密斯先生觉得两地住所隔得较远,便通过严谨的思维巧秒地运用了科学理论,最后在岛上找到了锌,千锤百炼,去除杂质,放入铁盒子,接好用铁丝做成的电线。但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从研究开始便一直失败,他们不急不躁,反复改良,最终完成了这项艰难的任务,让我十分叹服。
在困境中崛起,在死亡线上逆行而起,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更何况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碰到小困难。他们与生存搏斗,而我与知识做“交流”,不是更该学会耐力与坚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