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岁月,穿着水蓝色的纱衣,在梦的蒹葭中摇曳着江南暮色,带着蚀骨的风情演绎着如水的温柔。——题记
黄昏,雨下得缠缠绵绵,树影婆娑。
我喜欢雨,喜欢“沾衣欲湿杏花雨”,也喜欢“天街小雨润如酥”。
无人。风吹过,吹皱了一池春水。花枝都已弯垂,许是雨珠压下的罢。小径湿漉漉的,铺着一小层花瓣。我不忍踏上这片粉红,似是太残忍了些,但毕竟又不想破坏这诗情画意。我轻轻悄悄地合上伞,任凭雨水打湿衣袖。雨,很柔,很细。它拂落脸庞,却像是一阵抚摩。
偶然,瞥见被雨水折断的花枝,心中莫名沮丧。定是内心深处感到可惜了,原本还鲜嫩着的小花儿啊!我不禁叹了口气。害怕,怕它一不小心掉落。我自然懂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道理,也竭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但却始终无法像龚自珍那样豁达,总是觉得眼前之景不敢入目,一看便是无限的惋惜和难过。我不再去想这些,决定往别处走走。
一路走过,所到之处,景象都是与雨前截然不同了。雨前是“红肥绿瘦”,而今是“绿肥红瘦”。我找到一处木椅,轻拭,坐下,随手翻开手中的书,轻轻吟诵。“枝非弃叶叶自殉,籁籁秋风催枝泣。生不忍离死相伴,随叶入坠化春泥”,读着这些优美的句子,感悟着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我一直在文字中放牧,在诗词的平平仄仄中行走,那些薄薄的素念越过水月的汀兰,温暖着我的心灵。心,已经放开了,望着远处的山,任清风枕着流水,白云绕着屋瓦,倾听雨点与溪水合成的乐曲,看着云朵悠悠地流浪着。
我不再在意“落红”了,心中变得澄澈而透亮。我仍旧不踏上那一地的粉红,希望,它能一直那么美下去,在流年的风中体会婉约,在阳光与花草的窃窃中,让眉目静然成书。
我又撑起伞,走在雨帘中。雨点儿轻轻落落地滴入小溪中,漾起一圈一圈彩色的涟漪。此刻,心柔成了一弯水,无限的温润与满足。
雨停了。我挥一挥衣袖,告别了眼前的美好,带回了满心的愉悦,还带回一片绚烂的余晖。
一切依然美丽。
知否?知否?本应是绿肥红瘦。
【篇二:君子兰】
春节将至,家里运来了各式各样鲜艳娇嫩的花。有华贵的牡丹花,有婀娜多姿的杜鹃花,有挂着一粒粒红果子的“黄金万两”……竞相怒放。然而,我却喜欢被挤在一旁,却拥有君子般气概的君子兰。
别的花争奇斗艳,只有君子兰朴实无华,就几片叶子。它们默默无闻地弯垂下来,从侧面看,像鞠着躬呢。然而,它却寛而厚实。叶顶是尖的,就像出鞘的宝剑,守护着里面的嫩叶。叶子表面翠绿欲滴,宛如打蜡多次的大翡翠。远看,它还左右对称,一派端端正正君子模样。
直到数九隆冬,她才渐渐开苞。腊月,家里的植物大多萎缩起来,连强壮的幸福树也低下头。她却对这寒冷的天气毫无怨言,不畏严寒地开起了花,准备迎接春天。它没像玫瑰那样艳丽,清香,只是低低地绽放着美丽。花呈橙黄色,花瓣分层,很有几分细腻的高雅气质。
她要求不高,不用良田沃土,只需一些小陶砾;她不需肥料,只需少量水分。春暖花开,百花争艳,君子兰无意争春,默默无闻地踏踏实实地成长。盛夏来临,别的花草按耐不住浮躁,有的打焉儿,有的萎靡不振,而君子兰仍然淡定平和地奉献出她的一片墨绿,给盛夏带来一丝凉意、清爽。当秋意袭来,她不仅没有枯萎,变黄,反而奇迹般地抽出了翠绿的嫩芽,仿佛一个小生命开始。她就这么一年四季地变换着绿色,展示着她顽强的生命力。
看到她,我就想到做人也要像她一样,不但要有君子的气质、风度,更要有她的踏实、默默无闻,坚强不屈的品格。
我爱我家的君子兰。
【篇三:绝招续写】
山坡上,烈日下,几个孩子又在比绝招。
三胖拿着笛子,说:“大家想听听我吹笛子吗?”大家一致同意。三胖把笛子放在嘴边,鼓着腮帮子“嘟嘟嘟”地吹了起来。滴滴答答的笛声随风飘得远远的,引来几只小鸟在头顶翩翩起舞。猛然间,三胖又高鸣了一声“啾”,引得鸟儿也高声应和。这一曲终了,小伙伴们连声叫好,嚷着说没有听够。三胖又吹起了另一首曲子,伙伴们再次献出了热烈的掌声。
二福也来了新花样,从地面上一跃而起扶住树,问大家:“谁能爬上这颗大杉树?”大家抬头望向这棵树,这时一棵铁杉树,起码已经活几百年。它长得出奇得高,差不多有六层楼那么高。伙伴们看着树,不由自主地摇起了头。二福可不,他目视上方,双脚抵住树干,双手抱住树干,“噌噌”爬上树,活像只小猴子。爬到顶上了,大伙又被二福吓到了。只见他找准一根粗壮而弯垂的枝干,一个倒挂金钩,又抱着枝干爬了下来。
在伙伴们对二福的一阵阵叫好声中,小柱子自信地站起来说:“下面轮到我亮绝活了。大家可以随便给我出多位数乘法,我可以在几秒内算出答案,而且不会错。”三胖听了立马出了一题,小柱子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三胖拿了根树枝在沙地上验算,答案果然是正确的。接着,伙伴们又出了好几题,小柱子依然做对了。大家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绝招!绝招啊!”
是的,当你找准一个方向,并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坚持,就一定能成功。