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指挥家】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经济生活日益昌盛的今天,人们除去必要的枯燥工作之外,渐渐为自我解闷而开发出了一项新技能——指挥。
指挥,顾名思义,便是自以为眼光长远,凡事都跳出来指挥两下。对社会事件、国事,甚至别人的家事都大谈特谈,一吐为快。表面上是事件的指导,漂亮话如骡子拉的车一般数不胜数。仔细想想,却是空有漂亮的皮囊,内里却如同浮萍漂无所依。只会惹来人们一阵嗤笑。只是空谈罢了。
现如今的“指挥家”数不胜数,个个自视清高,以为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却不知在真正有学识、有所倚、明事理的人眼中,他们宛如舞台上的跳梁小丑。
空谈,这一现象从古至今便未消失过。古时又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为代表,空谈国家战事,最终被战争这一残酷的镜子照得原形毕露。又有为大众所熟知的“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明明无所倚靠,却又心存侥幸,空谈吹竽技巧,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捕风捉影的“指挥家”的嗅觉异常灵敏,只要迎风嗅到一丝他们可以谈论的,便如同盯中目标的恶狼,死咬猎物不愿松口。最近,微博热搜的德云社弟子吴帅脑溢血网上众筹事件,便成了众矢之的。吴帅家人品性不洁,北京房产不能动,轿车不能卖,却要网上众筹。“指挥家们”于是慷慨激昂地站在了事件最前沿。“文化水平低是素质不高的原因”“没文化的人只能靠卖惨来骗取钱财”等等,诸如此类的谈论层出不穷。
其实,谈论现象级事件是人们关注时事、关心国家的体现。但是空谈是谈不久的,也谈不出来什么的。与其空谈消闲,不如实干痛快。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有时候,沉默者往往是付出最多的。实践出真知,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饱览书文、时事,使“指挥家”自觉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不然,看法与所学知识只有实干了,才能真正掌握,并且个中滋味必然酣畅淋漓。
【篇二:万众一心战疫情】
2020年春节,本该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却在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在这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有一群人毅然选择向武汉前行,义无反顾的来到抗疫一线。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勇气和决心,可以让他们如此坚定自己的决心,义无反顾的前往战役一线。当记者们问他们怕不怕的时候,他们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怕,怕也要去”,让我无比相信,这次战役我们一定会赢。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医护人员们头戴医用罩,身穿防护服,前赴后继,与病毒誓死相搏。他们为了俭省物资,宁愿在防护服里睡觉;长时间的佩戴口罩,脸上的伤痕一道又一道……
在这场战役中,太多的人物让人感动。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依然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性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了不多了”,“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要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他如是说。
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江苏湖州,当地的一位拾荒老人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匿名捐出了他一万元的养老本。“国家有难,我也要出一份力!”以拾荒为生的一位老人,这些钱可以想见他是怎么一分一毛攒起来的。当地的社区了解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又众筹了一万元还给了老人。但在1月27日,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又将众筹的钱全部捐出,称大家的好意心领了,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我们现在还不能为国家做什么重要的事情,但是宅在家,做“宅博士”就是我们能够做的最大贡献!
世界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天使,只有挺身而出的战士。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必将被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