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原来春天一直都在我身边】
睫毛弯弯犹如风中肆意奔跑的蒲公英,纤长的发丝是柳树的眉眼,绒绒的丝线微微抖动,是春天悠悠拨动琴弦。我倚在门边,看着奶奶忙碌的身影,陷入回忆。
睫毛·卷
幼时是由油墨香织成的画卷。她眼皮总是耸拉着,年老的肌肉拉不住沉重的眼皮。可这并不能阻止她的双眼在看新闻时熠熠闪光。她的睫毛很少,却总是向上卷,像是微笑的弧度。小时的我受不了报纸上印刷油墨的味道,秀眉拧蹙,问她为什么要看报纸。她笑着眨了眨眼,睫毛像扇子扇了又扇。“正在研究你的营养菜谱呢!”说话间,她的嘴角止不住上扬,睫毛也随眼睛弯成了半圆形。
那天晚上的菜,色香味早已忘记,只有奶奶弯弯的眉毛像蝴蝶翅膀一样,一扇一扇,飞入我梦中。
发梢·绻
记忆中总是有一双手,黝黑,布满皱纹,犹如田里黑实干裂的土地。可这双手置于发丝间,头皮上时,温暖却透过这手,流经我的全身,流进我的心里。就如同我一样,这双手也喜欢轻抚我的发。轻轻地,缓缓地,像是风柔柔的抚过湖面,引起了丝丝涟漪。有时头发相互纠缠,这双手就会慢慢放下梳子,笨拙却也小心的将它们一丝丝分开。发丝根根分明在半空中卷曲,我的嘴角也随着她轻柔的动作微微往上跳。
发梢如柳轻轻抖动,奶奶的手穿插其中,像一株在风中摇曳的狗尾巴草,一直挠在我心里。
丝线·眷
丝丝缕缕寒气扭动着身躯,拼命向窗内挤来。窗外的盆栽在风中颤抖,早已经不起任何摧残。这时我的双腿总是像雪一样,苍白冰冷。她的手轻轻地握上了我的脚,慢慢的在腿上摩擦,眼神缓缓地在我的左右脚之间往返不停,眼中的心疼几乎要溢出眼眶。于是,她暖暖的手指拿上了冰冷的钩针,绕上绒绒的丝线。手指跃动,钩针调动,毛线跳动。她织着袜子,织着我与她心的距离。慢慢的,钩针暖了,袜子也做好了。
剪不断,理还乱,是我与奶奶互相牵挂的思绪。那袜子伴我的双脚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天,我和奶奶的心也连了一个又一个冬天。
睫毛上卷,发梢微卷,丝线缠卷,是我和奶奶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我和奶奶之间珍贵的回忆。她就是春天,她一直都在我身边。
【篇二:钩拖鞋】
学校的特长课我选择了编织,这节课跟着老师学习钩拖鞋。
老师先给我们每个人发一个红色的拖鞋底子,一个小的拖鞋底,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得多。大家都觉得好笑。又给每个人发各色的彩线,一个钩针,讲好注意事项,就要求我们动手钩织起来。
我先选一个绿色的丝线,左手捏着线,右手拿着钩针。又拿起一个拖鞋的鞋底,先把丝线打个节,又把钩针通过鞋底的一个扣子开始钩起来,把鞋底和丝线连在了一起。平时的钩针在手里还算利索,可今天怎么觉得钩针有些不得劲。看到这,老师给大家示范:平时的钩针是握在手中,钩针的后部是握在拇指和食指中间的,尾部是露在手掌外面的。今天我们钩拖鞋要把钩针都握在手掌里,钩针是平着和拖鞋来回钩织。反复又回到了不会用钩针的时候。由于有了些基础,用过几回后,钩针全部握在手里,好用多了。
老师教过我们钩菊花,荷叶花。老师告诉我们喜欢什么花朵就钩啥花朵,不必拘泥老师的讲解,如果有自己会钩织的图案也可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钩织,又是每个人一个小的拖鞋底,所以,连下课大家都没有出去,手快的同学,不到下课就完成了这节课的作业。
下课时,同学们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完成,都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了前面的讲桌上,老师进行的讲评,最兴奋的是老师让同学们带走了自己钩织的拖鞋。
【篇三:钩帽子】
妈妈利用班后时间给我钩拖鞋,我央求妈妈教我给小熊钩个帽子。
先学拿钩针,要用右手拿针,左手挂线,左右手要团结合作。于是妈妈教我打个节,算作开头了。先钩针,钩了24针。在开始的时候,不是打的结头从钩针里掉出去,就是钩的毛线不整齐,弄得我有些灰心了。
看妈妈手指灵活的来回钩着,我又要妈妈教我方法,妈妈说:“宝贝,你一定要把线绷直,不然的话钩出来的就不平整。还有就是一针挨一针的钩,不能丢针。丢针的话就会出现漏洞。还要有信心,不会的话妈妈在呢,不能让妈妈失望哟!”
我又重新拿起钩针和线,在一次认真的“舞动起手指和毛线”。看着妈妈钩的飞快,我的钩针呢,仿佛是一个懒虫,一会“咬住”毛线,一会又找不到下一针的位置。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还是很难。
“不能泄气,在妈妈的鼓励下,我一定不能泄气”我心里暗暗的想。
来来回回的拆了毛线,又重新钩起来,手指头磨得真疼。但是我不能放弃,就是要给小熊钩个帽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玩具小熊的帽子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在帽子的顶上又做了一个红绒球,”搭配起来还是蛮漂亮的哟!“妈妈这样评价着。
从钩帽子的过程中,我懂得了看似简单是事情都要用心才能完成。
【篇四:】
前些日子,我在路上见到了一位编织技术超群的“缝纫师”,那时,它正在表演拿手好戏——绕一张“天罗地网”!
它先在几根支架上拉起了几根主干丝线后,便开始在此基础上逐渐织出框架。它的八只脚爪踏在框架上,屁股上的纺器不断分泌着丝线,后肢充当钩针,将带黏性的丝牢牢地固定在框架上。那俩后肢十分协调地工作着:其中一肢在拉网时,另一肢阻挡细丝过度分泌。在其中的一圈螺旋网即将完工时,后肢轮流把细丝盘成一个小粘球,将两端的丝连接在一起,右边的后肢掐断线,把线头与更外边的线接轨,随后开始盘绕下一圈。那后肢颇像织衣老手手中的那对钢针,相当灵活地在网、丝中随意穿梭,但看似随意摆动的两足,却魔术般变出布白匀称、做工精致的工艺品。
我看呆了,情不自禁地用手机拍摄下了这一段。
一刻钟过去了,转眼间,这位小师傅马上开始了填空,白色的丝线,“Z”字形的`织法,让并不丰满的大网充实起来。不久,昆虫中的“诸葛亮”,就在这刚竣工的“天罗地网”上安营扎寨啦!
这位“缝纫师”就是我们常见的蜘蛛,它们用自己的劳动织成的大网捕虫吃。我看了此情此景,心里默默地感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蜘蛛依靠自己的劳动丰衣足食,我们也应该勤奋学习,独立思考,收获属于自己的成绩。
点评:
文章通过对蜘蛛织网的细致描写,悟出了我们要靠自己的勤奋学习,才能收获属自己的成绩,寓意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