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相关作文

【篇一:渺之境界】

飘渺之境界,似虚,似实,似虚,非实。此境界,超然脱俗,有如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般宁静澄清之境;有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般气势雄浑之境;又有如淡烟疏柳冷黄昏,零落茶靡花片损香痕般寂寥冷落之境。以上诸境皆隐逸之士所向往之境也,为何?皆因缥缈之境将尘间风俗置之于外,世俗如何污秽亦无法此境的光辉神圣。飘渺之境,低俗淫恶之人可望不可及,为仁者,智者之境也。

缥缈之境,非雾里看花。屈原痛吟“世人皆醉我独醒”。李煜悲恨,苏轼无奈,皆因犹如雾里看花般愈隐约愈看得真切,不仅看到了它的表面清秀艳丽的现状,更看到了他日后凋之衰败之况。是的,他们都历经了苦难,才把世事看得如此真切,倍感心酸,就是如此,他们才是走进了常人无法达到的境界,于飘渺中窥探人生的真。

飘渺之境,登高远眺之豁达。仁者乐山,坐享山水田园之乐。欧阳修谪官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可为仁者。杜甫少有济世之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为仁者。老庄走遍大山名川,著《逍遥游》以记之。此之者,皆通过登高远望,一展意愿。登高远眺,坐飘渺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吟诗千首,举酒千殇,遥想驾云鹤之西游,扶遥直上九万里,入太虚,抛茂世俗愁苦,置虚茶之度外,畅游。

飘渺之境,心如止水之恬淡。静者,可谓智者。静者入飘渺之境,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坐看风卷残云,碧水澄照,望风欲动则止,波欲泛则平。诸葛亮宁静致远,静则思其远,智则思其谋,才胸怀十万甲兵。明崇祯皇帝心思混乱,不心静而思其谋,中满人反间之计,怒杀袁袁崇焕,失山海关而亡国。若要心如止水,说易亦难,至少烦躁之人,少省之人,缺智之人不可达。

问如今,有多少人能达此境?向往繁华,让我们丢失了朴实;纸醉舍迷,让我们娇奢取乐;追求新潮,更让我们丢失了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当西方文化取代了我们的传统,还有何颜面面对炎黄?

尽力做到进入飘渺的境界吧!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我们,应思静痛定,面对纷繁频乱的世俗,更应心如止水,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如若如此,可力人杰!

【篇二:无言之美】

青山无言,可它却以它那一身翠绿新展示它那庞勃生机;溪水无言,可它却以那小河流水般的音符组成一首充满欢乐的美妙乐曲;明月无言,可它却以它那清冷的一缕缕幽光照亮大地绘成一副深夜月光图;大地无言,可它却以它那深埋于腹的营养滋养大地……

我们真应该脱下沉重的一切,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我不像其他人一样,到过许多地方,欣赏了许多美景,我甚至从没出过湖北省,但我同样感到了大地的奇妙与无以言表的美。

由于生长在沙市的关系,我很少能近距离的接近天然的景物,周围的都是高楼,只有每年回到老家才能真正的感受到天然、纯净的美!有时候真相问:“亲爱的‘绿’自然啊!你在和我捉迷藏吗?你躲到哪里去了?我一定会找到你的!”于是,我开始了这个捉迷藏的小游戏……呀!终于让我找到你了!

“天街小雨润如舒,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就是我找到的自然……一望无际的田野与平原。春天,大地无言地脱下了那一层厚的纯白的飘渺的雪纱衣,戴上了花妹妹为它亲手编织的花环,穿上了草弟弟带走的绿纱裙。形成了一幅“绝色佳人图”。有人忙着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放飞那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纸鸢;有人忙着在绿油油的田地里种下一颗颗勤劳的种等着来年的丰收;有人提着花篮在草地上摘下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夏天,有人摇着小船飘渺在湖中享受这酷热中的片刻清凉;有人看到了那一株株“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忍不住偷偷摘下一朵高兴的放入了花瓶,有人脱下衣服,跳入河水溅起无数火花在河中像鱼儿般的游来游去……秋天,有人站在那岸边寻找看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伊人;有人站在那湘江岸上望着江水向北流去,红叶铺落山头;有人在田野里满嘴笑容的收获着它的劳动成果……冬天,有人用那雪白的雪堆着雪人,打着雪仗,做着雪房;有人站在雪地里观赏着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有人拿着画板,用他那独特的眼睛,有魔力的手绘出一副独特的冬景图……

大地无言、山水无言、四季无言,有时你不如也放下一切投入自然的怀抱,好好的欣赏一次大自然的无言之美……

【篇三:《古文观止》读后感】

燥热的盛夏,温上一壶香茗,捧读《古文观止》,茗香微动间,试看文坛众生,轻叩古人闲远之意境,自有那清凉一隅。一语观止,道尽了这本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至明末中国历代文言文散文典范之作的奇书,其见证中国古文学优秀作品之灿如星辰及其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翻读着一篇篇美文,也翻出了一张张鲜活的面容,他们携着礼义仁智信忠孝勇和……信步向我们而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完美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就有了气吞山河,感人至深的《前后出师表》。从三顾毛庐,对刘备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进而心怀天下;白帝托孤,尽管幼主毫无治世之才,却并无半分取代之意;到因阿斗之掣肘,虽六出祁山亦无功而返,然为社稷计仍忠贞不改初心;上谏后主以情动人循循善诱,殚精竭虑以攻为守,为兴蜀汉步步为营……每每出师皆抱必死之心,身前身后一如心系朝堂,想先生文韬武略,智盖三国,倘不以小忠大义计,只受托于人便忠至死,此番忠义,可鉴日月!

归去来兮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里,他诗意纷呈地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清新美丽﹑一派祥和的世外桃源。在黑暗腐败的东晋末朝,当能否为官一任从而造福百姓,可以施展政治抱负,只看你的家世背景时,我们这位可爱的只上任了81天便辞去官职的彭泽令,他选择遵从内心,从此闲云野鹤栖身田园,躬身耕作自得其乐。无论知己良朋,还是农人樵夫,都能成其座上宾﹑酒中客,那份随和亲民如他最钟爱的大自然般朴素珍贵。因了他的高尚情操,他所推崇的回归田园诗意人生,即使在千年以后,依然成为人们心中向往不已并孜孜以求的梦中乌托邦!

自古来高官厚禄本就难拒,若说真心请辞第一人,恐非李密所属,一章《陈情表》,字字泣诉,行行沛然。出生穷困﹑命途多舛﹑潦倒不堪,若以常理论,君主赐官怕是要感恩戴德了。偏是李密,三番五次以奉亲请辞,最后还写了感天动地的请辞奏章,连皇帝也对他无话可说,无咎可追,谁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怕只是未到情深处吧!当读到“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之日短也”时,总能为其孝心潸然泪下,感动不已。他的再三辞诏,固也有为前朝守节之志,然言由心生,若无乌鸟反哺之孝心,又岂能作出如此感人之大作呢!

每次读《滕王阁序》,不管是其音律﹑对仗﹑辞藻,还是天文地理﹑人史典故,都能得到一份看大片的心情。只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即能将你带回千年前那个流光溢彩﹑天人合一的午后,天才少年王勃,一身束装风度翩翩,临江而立借景抒怀。当他极目远眺,天高云淡秋水阑珊,渔舟唱出清寂断肠,雁群惊于江山夜寒,“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是这位因才遭嫉﹑屡受打击的天之骄子无可奈何又不屑同流合污的感时伤怀。然并非一味沉沦,当下笔锋又转“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无路请缨,有怀投笔”,华丽的词藻背后,深藏了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只是吟诵越畅快淋漓,失落越无处可托罢了。最终上天将王勃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他最美好的气宇轩昂的二十七岁,短暂的一生里他才华横溢却又壮志难酬。我们婉惜怀才不遇给了王子安颠沛流离挫折横生的境遇,又庆幸于郁郁难平的子安才给出了如此瑰丽壮阔的绝唱。落霞孤鹜,秋水长天,仍静静相望,穿越千年而不老,正如永远年轻的王勃,还有他留给后人的千古名作。

不觉翻篇到了北宋,《前赤壁赋》就这样牢牢占据了我的眼睛,苏子与客泛舟游过我的脑海。空灵飘渺的江面,载着那一叶扁舟,欢声笑语中因乌台诗案被贬谪的阴霾已然散尽。是啊,世间万物皆有变与不变之两面,若变就算是天地之大也无法更改,若不变,渺小如我亦能终我之初,那万物又有何可羡慕的呢?万物各有其主,若不是你该得的,一丝一毫也莫强求,只是造物主又何其慷慨,将无穷的清风明月让你我尽情享用,徜徉其间其乐更无穷。逆境磨难又怎样,坎坷多舛当如何,起起落落我自一笑置之。从此开荒置种,亲事农桑,与渔樵杂处,为醉人推骂,渐喜于不为人识;更欢于笋鲜鱼香,于清苦处悉心研制注定会流芳百世的东坡肉鱼;即使在他被贬到更远更荒凉之地,也总能苦中作乐去发现廉美的食材将之改造成美食,诸如荔枝、羊脊骨、牡蛎,并跟儿子逗乐“无令中朝士大夫告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天真烂漫状,令人捧腹!

如果说此中欢乐给了苏轼以豁达和乐观,屡遭逆境又让他始终保持着对诗画文艺的敏感明亮,所以名篇大作更迭而出,对客观事物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感悟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苏轼又是政绩卓著的好官,所到之处兴水利、减税负、开办慈善事业和公立医院,即使年老被贬惠州和海南,也绵绵致力于当地的水利教育民生,“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可见影响之深远。为官一任时必造福一方心系苍生,低谷窘境中粗鄙野菜亦能成就其有味的人间清欢,天大的事自有那碗东坡肉顶着,这样的东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堪称中国政治文人之典范!

再来看《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调做人更高调做事的范仲淹;《邹忌讽齐王纳谏》,玉树临风位高权重的邹忌,由小事领悟治国大道,以其有才有度之君子风范向齐王巧妙地进谏忠言,为齐国扬风正气,终助其繁荣昌盛;《师说》,桃李满天下的韩愈,仍不断学习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向学之人心中的一盏明灯;《陋室铭》,简陋的居室内,装满了刘禹锡的安贫乐道与洁身自好,何陋之有啊……通读全篇,当我费尽周章方解其一句,千年前的三尺蒙童已然是倒背如流;纵观全书,流芳百世的名篇里,历代伟人丈夫几尽跃然纸上。我钦配这些伟丈夫,多数皆遭过常人所不能承受之难,然虽万难,既定初心便矢志不改,终为后世万人留下经天纬地之大文章,气吞山河之大气象。艺术与苦难是一对好兄弟,他们比肩奔跑,历经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愈显其璀璨夺目,他们是不刺目之光芒,光照万丈;他们拥不张扬之力量,力透千古。

一部《古文观止》,浮光掠影般向我们呈现了一幅中国历代社会斑斓多姿的画卷,摊开一个个形形色色的故事,灵活丰满的人物,似乎每个人总能从中找到那个与自己相似却又飘渺的影子。相似于我们的本真如此一致,飘渺在身处这个巨大的名利场,那被不断激起的漩涡深藏着永无止境的欲望,并将不断吞噬迷失着芸芸众生。或许我们可以,学古人焚香试茶,听雨浅读,剪一段清明时光,撷一缕云淡风轻,放下纷繁困扰,找一找最初的自己。无论漫步无论独处,慢一些,再慢一些,生活本该如此。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